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合作学习理论,探讨网络合作学习方法是否适用于独立学院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否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学习动机。实验表明对学习基础差的学习动机有提升,网络合作学习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效果有帮助。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其合作态度高于学习基础好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孙琳 《信息与电脑》2023,(24):184-186
与课堂学习模式相比,网络学习缺乏监督与规范,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效率很难得到有效保障。基于此,笔者先对网络学习行为和数据挖掘的概念进行分析,然后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分析领域,对大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进行关联分析,在确定学生网络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个性化网络学习平台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资源采集效率、提高学习行为质量。  相似文献   

3.
分析在线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及影响教师线上教学和学生在家学习效果的主、客观因素,结合信息化教学工具,准确定位在线教学过程中的各类学习个体及其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阐述如何通过分类、分层的教学指导和干预,实现基于教学共同体的模块化精准在线教学模式,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是我国普通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师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教学效果;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学习习惯实验显示,合理的使用笔记、积极主动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职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研究不足的问题,利用Excel、SPSS软件对广东省某高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生在线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探索在线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专业背景的高职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方面有所差异;高职学生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并对提升高职课程教学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峰  刘迪  高莹 《软件》2020,(2):84-89
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平台的学习过程中,教育数据为学习分析提供了依据。为了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学生分类和视频学习时间的学习行为分析方法,旨在发现学生潜在的学习现象,并根据该现象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行为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时间因素。通过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反馈,辅助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和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智慧教室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为研究对象,根据137名本科生的调查结果,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使用SPSS统计软件实证分析了智慧教室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智慧教室环境空间、学习资源获取、课堂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智慧教室物联网系统、显示设备、录播设备、课堂互动、学习支持对学生学习成绩影响不显著。最后,作者对智慧教室的优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翻转课堂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知识学习不系统、学生课前学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文章构建"导学案—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提供了学习路径引导、学习动力激发、学习问题发现及学习效果评价等功能.实践表明,该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影响网络学习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文法  马俊  黄玉 《微机发展》2006,16(9):186-187
网络学习已面向中学教学,中学生在网络学习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对中学生的网络学习又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文中为了了解影响网络学习因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安庆地区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状况、家庭学习条件状况和学校学习条件状况等方面来研究影响网络学习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网络学习效果的因素,及提高网络学习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尔雅通识课作为一种在线学习平台,广泛应用于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本文以X大学学生为样本,调查大学生在尔雅平台的在线学习情况。调查围绕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他人等维度展开。通过调查发现,X大学学生在尔雅平台的学习动机、行为表现、学习效果等方面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赵康 《福建电脑》2021,37(4):29-32
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研究移动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影响,有助于完善和改进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本文采用定量研究分析方法对MOOC平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移动学习的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参与度较高,并且完成课程学习的频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2.
移动学习是一种依托无线网络和智能终端设备,让学生者能够选择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 农民大学生的培养则是教育部推广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因 此,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推广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移动学习的特点和农民大学生的 培养,然后分析了移动学习在农民大学生培养中的优势,最后就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实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目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进行了研究。结合作者的多年教学经 验,从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方法两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老师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授课,学生以分 组讨论学习法学习,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软件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展开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AGENT的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评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子系统、创新思维子系统、考核评测子系统。旨在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同时成为学校和企业考量学生学习能力的参考。另外,本文还提出了几种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公共计算机教学由于新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部分院校教学方法传统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低,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公共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环境,能有效激发和维持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信息化处理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个性化的测试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自定步调进行学习,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以Word操作的学习为例,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不同的测试内容,并且使用自动改卷及时给学生提供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学生网络学习环境设计了一种新颖的个性化教学推荐系统。该系统通过测试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挖掘Web浏览日志,构造了不同学生学习风格和Web使用习惯的模型。首先利用Item-Based Top-N推荐算法对数据稀疏的学习风格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对学生学习风格的诊断;然后,采用AprioriAll算法挖掘Web浏览日志中序列频繁集,分析出学生Web使用的常见习惯和兴趣;最后,依据不同的学习风格和Web使用习惯实现学习内容的个性化推荐。模拟实验表明,该推荐系统的设计是可行并有效的,能够很好地符合用户的真实需求。  相似文献   

18.
Ubiquitous learning (u-learning), in conjunction with supports from the digital world, is recognized as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situating students in real-world learning environments. Earlier studies concerning u-learning have mainly focused on investigating the learning attitudes and learning achievements of students, while the causations such as learning style and teaching style were usually ignored.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eaching styles and learning styles on reflection levels of students within the context of u-learning. In particular, we investigated the teaching styles at the dimensions of brainstorming and instruction and recall and the learning styles at the dimensions of active and reflective learning.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with 39 fifth grader students at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southern Taiwan. A u-learning environment was established at a butterfly ecology garden to conduct experiments for natural science cours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one-way ANCOVA show that those students who received a matching teaching–learning style presente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ir reflection level. That is, matching the learning styles of students with the appropriate teaching styl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students’ reflection levels in a u-learning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9.
Adaptive e-learning materials can help teachers to educate heterogeneous student groups. This study provides empirical data about the way academic students differ in their learning when using adaptive e-learning materials. Ninety-four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We determined characteristics in a heterogeneous student group by collecting demographic data and measuring motivation and prior knowledge. We also measured the learning paths students followed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they used when working with adaptive e-learning material in a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We then combined these data to study if and how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relate to the learning paths and strategies they used. We observed that students did follow different learning paths. Gender did not have an effect, but (mainly Dutch) BSc students differed from (international) MSc students in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they had and the learning paths and strategies they followed when using the adaptive e-learning material.  相似文献   

20.
基于Web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曲毅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8):3388-3390
为改善基于Web学习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个性化学习系统模型,并详细描述了应用决策树及BP神经网络算法对个性化导航模块设计的方法.应用决策树方法,根据学生初始注册信息,为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类;应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经过预处理的有用的教学数据进行挖掘,以得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分析对比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课程要求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下一步学习的导航信息.基于该模型实现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