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程龙 《现代矿业》2020,36(7):1-4
阎庄铁矿位于汶上—东平成矿带北侧,为探讨该矿床成矿标志,通过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其成因并总结找矿标志,对区内找矿工作具有借鉴价值。矿体赋存于山草峪组中,其形态受基底背斜控制,呈似层状产出,岩浆岩对矿体的连续性起破坏作用。矿床成因为与新太古代火山活动及区域变质作用有关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泰山岩群变质岩系与磁异常是该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李伍富铜矿床赋存在江浪变质核杂岩之中,矿化受滑脱断层控制.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状稳定,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闪锌矿等硫化物,总结该矿床的地质、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年龄,进一步探讨矿床的成因,对于该区的找矿工作具有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江浪铜矿田位于扬子地台西缘江浪变质核杂岩穹隆构造中。至今已发现里伍、黑牛洞等中、小型铜矿床7处,为扬子地台西缘地区铜矿集中产出区之一。对江浪铜矿田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组成、控矿因素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江浪铜矿田的铜矿床受江浪变质核杂岩穹隆构造中的多层次韧性剪切滑脱带控制,铜矿化、矿体主要赋存在韧性剪切滑脱带中。该区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铜矿床的条件,找矿潜力巨大。铜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和似层状,矿床为中高温热液型铜矿床。本文在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成矿过程与矿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矿田和区域找矿方向,为本区找矿有新的突破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云南德钦羊拉铜矿里农铜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月东  龙斐 《采矿技术》2009,9(1):15-18,40
通过对羊拉铜矿里农矿铜矿床的赋矿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矿体空间分布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和矿床成因类型等地质特征的论证,确定羊拉铜矿里农铜矿床是产于金沙江缝合带上,严格受岩体、地层和构造控制的复杂的与接触交代作用有关的矽卡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5.
冯经平 《现代矿业》2019,35(9):11-14
同心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以往研究程度相对偏低。为系统评价其找矿远景,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找矿标志等分析研究,探讨了矿床成因,评价了找矿远景,为矿床开展下一步地质工作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①同心锑矿床矿体主要产于板溪群五强溪组下段灰色、灰绿色砂质板岩、粉砂质板岩、变质砂岩中,受F1断层上盘次级羽状构造控制;②矿体厚度品位变化较大,矿体在局部地段富集;③矿床物质来源具有多来源性,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充填型矿床;④矿床成矿条件好,矿化明显,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可进一步开展矿产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6.
六苴铜矿为位于滇中楚雄盆地的典型砂岩型铜矿床,具有显著的浅色岩层与紫色岩层过渡带及金属矿物的分带性,长石石英砂岩粒间隙为金属矿物的有利赋存空间。结合矿区相关地质工作成果,对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矿床的主要赋矿层位为白垩系上统马头山组六苴下亚段(K1ml1)浅色层与紫色层交互带,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②矿床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次生氧化物有(硅)孔雀石、赤铜矿、铜蓝等,矿床内原生金属矿物在水平、垂向上的分带性较明显;③矿床矿化主要受NW向断裂控制,NE向、近EW向及SN向断裂控制着矿体的形态及产状,矿化主要产于白垩系上统马头山组下部六苴下亚段(K2ml1)的长石石英砂岩内,矿体严格受地层、岩性控制,矿化富集于强氧化地带向强还原地带转化的过渡带的碱性介质环境中;④矿床成因属典型沉积成岩-后生改造型“红层”砂岩型铜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矿区小河-石门坎、界牌-火箭山深部为矿区下一步的重点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7.
卡拉玛铜床的矿体主要产于层状白云岩层内,通过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分析,初步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赋矿白云岩属沉积成因。矿床的主要成矿类型为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8.
铜矿床在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马鬃山铜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构造背景、变质作用、重磁背景及成矿特点等,对马鬃山铜矿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为周边找矿指出了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马鬃山铜矿矿体主要受北西向裂隙控制,局部显示同时受北东向裂隙影响,其矿床成因热液脉状是其表象,真正的成因类型应是斑岩型或超基性岩型,其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
滇中黄草岭铜矿地处云南东川铜矿集区之落因成矿带。以黄草岭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其矿体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分及生成顺序、围岩蚀变等,并通过综合类比研究,对矿床成因进行初步讨论。研究表明,黄草岭铜矿床赋存于落雪组厚层状白云岩中,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落雪组围岩的铜含量为0.06%~0.19%,而矿(化)体中铜品位为0.22%~1.69%,可见成矿元素存在从围岩至矿(化)体逐步富集的特征。该矿床成矿作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落雪组白云岩沉积成岩过程中成矿元素初步富集形成矿源层;第二阶段为后期在热液流体的萃取、淋滤作用下,成矿物质沿着东西向裂隙进一步富集成矿,其成因可以归属于"东川式"沉积变质叠加热液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10.
云南南坡铜矿床控矿因素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坡铜矿产于中生界白垩系曼宽河组浅色砂岩中,是一种典型的砂岩型铜矿床。本区铜矿成矿受地层、岩性、构造及围岩蚀变等多重因素控制。本文在分析控矿因素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为下一步在矿区开展成矿预测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通过马尔争矿区的地质构造特征的分析,认为矿床的铜矿化体明显受中变基性火山岩控制,矿体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金矿化明显受控于NW向大型剪切带,属于与印支期造山活动有关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因此,马尔争铜(金)矿床以火山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化为主,次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化的矿床。利用分形含量面积法对1〖DK(〗∶〖DK)〗1万化探土壤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圈定出的化探异常总面积大,各元素特征形态基本一致,高度叠加、分带性好,并结合矿区地质背景和地质概况分析,认为其找铜(金)前景良好,并提出了找矿标志。该矿床具有中大型远景规模。  相似文献   

12.
一、四棵树矿区位于东川铜矿田西侧,目前矿区内已探获铜资源量约24万t。结合区内相关地质工作成果,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厘定了矿床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研究表明:1铜矿体主要赋存于落雪组上段上—中岩性段内,有利的岩性组合为硅质白云岩、藻白云岩和泥质白云岩,矿石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及斑铜矿为主,发育"马尾丝"、纹层状等典型沉积成岩型矿石构造;2矿床主要受岩相古地理环境、地层、岩性及构造作用控制,昆阳群地层及晋宁期—澄江期碱—基性岩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落雪组地层严格控制着层状矿体的产出,NE、NW向两组断裂构造严格控制着脉状矿体的产出;3矿床经历了同生沉积成岩阶段及后期构造热液叠加作用阶段,属沉积—改造型铜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内小水井、黑树林矿段中—深部勘探成果,并综合矿区矿化特征及地层、构造特征,认为黑树林矿段东延的桃树坪—玉宝箐地段、小水井矿段西延的四棵树矿段及断层构造与落雪组地层的交汇部位成矿潜力巨大,是矿区进一步进行找矿勘探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浙东山门地区铜矿床的分布规律及地质特征,并对该地区铜矿床进行找矿预测,首先系统分析了区内地质、物化遥特征,然后对产出于该地区的半岭—黄施岙一带铜矿床(山门铜矿床)的产出状态、地质特征、矿化类型、围岩蚀变、控矿因素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1区内铜矿床成矿的同时具有浅成热液和斑岩成矿系列的某些特点,简单地以构造热液充填或典型的斑岩成矿理论指导找矿是不合理的,应以与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热液型铜多金属矿作为主攻对象;2矿区所见矿化大多属高位或远端的矿化,其延深部位是现阶段找矿的主要目标,而斑岩成矿则可能在更深处。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区"五位一体"的找矿模式,即针对NW向断裂裂隙带、次级火山机构、多期次的潜火山-侵入岩、蚀变分带特征和物化探异常等5种不同的矿化类型提出了具体的找矿思路,为区内矿产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青龙沟金矿床已发现多处金矿(化)点,其矿床规模和资源储量具有一定规模。以青龙沟矿区地质特征为背景,得出,变质作用是金成矿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变质作用对区内金乃至多金属成矿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区内先后发现了3个金矿带,分别为青龙沟金矿Ⅰ矿带、Ⅱ矿带及Ⅲ矿带;研究了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控矿因素主要为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矿床成因主要与构造和闪长岩脉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沅麻盆地砂岩型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其控矿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沅麻盆地是湖南省重要的铜矿成矿区之一,盆地内砂岩型铜矿床(点)多,铜矿具有规模大、品位高、矿石选冶性能好等特点。因此,研究该盆地砂岩型铜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条件,为沅麻盆地砂岩型铜矿的评价及扩大找矿前景提供科学依据和成矿背景资料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麻阳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对盆地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区内矿体的产出状态主要受三角洲的分流河道及构造的控制,矿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则主要受岩相与构造的制约;区内含铜岩系"红层"与"浅色层"的互层为有利于成矿物质汇集成矿的岩性组合;地下水在成矿过程中把岩碎屑中的铜质溶离出来和把溶离出来的铜质运移到弱碱性环境下的岩性-构造有利部位聚集成矿起到了重要作用;生物有机质在铜质的吸附还原、铜质的溶解和运移及铜质的富集都起了重要作用。认为:该矿床的形成受物源、古构造、岩相、地下水活动以及生物有机质等因素的联合控制,沅麻盆地铜矿床主要是以机械沉积为主,后经地下含矿热卤水叠加改造而最终形成的砂岩型铜矿床,并指出有利的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16.
获各琦铜多金属矿基础地质工作研究程度较高,属于以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喷流沉积(Sedex)矿床,后期经热液改造.矿床铜矿石品位变化较均匀,但受到断层构造的影响使得矿体发生错断和品位富集的现象.通过分析矿石品位空间分布特征、断层构造特征、褶皱构造特征,推测了矿床找矿方向,对获各琦铜多金属矿深部及边部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龙沟锰矿床位于滇东南优质富锰矿产区斗南成矿带,矿体赋存于中三叠统法郎组(T2f)地层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赋矿岩性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夹含砾砂岩、细砂岩和硅质岩,沉积环境为滨海-浅海相。结合区内地质工作成果,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锰质来源、沉积环境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于遭受后期次生氧化改造的滨海-浅海相沉积锰矿床。上述分析对于区内进一步开展锰矿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黑石山铜矿位于新疆哈密地区哈尔里克山东缘、大南湖古生代岛弧带东段,矿区内石英脉和花岗斑岩脉较为发育。基于大比例尺地质草测、物化探、高精度磁测及钻探工程等工作方法,对黑石山一带铜金多金属矿开展地质调查评价;总结了区内铜矿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和主要控矿因素,掌握了矿区范围内的地层分布、地质构造特征、岩浆岩的数量和种类及分布情况,并初步圈定了铜矿蚀变带及矿化体的分布范围和数量;此外,结合黑石山一带区域地质背景,通过对已知矿床的调查,对比相邻成矿带铜矿的地质特征,对调查区铜矿找矿潜力进行了评价,为深部找矿及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梧桐沟铜矿床是新疆东南天山发现的一种新类型铜矿,矿床产于下泥盆统阿尔彼什麦布拉克组上亚组中-酸性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地层中,容矿岩石为熔结凝灰岩、凝灰质砾岩和酸性斑岩,成矿作用与构造、脉岩及蚀变密切相关.通过矿区成矿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将其划归为陆相火山热液脉型铜矿床,并对该矿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