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以自制的纳米氧化铝弥散强化铜铝合金为喷涂原材料,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铝青铜涂层。对涂层的结合强度、硬度、耐磨性能进行了测量。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涂层组织。结果表明氧化铝颗粒在喷涂过程中形成的亚微米颗粒均匀的分散在涂层中,这些颗粒提高了的涂层的拉伸强度和耐磨性能,而硬度基本保持不变。对磨损后的涂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化铝青铜涂层的耐磨性是普通铝青铜涂层的3倍,其磨损机制为犁沟磨损,而普通铝青铜涂层主要为疲劳裂纹引起的颗粒脱落。  相似文献   

3.
试验制备了铜—硫,铜—碲两种合金,研究了挤压工艺参数及冷变形对这两种合金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显微组织的影响,为硫铜、碲铜棒材工艺参数设计提供可靠依据。硫、碲合金元素在铸态下与铜形成化合物硫Cu2S、Cu2Te,这两种化合物在较高温度与铜形成共晶,以弥散而柔软的第二相粒子的形式分布于铜基体中,细化晶粒,显著改善合金切削性能,同时对导电率的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制真空熔炼、氩气保护连续定向凝固设备成功制备出了大直径单晶纯铜棒材,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大直径连续定向凝固纯铜棒材凝固组织与表面质量的影响,分析测试了连续定向凝固大直径纯铜棒材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熔体温度1150~1180℃、结晶器出口温度750℃、冷却水量900 L·h-1、冷却距离50mm以及拉坯速度9mm·min-1时,可连续稳定地制备直径为φ16mm的表面光亮的单晶纯铜棒材.其抗拉强度128.52MPa,延伸率76.7%,导电率105.2%IACS,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产业化制备弥散强化铜材料的性能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产业化制备弥散强化铜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微观结构,对产业化制备弥散强化铜材料工艺因素及现有工艺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弥散强化铂     
由于铂的价格剧涨,Degussa 公司的工业金属制品部向化学工业、玻璃工业及其它工业部门的用户宣传了弥散强化铂的优点。弥散强化铂的高强度值即使在1000℃之上仍保持不变。由于这种材料的部件较长的使用寿命或用铂量的减少,而且能保持部件尺寸的稳定性,从而大量节约了纯铂。  相似文献   

7.
日本布拉什韦尔曼会长吉阪昭治先生在日刊《金属时评》上连续发表文章介绍该公司的生产工艺过程。本刊已分期摘译发表。本文介绍的是关于铍的性能及铍材加工。  相似文献   

8.
钨基高比重合金在航天航空、兵器等行业中有着广泛应用,但传统钨镍铁高比重合金需通过后续形变强化处理提高力学性能,限制了其在国防工业和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利用弥散强化手段,当强化相在基体内呈弥散质点或粒状分布时,可显著提高合金强度和硬度,且塑性和韧性下降不大。本文研究了Y_2O_3弥散强化95W-3.5Ni-1.5Fe合金的制备工艺及性能。与传统钨镍铁高比重合金制备相比,本文首先利用化学气相迁移机制制备Y_2O_3分布在颗粒内部的弥散强化钨粉,重点研究原料种类对弥散强化钨粉粒度的影响以及成形、烧结工艺,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弥散强化钨粉及弥散强化钨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WO2.9+Y_2O_3体系制备的弥散强化钨粉粒度最小,约1μm;经1480℃烧结90 min,弥散强化钨镍铁高比重合金的相对密度达98.6%,Y_2O_3在钨晶粒内呈弥散分布;钨合金的显微硬度达HV 532,表现出较高韧性。  相似文献   

9.
弥散强化铜锻造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弥散强化铜的锻造性进行了研究。针对预成形坯在锻造过程中出现的裂纹问题 ,研究了预成形坯的相对密度、高径比、锻造能量、变形时的应力状态对其锻造性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 :使用合理的工艺参数能够对低塑性的弥散强化铜进行锻造加工 ,并可大大改善其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0.
弥散强化铜高温塑性变形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弥散铜电极是近20年来研制出的一种新型电极。本文通过对弥散的压缩热模拟实验,研究其热变形规律以及高温显微组织。并且通过其真实σ-ε曲线,拟合出散铜的高温本构方程模型。  相似文献   

11.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出成分为Fe-12.5Cr-2.5W-0.4Ti-0.02V-0.4Y2O3(12Cr-ODS,质量分数,%)的铁素体钢.通过电镜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12Cr-ODS铁素体钢的组织与性能,并定量计算了不同强化机制对合金屈服强度的贡献.电镜观察发现12Cr-ODS钢为等轴的铁素体组织,平均晶粒尺寸为1.5μm,不同尺寸氧化物在基体中均匀分布.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2Cr-ODS钢具有优异的室温拉伸性能,屈服强度达到738 MPa.合金主要强化机制为氧化物弥散强化、氧化物弥散强化钢加工强化、热错配位错强化和晶界强化机制,各种强化机制计算得到的理论屈服强度为750 MPa,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能球磨、通氢烧结和后期热轧处理制备了W-0.5%Y2O3-1%Ti复合材料,对加工变形处理前后的W-0.5%Y2O3-1%Ti的显微组织结构和室温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分析表明,采用高能球磨,可使Y2O3和Ti固溶到W中,在高温烧结的过程中,Y2O3和Ti以Y-Ti-O化合物和Ti的形式从钨基体中析出来,弥散分布在钨晶粒的晶界及其晶内。经在1 500℃左右热加工变形处理后,W-0.5%Y2O3-1%Ti的致密度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大量体积分数的穿晶断裂赋予了W-0.5%Y2O3-1%Ti复合材料较高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热轧后W-0.5%Y2O3-1%Ti的致密度、抗弯强度、维氏硬度分别可达96.7%,788.0 MPa和HV432.8。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材料进展”杂志上发表了澳大利亚路易德金属加工厂研制的一种比Ni-Zr合金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高温强度和高抗腐蚀性能的粉末冶金铌合金。 由于TiO_2微小粒子均匀弥散在铌基体上,从而使其性能得到了改善,而基体的耐腐蚀性能并没有降低。 冷加工态的极限抗拉强度可达750~850MPa,而Nb-Zr合金只有500~550MPa。在退火和再结晶以后,Nb_(0.5)TiO_2的极限抗拉强度为450~500MPa,  相似文献   

14.
用高能球磨冷压烧结的方法制备了MoSi2弥散强化铜合金。分析了烧结温度、球磨方式和压坯密度对比的弥散强化铜合金烧结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其烧结密度的影响最大,其最佳烧结温度为950℃;球磨方式的影响次之,但湿磨比干磨效果好;压坯密度对烧结密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铸造实现弥散强化是不同于传统粉末冶金弥散强化的新途径。本文总结了现有的几种用铸造实现弥散强化的工艺。如何在钢液中获得大量超细的第二相粒子、大量超细的第二相粒子在钢液中的行为、第二相粒子在凝固前沿的行为这三个基本问题决定最终强化的效果。本文对这三个基本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了工艺的几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7.
内生氮化物弥散强化高温合金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燃烧室用高温合金,首先介绍了该合金的研制背景和进展。在此基础上,以典型的内生氮化物弥散强化合金NS163为目标合金,研究了该合金在氮化前热处理过程中组织性能演变。结果表明:合金在900~1 250℃温度范围内组织构成简单,为奥氏体基体+MC碳化物。对实验条件下冷轧态板材的再结晶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合金成品固溶温度以1 200℃为宜,在1 200℃固溶后基体平均晶粒度为5级,并表现出优异的冷加工性能和较低的高温抗拉强度。上述结果有助于优化氮化前NS163合金板材的组织状态,同时为合金内生氮化处理后的强化效果评估提供一个基点。  相似文献   

18.
邓裕吉  刘键 《有色矿冶》1994,10(6):25-28
本文采用氨浸法脱除钛芯(钛铌合金)铜棒的铜生产优质硫酸钙而钛不受损失.铜直收率>95%,总收率>99%。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氧化物弥散强化MGH 956合金板材加工的热等静压、热锻、热轧、温轧、到最终再结晶退火的整个工艺过程和组织控制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对于不同厚度的成品板材,在最后一轮次退火后的温轧过程中,必须选用不同的工艺参数,通过控制温轧工艺参数,成功轧制出厚40~05 mm板材,该板材在随后相应的高温退火条件下,均可实现充分的再结晶,生成希望得到的盘状粗晶组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