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破裂刀在模具拉伸成形中的关键性作用。通过增加破裂刀,减少了模具在冲压过程中造成的制件褶皱及开裂,提高了模具调试的效率,提高了制件质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汽车行业中冷冲压深度拉伸模,无论是高于行业标准拉伸深度200mm的二次拉伸模,还是普通的深度拉伸模冲压成形时,都有走料严重发热现象。且深度拉伸模工作时走料深度深,摩擦大,冲压件受到的应力大。摩擦发热不仅仅影响冲压件板材性能,同样影响模具的材质性能,会减少模具的使用寿命并且不可预料的造成冲压件拉毛、缩颈、开裂、起皱等质量缺陷,在模具生产冲压件中后期尤为明显。故开发运用了冲压深度拉伸模气冷系统,最终解决了深度拉伸的冲压件质量问题,延长了模具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车型前门内板拉伸起皱、缩颈及开裂等缺陷,根据冲压件的特性与模具结构分析了制件起皱开裂的成形机理,并提出了通过调整压边间隙与构造变截面拉伸筋的控制措施以改善以上缺陷。生产试验表明,通过实施上述优化,缩颈开裂等缺陷获得显著改善,制件FTQ由91.2%提升至99.8%。该方案可为提升汽车覆盖件拉伸成形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水封波纹管座特点的分析 ,介绍了一种弹性拉伸方法 ,减少了拉伸次数 ,避免了开裂现象。同时采用拉伸工件与凹模较小摩擦的结构 ,消除产品表面拉伤问题 ,从而达到了以最少的拉伸次数 ,得到高质量拉伸件的效果 ,可以在类似冲件的反拉伸模具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汽车覆盖件拉伸模的设计要点及主要的调试经验,并对汽车覆盖件在拉伸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起皱和开裂现象进行了分析,从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及调试等几个方面详细说明了拉伸模设计及调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某车型轮罩外板冲压拉伸件,拉伸最深处达到280mm,按照行业标准拉伸深度超过200mm属于深度拉伸,拉伸模需开发2副模具,即一次拉伸模、二次拉伸模,但考虑的模具开发成本,新开发一副模具大约需要200万元。前期开发的冲压轮罩外板模具均使用顶杆压料,由于顶杆压料制件生产不稳定,经常出现拉毛、缩颈、开裂、起皱的质量缺陷。综合考虑成本因素、质量因素,使用氮气弹簧提供压料力,最终解决了深拉伸的冲压件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7.
利用直读光谱仪、拉伸试验机、布氏硬度计和扫描电镜对开裂的环状压头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环状压头的金相组织、抗拉强度、硬度、化学成分均满足技术要求。裂纹两侧无脱碳和氧化,断口的微观形貌是扇形解理面,断口上有斑点状的油漆。结合裂纹的形态可知裂纹在压头冲压的过程中形成。导致开裂的主要原因是模具老化,经过更换新的模具,彻底解决了压头的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8.
冲压成形技术在冲压技术中是一门关键的技术.从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到模具开发制造完毕,最后在拉伸模调试时(产品成形过程).出现的拉伸件质量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对汽车覆盖件在拉延过程中的起皱和开裂现象进行分析,从产品、冲压工艺、拉伸模结构设计、冲压材料、模具调整技术及冲压条件等几个方面较详细地说明解决零件拉延起皱、开裂的方法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模具制造》2021,21(5):21-24
在汽车冲压模具的成形分析过程中,往往一些参数无法精确给定具体数值,如材料参数、摩擦系数、拉伸筋强度、板料形状等都存在不确定性,导致现场调试时与CAE仿真结果不吻合,不能及时生产出合格的制件,影响模具调试周期。基于AutoForm-Sigma模块,阐述稳健性分析在汽车覆盖件车门内板冲压模具制造调试过程中的成功应用,快速找到导致制件缺陷的主要因素,及时解决拉伸制件开裂问题,为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制造调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H13铝型材挤压模具开裂失效严重的分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金相组织观察、断面形貌等物化试验,结合挤压条件分析,探讨了模具材料组织、模具结构和挤压强度及模具预热强度对模具开裂失效的影响。对失效模具进行了分析,改进了热处理工艺及选材方案,模具平均使用寿命提高了17%以上。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汽车覆盖件的成形特点和覆盖件拉伸模型面参数化设计的方法,包括冲压方向、工艺补充面、压料面、拉伸筋等设计。介绍了基于DYNAFORM软件以汽车横梁为例如何实现汽车覆盖件的型面参数化设计,以仿真模拟判断模面的优劣,再根据模拟结果对模面进行快速修改。这种模面设计和分析方法为类似零件成形工艺的制定提供一定了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轿车发动机罩内板拉伸模精细模面设计的概述,了解拉伸模精细模面设计要领,阐述精细模面设计在模具制造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采用加大拉深模凸、凹模过渡圆角,增大凸、凹模间隙,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及减少拉深过程压边力变化等措施,避免扬声器盆架拉深破裂,完成了模具的设计制造,生产的产品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值模拟技术的轿车盖板成形模具型面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轿车盖板为研究对象,根据覆盖件成形特点,对该零件的成形工艺补充面、压料面和拉延筋进行分析,设计出了拉延模具型面。并运用有限元技术对其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对拉延型面进行调整、修改,最终得到合理的模具型面用于模具的加工制造,并对同类零件的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志宏 《模具工业》2006,32(7):28-29
分析排气管罩的拉伸工艺,设计1副拉伸模。此模具的压料面为曲面压边,并利用DYNAFORM分析板料的起皱趋势,确定拉伸筋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The suitable test equipment for wire-drawing was designed. Wire-drawing tests were carried on with this equipment for TiC/Al2O3 ceramic wire-drawing die. Effect of lubrication medium and drawing velocity on the drawing force was investigated. The wear mechanisms of the ceramic drawing dies were investigated. Worn bore surfaces of the ceramic drawing dies were exa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results show that lubricant media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rawing force. The drawing force is the smallest when a grease lubricant is used. But alteration of drawing velocity has scarcely any influence on the drawing force. Detailed observations and analyses of the die wear surface reveal that the most common failure of the ceramic drawing die is the wear in the invariable zone and bearing zone owing to the greater press stresses. Abrasive and adhesive wear are found to be the predominant wear mechanisms for ceramic drawing die.  相似文献   

17.
翼子板拉延模具型面优化设计及成形模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覆盖件拉延成形工艺补充面、压料面和拉延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设计出了翼子板拉延件。并运用有限元软件Dynaform对拉延成形过程进行分析,根据模拟结果对拉延型面进行修改、优化,最终得到合理的模具型面用于模具加工制造。  相似文献   

18.
螺压式单体压力模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树铭  周林  雷霆  李皓 《模具工业》2005,(11):44-47
辊拉法制备的钛合金线材,经整体模拉伸精整后,可提高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但在拉伸中需要着重解决润滑问题,该过程既要润滑良好,又要拉后易于清理线材表面附着残留润滑剂,采取的措施有:选用附着力较低的润滑剂;在普通增压模上施加螺压外力,尽量增大拉伸润滑剂压力;适当减小定径带长度和拉伸速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翼子板拉伸模锐棱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和设计制造改善过程的控制,了解拉伸模锐棱精细模面设计和制造要领,阐述了锐棱设计在模具制造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对于拉伸模最大的难度就是要求有合理的工艺方案、良好的工艺补充,只有确定好方案.才能够拉伸出合格的产品。该前围覆盖件拉伸模经过工艺分析,采用1模2件对称方式拉伸。经过CAE拉伸软件的模拟分析,对于拉伸不足的区域采用增加拉伸筋的方式,通过试模最终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