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针对桩西油田部分油井开采过程中出现含水上升较快现象,以及区块开发过程中井网调整缺乏有力的指导依据的现象,引进PNN脉冲测井技术,为油层射孔以及井网调整提供借鉴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PNN测井原理、适用井况等条件,并结合PNN测井技术在桩西油田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体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2.
针对桩西油田部分油井开采过程中出现含水上升较快现象,以及区块开发过程中井网调整缺乏有力的指导依据的现象,引进PNN脉冲测井技术,为油层射孔以及井网调整提供借鉴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PNN测井原理、适用井况等条件,并结合PNN测井技术在桩西油田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体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3.
用遗传算法选择悬索桥监测系统中传感器的最优布点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李戈  秦权  董聪 《工程力学》2000,17(1):25-34
本文利用遗传算法搜索悬索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传感器的最优测点。以青马悬索桥为对象,研究其加劲梁和桥塔上传感器的最优布点。在讨论经典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和优点,及在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为探测累积损伤用的传感器最优布点之后,本文讨论了广义遗传算法,并用一个算例比较了广义遗传算法和经典遗传算法,结果表明广义遗传算法比经典遗传算法有明显改进。最后,以香港青马桥为例讨论了用广义遗传算法求大跨度悬索桥最优测点,文中针对不同传感器及不同目的提出了三个适应度,它们分别由位移模态和曲率模态表示。并根据这三个适应度用广义遗传算法搜索了青马桥上传感器最优布点。结果表明,用广义遗传算法搜索悬索桥监测系统中传感器的最优布点结果稳定可靠,且收敛迅速。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个控制力作用下结构动力特性的损伤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状态反馈控制的方法有目的地对结构进行极点配置,得到所需的受控结构的特征频率和特征振型,并利用这些数据,运用信息融合技术对由不同识别方法得到的损伤定位结果进行融合。本文还讨论了反馈控制力个数和位置对损伤定位结果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使用受控结构的动力特性数据有可能提高损伤识别指标对损伤的敏感度,反馈控制力的个数和位置对损伤识别结果有影响,使用信息融合技术将采用不同损伤识别方法得到的识别结果进行融合,能进一步提高损伤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应变模态差分原理的直接定位损伤指标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应变类损伤指标大多数只能利用损伤前后的模态参数进行损伤定位,但要得到损伤前的模态数据非常困难,难以在土木工程中推广应用。为此提出了无健康标准下基于损伤应变模态差分原理的直接定位损伤指标法ISMSD(Strain Mode Shape Difference),只需利用损伤后应变模态数据即能定位损伤。推导了损伤应变模态等间距和不等间距差分格式。在综合考虑相邻两有效极值点间有效距离比、有效极值之差绝对值、有效极值绝对最大值的基础上,建立了直接定位损伤指标数学模型。根据理论推导和数值仿真统计分析,提出损伤位置判定准则:若某点的每阶指标值均最大,则该点有损伤;若某点的某阶或多阶指标值越大,则该点损伤可能性越大;对于某阶节点损伤,则可通过其余阶的指标值定位损伤。该指标能正确地判定损伤位置,尤其是损伤量较小情况。  相似文献   

6.
张清华  李乔 《振动与冲击》2006,25(3):138-141
研究斜拉桥结构在斜拉索和主梁组合损伤条件下的损伤定位问题。根据斜拉桥的受力特点,将其看作由斜拉索、主梁以及索塔组成的组合结构,对于斜拉索和主梁分别选取相应的损伤敏感指标,首次提出了斜拉索损伤定位的斜拉索索力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斜拉桥损伤定位的组合敏感指标法。为了降低测试数据噪声对损伤定位的影响,引入蒙特卡罗法提高方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对一斜拉桥结构进行了损伤识别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仅需不完备的低阶振型模态和索力测试数据,即可实现斜拉索和主梁组合损伤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7.
基于柔度投影法和遗传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构的健康监测对于结构的安全运营和维持结构的性能非常重要。近年来,基于动态测试技术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引起了工程界的广泛关注。损伤识别属于结构工程中的反问题。损伤识别需要解决三类问题:第一,判断结构有无损伤;第二,确定结构的损伤位置;第三,确定结构的损伤程度。将柔度投影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结构损伤定位和定量评估的两阶段法。第一阶段,用柔度投影法进行损伤定位。柔度投影法能够仅用结构的低阶振动测试数据进行准确定位。第二阶段,将确定结构的损伤程度问题表达成优化问题,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文中给出了一种用于遗传搜索的新的目标函数形式。最后,用一平面桁架桥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此外,为了使所提出的方法更加成熟,文中进行了深入探讨,给出了一些结论,有益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损伤定位是战场抢修的前提,如何高效、快速、准确地进行损伤定位是确保战场抢修有效实施的关键.为此,本文采用TEAMS(Testability Engineering And Maintenance System)对某型自动测试系统进行战场损伤定位研究,建立了ATS(Automatic Test System)层次化模型,并得到了ATS的基本功能项目;对ATS进行测试性分析,得出ATS的损伤树;利用损伤树对ATS进行损伤定位.研究表明,与传统损伤定位方法相比,TEAMS能够减少损伤定位时间,提高了损伤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9.
将结构分区域进行分步损伤识别是目前解决复杂结构损伤识别问题的有效途径,对结构进行适当的区域划分后,就可以先找出损伤发生的可能区域,然后减小搜索范围,进行损伤的定位和损伤程度的识别。用频率和坐标模态保证准则这两种基本的动力指标,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划分出相似区域,然后用统计模式识别中的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通过数值算例表明.损伤识别三步法能够在存在观测噪声的条件下对结构损伤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0.
基于测量位移和频率的结构损伤二次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惠勇  李正良 《振动与冲击》2007,26(4):94-96,118
为了解决结构多损伤下的位置识别和损伤程度的判定问题,将测量位移和频率用于结构的损伤检测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分阶段的二次损伤识别方法。首先考虑测量位移数据量多且包含信息量较大的特点,利用测量的位移数据进行损伤的初次定位识别;然后利用频率的测量精度较高的优势,采用频变法进行结构损伤的定量识别。并针对频变法提出了相应的迭代改进策略,以进一步提高损伤识别的精度。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测量位移定位识别可以有效地获得可能的损伤单元,在此基础上利用频变法的迭代改进策略不仅可以得到损伤程度的量化值,而且可以更精确的判断损伤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的传感器数量多、数据信息复杂的特点,从模式识别和局部控制、全局参与的思想出发,提出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对结构损伤进行识别。首先应用小波包变换对结构振动测试数据进行特征提取,通过不同传感器特征向量的合成完成数据层融合;然后建立三个耦合神经网络分别实现结构损伤的确认、定位及定量,并完成决策层的信息融合;最后进行了36个损伤工况的结构模型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从实验验证的结果来看,对损伤率在7.5%以上的结构,损伤识别精度较高;对于损伤确认和损伤定位,识别精度较高,而对于损伤程度识别有一定偏差。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无监督模式下的结构损伤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集群BLSTM模型的结构损伤定位方法。通过传感器集群BLSTM模型的建立,对不同位置处传感器的虚拟脉冲响应函数进行了预测,进而通过基准工况与未知工况模型预测残差的信息熵,构造了一种新的损伤识别指标,并依此进行损伤定位。通过8自由度质量弹簧系统试验、工字钢梁模型试验,以及桁架结构数值模拟,对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研究提出的基于传感器集群BLSTM模型的结构损伤定位方法,可以对结构的单一位置损伤和多位置损伤进行准确定位,且可通过同一位置处损伤指标的变化对损伤程度进行判别,即使在外界环境变化和较高的噪声干扰下,仍能取得较好的损伤定位效果,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抗噪声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利用埋入正交塑料光纤传感网络对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的损伤进行定位评估的一种方法。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复合材料结构是否遭到了损伤以及损伤的位置,即对复合材料结构进行损伤定位评估,实现在线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4.
通过频率改变率进行损伤定位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基于频率法进行损伤识别的基础,从理论上推导了损伤导致某阶频率降低与损伤位置的关系和该阶曲率模态/应变模态的振型变化相近。并通过数值仿真的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损伤状态下通过不同阶模态频率改变率比值来进行损伤定位的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钢梁的分析中,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最后文中阐述了通过频率法进行损伤识别的优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鉴于传统的BP网络的速度慢和局部极小值问题,以及针对基于实验数据训练神经网络存在样本不足的缺陷,文中提出了利用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e Function,简记为RBF)神经网络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含有脱层损伤的复合材料试件进行数值模拟,把前五阶弯曲模态频率进行修正,以修正后的前五阶弯曲模态频率再经过归一化处理构建训练样本的新思路,将实验模态分析结果经归一化处理后送入训练好的RBF神经网络进行预测,从而实现对编制复合材料梁的脱层损伤定位和损伤程度评估。最后给出了编织复合材料结构损伤大小伤识别及定位的算例,仿真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速度快,稳定性好,精度高,在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监测中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结构损伤识别过程中存在的定位精度和量化分析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结构振动响应的模态应变能变化率与优化技术相结合的损伤识别方法。利用两步法确定可疑损伤单元及对其损伤程度进行量化分析。通过有限元法建立结构的损伤特征模型,且利用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指标构建损伤指标优化分析的目标函数。数值分析过程中,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与遗传算法对设计变量进行优化分析。同时比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与小波分析两种方法下的损伤定位的量化分析效果和识别效率。在实际算例中,利用梁结构进行损伤识别优化方法的结果验证。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结构振动损伤和定位的有效性。该方法不仅能够快速和精准地进行结构损伤量化分析,比小波方法具有更好的定位效果,而且能够提高量化分析的识别效率。但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定位精度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通过优化目标函数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抗噪能力。  相似文献   

17.
脉冲中子一中子(PNN)测井是一种新的储层含油饱和度测井技术,为查明油田开发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介绍了PNN仪器的测量原理、仪器技术指标及特点、解释方法。结合PNN测井技术在准东油田5口井的应用实例进行具体分析,认为该技术在油田剩余油饱和度预测及油井水淹程度评价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该技术将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两层钢支撑框架模型损伤定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损伤定位方法,完成了一个单跨两层空间钢支撑框架模型试验。通过拆除斜撑,模拟了单损伤、对称多损伤、非对称多损伤以及多层损伤四种损伤模式。采用模拟环境和力锤进行激励,对采集到的加速度响应信号,利用自然激励技术和特征系统实现算法进行损伤前后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并通过特征灵敏度分析得到质量归一化振型。分别使用损伤指标法和损伤定位向量法进行损伤定位。结果表明,上述基于结构振动特性的损伤定位方法能够有效地判定结构损伤单元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杨海峰  吴子燕  吴丹 《振动与冲击》2007,26(2):90-92,97
提出了一种利用加速度频响函数对结构的损伤进行定位和定量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分别利用试验测量和模型计算所得的加速度频响函数对动力学模型的刚度矩阵、质量矩阵、阻尼系数进行修正,使修正后模型的加速度频响函数与试验测量所得的相一致,利用其修正的差值即可对结构的损伤进行定位和定量分析。该法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避免了模态分析,便于形成实时监测系统。数值算例检验了方法的有效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20.
损伤定位向量法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中证明了损伤定位向量存在的条件,推导了梁、柱和支撑单元的特征应力计算公式,改进了损伤后振型质量归一化系数的简化求解。完成了一个空间钢支撑框架模型损伤定位的数值模拟分析,模拟了包括支撑损伤和连接损伤的7种损伤模式。分别采用力锤激励和环境激励两种激励方式;使用自然激励技术和特征系统实现算法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得到了模态频率和振型;使用损伤定位向量法判定损伤单元,并对两种损伤模式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当损伤达到一定程度时,损伤定位向量法能有效判定损伤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