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处理技术》2021,47(9):107-110
利用复合厌氧生物滤池和流离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含氰废水,研究了该系统的启动情况和对各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启动阶段逐渐按比例通入工业废水,COD容积负荷由0.1 kg/(m~3·d)增加到2.04kg/(m~3·d)时,对COD、NH_4~+-N和CN~-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说明系统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在稳定运行阶段,系统对COD的去除率基本保持80%左右,对CN~-的去除效果随进水CN~-含量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出水CN~-的质量浓度基本可以维持在5 mg/L。  相似文献   

2.
研究和介绍了一种新的分离方法———游离细胞法 ,并用膜生物反应器分离细胞和产品 ,使其在丙烯酰胺微生物转化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比较了它和固定细胞法的生产工艺、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成本等因素。研究表明 ,在丙烯酰胺微生物转化中 ,游离细胞法优于固定化细胞法。  相似文献   

3.
《化学工程》2017,(3):1-5
从受污环境中分离筛选出对Ni~(2+)有去除活性的产朊假丝酵母菌y188。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游离细胞去除废水中Ni~(2+)的条件进行优化。在35℃,pH=7.0,130 r/min振荡培养25 min的条件下,y188细胞对模拟废水中Ni~(2+)的去除率达到98.49%。以y188为菌种、废弃煤渣颗粒为载体组建固定化细胞生物反应器。该反应器在15—45℃,pH=2—8的条件下均保持良好的除Ni~(2+)活性,对Ni~(2+)质量浓度为10 mg/L的模拟废水可连续处理8批,Ni~(2+)的去除率保持在91%以上,对Ni~(2+)质量浓度为13.74 mg/L的实际废水连续处理6批,Ni~(2+)的去除率保持在93%以上。出水Ni~(2+)质量浓度均1.0 mg/L,达到国家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显微观察结合解吸实验表明,y188细胞在30 min内对废水中Ni~(2+)的去除主要是吸附除Ni~(2+)。  相似文献   

4.
生物固定化技术是近年来比较引人注目的一项技术。文章首先介绍什么是生物固定化技术以及该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有哪些优点,接着介绍固定化微生物常用的载体以及部分载体的常见制备方法。再详细叙述单独包埋技术和混合包埋技术两种工艺技术以及这两种技术在处理氨氮废水中的实际应用,最后展望了固定化技术在含氮废水处理中的前景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利用生物反应器处理含酚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农药厂土壤中分离得到的苯酚降解菌为菌种,采用有效容积为6L的自制生物反应器对模拟含酚废水进行生物降解实验,考察在不同曝气量、pH值和苯酚浓度下苯酚降解菌降解苯酚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7 ℃、接种量为7%、曝气量为30 L/h、pH值为6~8的条件下,24 h内可使浓度为700 mg/L的苯酚降解率达到99%以上。在苯酚浓度为200~700 mg/L范围内其平均降酚速率随苯酚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达29.2 mg/(L·h)。该菌对pH值、初始苯酚浓度的变化不敏感,能适应一定的冲击负荷。  相似文献   

6.
通过平板涂布法,从电镀污泥中筛选得到1株吸附Cu~(2+)性能优良的菌株,鉴定其为假单胞菌,并将其制成固定化生物吸附剂。研究了包埋比、吸附时间、温度、Cu~(2+)初始质量浓度、pH值、投加量对固定化生物吸附剂去除Cu~(2+)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包埋比为1∶5、吸附时间为60min、温度为35℃、Cu~(2+)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pH值为6、投加量为10g/L时,固定化生物吸附剂对Cu~(2+)的去除率可达到85.2%。  相似文献   

7.
细胞固定化技术具有高效、反应操作简便、能长时间保持细胞活力且可反复利用、稳定性好、耐受性强等优点,在生物发酵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高分子载体材料、无机载体材料和复合载体材料的细胞固定化技术在生物发酵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材料介导固定化细胞在复杂的环境,如低或高pH、毒性底物和高浓度产物等条件下与游离细胞生长代谢性能差异;并阐述了新型高分子膜材料(中空纤维膜和微米/纳米纤维膜)作为载体在生物发酵中的优势和应用;最后展望了通过设计新型优良聚合物载体来实现人工混菌体系在生物发酵中的可控性和鲁棒性。材料作为生物与非生物中物质界面上的活性和可调成分,为细胞提供了适宜的微环境,在生物发酵领域将得到更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固定微生物小球添加到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中,构建固定化微生物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并用于来处理生活污水。研究结果表明,聚乙烯醇(PVA)包埋的固定化微生物小球的投加量为25%,在筛孔48μm不锈钢网与人造丝网组合膜组件的运行下,可使污染物的COD、NH_3-N及TN的去除率分别保持在90%、98%和80%以上。动态膜能在基质膜表面很快形成且能稳定存在,且清洗后恢复较快,原子力显微镜显示,凝胶层的厚度在850μm。该工艺有望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对脱色菌KingellaH在活性炭载体表面的固定化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初始菌悬液浓度、液相离子强度、温度和pH值对微生物在载体上附着固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初始菌悬液浓度的增加,载体上的固定生物量也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固定生物量与液相中的离子强度成正比,特别是在NaCl为0.01~0.20 mol.L-1的范围内增加显著;当初始菌悬液浓度为111.1 mg.L-1、液相离子强度为0.20 mol.L-1、温度为35℃、pH值为6时,固定生物量最大,达到30μg.cm-2。动力学研究表明,KingellaH在活性炭表面的附着固定行为遵循一级可逆反应动力学,其附着固定动力学方程式为:1/B=1.46971/t+0.025。  相似文献   

10.
生物细胞固定化技术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向阳  余世袁 《化工时刊》2000,14(11):37-39
简述了生物细胞固定化技术及其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发展状况,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细胞固定化技术在简化生产工艺,连续化生产及降低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具有处理效率高、稳定性强、生物密度高、耐毒性、耐高负荷、产污泥量少等优点,但该技术仍处于试验阶段,要达到工业应用的水平还需要解决多种生物共生的固定化体系、固定化载体和固定化反应器,以及生物解析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次氯酸钠法处理草净津含氰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草净津废水的来源及常用处理方法,对次氯酸钠法处理含氰废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并与碱性氯化法进行了对比,认为次氯酸钠法设备简单,操作安全方便,成本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3.
含氰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宇  胡湖生  杨明德 《河北化工》2010,33(6):16-18,57
叙述了含氰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和国内外含氰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动态,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含氰废水处理方法——高能射线辐射降解法,阐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情况,同时也指出高能射线处理含氰废水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含氰废水处理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明刚  周志明 《广东化工》2010,37(8):130-132
综述了近几年内在含氰废水处理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并对各种新处理方法:电解法、高铁酸盐氧化法、光解法、微生物法、离子交换法、活性炭吸附法、萃取法等的原理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膜生物反应器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其研究与应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高氨氮废水的特点、危害,简要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的特点及各国学者将其应用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成果,指出了膜生物反应器的不足和应对策略,展望了未来膜生物反应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德永  武丽丽 《山西化工》2005,25(2):18-20,73
综述了含氰废水处理的化学法(碱性氯化法、硫酸亚铁法、过氧化物法、水解法、臭氧处理法、多硫化物处理法、燃烧法、电化学法),物理化学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液膜法),物理法(蒸发浓缩法)和生化法等。  相似文献   

17.
利用稳定性二氧化氯分别对含硫化物和含氰化物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稳定性二氧化氯的加入量,二氧化氯的活化时间,废水pH值,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得到了各种废水的适宜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18.
Membrane bioreactors (MBR) have gained much attention due to their ability to achieve higher treatment efficiency. However, high extern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aeration for membrane fouling mitigation has been limiting their application. Microbial fuel cells (MFC) can ideally extract energy from wastewater in the form of electricity and reduce membrane fouling. Thus, the use of MFC-MBR is rapidly expanding. However, the MFC-MBR design and operation is not fully mature and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optimize the process efficiency and enhance the applicability. This review gives an overview of recent studies on the performances of MFC-MBR systems, regarding the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of the integrated system, irrespective of whether optimization was done or not in the operat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9.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生物反应器是废水生化处理与膜分离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项新技术。通过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实验,研究了处理效果与污水停留时间、污泥负荷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膜孔径的选择、恢复膜通量的化学清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COD、BOD5、SS、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97%、97%~99%、92%~99%、98%~100%;出水水质好、宜于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