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种在线应力松弛方法能将XLPE绝缘中机械应力控制在最小,并可减小轴向收缩。此方法是在连续交联线(CV)的冷却区中部安装一个附加的加热段,通过对绝缘表面的再加热和再冷却,能大大地降低绝缘内部机械应力,同时可增人导体与导体屏蔽间的磨擦力。在线应力松弛方法已在NOKIA电缆公司一条新的立式高压全干式交联冷却生产线上得到验证,采用标准试验和一些专为测试XLPE绝缘内部机械应力的方法对不同的电缆进行了检测:测试结果清楚地表明:电缆和收缩与内部机械应力均能大大地减小。  相似文献   

2.
应启良 《电力设备》2000,1(2):29-32,47
由于城网改造和建设工程的需要,我国电缆工业引进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生产线及制造技术,迅速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综合考虑我国高压交联电缆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差距。论述了我国发展超高压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及特高压聚丙烯薄膜复合木纤维纸绝缘充油电缆与气体绝缘管道电缆的必要性与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3.
<正> 地下配电用的电力电缆,现在多数采用CV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交联聚乙烯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和耐热变形特性,有约二十几年的应用历史,今后仍将作为电缆绝缘体材料而被广泛应用。但是,这种CV电缆如长期浸在水中或处于油类、溶剂等化学物品环境中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体内会产生水树和化学树,从而经常出现绝缘性能下降的现象。因此,必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交联电缆生产线结构及工作原理,对整套控制系统及温度控制的控制难点进行了分析。采用PID控制算法以及西门子温控模块FM355,实现了温度的精确控制。实际应用表明整套系统控制精确,运行平稳可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远东控股集团引进德国Troester公司最新的500kV悬链式交联电缆生产线的技术特点、控制绝缘偏心的研究,进一步说明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应用悬链式(CCV)交联工艺是完全可行的,其绝缘偏心控制水平甚至要好于立式(VCV)交联工艺。  相似文献   

6.
一、序言为了改进交联聚乙烯绝缘高压电缆(以下简称CV电缆)的性能和可靠性,尚须作许多试验研究。最近,由于CV电缆制造工艺有了新的进展,交联聚乙烯(XLPE)中捡出的确认对电缆性能和可靠性都产生不良影响的孔隙和杂质,在尺寸上减小了,在数量上也少了。作者对交联聚乙烯绝缘中孔隙的大小及其起始游离放电作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认  相似文献   

7.
CV电缆是用交联聚乙稀做绝缘材料和用聚氯乙稀做涂料所构成。 交联聚乙稀的优点在于它比聚氯乙稀电气性能较好,高温状态下的热变形率小,并且通过交联可产生胶合强的使用性能。 在日本,CV电缆从昭和34年(1959年)就被使用,其使用量迅速增长,目前已占电力电缆产量的90%,这是因为作力CV电缆绝缘材料使用的聚乙稀是经济实用的树脂,而且比起作为高压电缆使用的油浸纸电缆(主要是OF电缆)来,是不需要油的干式电缆,因而便于使用,交联聚乙稀的性能特点示(?)。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利用引进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生产线技术资料,设计了35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生产线,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电力电缆技术引进及面向21世纪技术发展的期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叙述由于城网改造和建设工程的需要,我国电缆工业引进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生产线及制造技术,迅速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指出目前急需解决110kV及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附件的配套问题。分析了技术引进取得的成效与经验教训。论述了我国发展超高压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及特高压1100kV聚丙烯薄膜复合木纤维纸绝缘充油电缆与气体绝缘管道电缆的必要性与实现可能性及其期望时间。  相似文献   

10.
<正> 除辐照交联工艺外,各种交联方法都采用液态或固态过氧化物作为交联剂,所不同之处仅仅在于使用的加热媒质,例如采用蒸气、微波、充气、盐浴或硫化床作为加热源。硅烷交联的聚乙烯分子内需要添加水,有时候是把聚乙烯绝缘浸在水池中。这种工艺的不足之处由以下事实得到了弥补,即Monosil或Sioplas生产线的生产速度仅仅取决于挤出机的挤出量而不是电缆通过蒸气管或盐浴时所施加的热量。用硅烷和水进行聚乙烯的交联 Dow Corning公司已经申请了聚乙烯的这种交联法的专利。这种交联方法是通过  相似文献   

11.
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的释放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煤在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硫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着重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二氧化硫的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2.
永磁电动机的控制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要介绍了永磁电动机的运行方式,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永磁电动机控制技术的研究成果。按6个方面分析对比永磁电动机各项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及其优缺点,其控制技术正在从传统的有位置传感器的闭环PD控制过渡到无位置传感器的智能控制,其调速范围、转矩脉动、系统鲁棒性等性能都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现有的行波保护和电流差动保护间的配合存在延时,使得故障过程中的直流控制暂态阶段缺乏相应的保护。基于控制保护融合的思路,利用故障后直流控制暂态阶段两换流站侧的触发角变化特征,提出一种基于触发角变化特性的高压直流线路纵联保护新原理。通过构造整流侧和逆变侧的触发角变化率均值间的余弦相似度判据和固定时间间隔的触发角变化量判据,实现区内外故障的准确识别。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在直流控制暂态阶段识别故障,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强,动作速度较快,且数据采集不需要严格同步,可作为高压直流线路的快速后备保护。  相似文献   

14.
研究奥里油燃烧过程中细颗粒物形成特性和控制技术将为污染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文章介绍了奥里油特性及其在电厂中的应用情况,对奥里油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的形成特点和影响因素作了初步分析,同时比较了燃烧重油和奥里油时的颗粒物排放量及颗粒物粒径分布。通过对国外燃烧奥里油的电厂采取的颗粒物控制技术和经验的介绍,提出了目前中国应该开展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特高压电网协调电压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特高压示范工程南部落点的协调电压控制问题。设计并开发潮流仿真平台,能模拟电网无功电压调节的准稳态过程,并兼顾电网安全约束和特高压线路绝缘要求。基于仿真平台,对比研究了独立控制和协调控制两种模式,并综合利用发电机进相、直流降压运行、停运500 kV线路等各种调节手段,对三峡近区电网的电压控制进行了全过程仿真,分析了影响特高压线路落点变电站电压下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基于DeviceNet现场总线的CompoBus/D网络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  井谹 《电气应用》2004,(12):27-29
介绍一种基于DeviceNet现场总线标准 ,采用欧姆龙公司生产的CV、C2 0 0H系列PLC构成的现场总线控制网络系统 ,该网络是工业控制的底层网络 ,它采用了数据网络通信的新技术 ,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目前几种LED的驱动电路和CC/CV反馈控制方法,详细叙述了简单的ON/OFF驱动、LDO驱动、高频分立器件驱动和IC驱动的副边反馈控制策略。这些LED驱动方式针对不同的LED应用场合,在实际生活和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掌握这些驱动和控制电路,对LED电源和驱动器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电流差动保护作为直流线路的后备保护,因其整定值低和延时长,会在直流控制暂态阶段失去作用。文中研究了直流控制特性对故障电流的影响机理,进一步推导了计及直流控制的直流补偿量,以削弱直流控制对差动电流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控制补偿的高压直流线路快速差动保护。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凸显了差动电流的故障特征,具有整定值高和动作快速的特点,在各种故障条件下均能正确识别区内外故障。与传统电流差动保护相比,所提保护可在直流控制暂态阶段无延时地快速切除故障;其动作时间随直流控制补偿差动电流的增大而减小,具有一定的反时限特性,可作为高压直流线路快速后备保护。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国内外柴油发电机组自动化控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其现状和以后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国内外主流自动化控制器的功能,指出了国内外行业水平的差异,为柴油发电机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电网企业目前的管理特征,阐述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信息化实施后企业可以实现更为高效的管理,改善管理层多而导致的信息传递递减问题,增强全员风险意识和提高社会责任,有利于实现全员参与管理,并介绍了风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构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