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轻工业》2019,(8):161-162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队伍,是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及改革的直接参与者,其职业道德修养及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建设水平以及学生科研创新等工作的正常运行及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对在实验队伍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给出一些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实验教学是印刷工程专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理论教学相比,更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结合我校印刷工程专业教育的发展,分析了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意义,对印刷工程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提升我国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探讨了将科研融入实验教学的方法,并将其贯彻到学生培养过程之中。方法以食品工程原理实验为切入点,从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实验考核体系等三个方面探讨科研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以建立一种应用技术院校中科研反哺实验的教学模式。结果通过科研融入到实验教学的方法教会了学生学习新技术的方法,增强了其技术创新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论本方法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出集科学研究方法和工程实践能力于一身的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4.
印刷工程学科内涵和研究生培养目标决定着印刷工程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质.在全数字化、全媒体化的印刷发展新形式下,印刷学科内涵和研究生培养目标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需要更新并充实印刷工程研究生课程体系内容,以适应印刷技术的发展.本文提出信息的可视化是印刷工程学科内涵的核心内容,与之相关的各交叉学科应始终处于辅助地位,为信息视觉再现提供支撑和服务.印刷工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印刷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研究能力和能独立承担复杂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课程体系建设应结合印刷工程学科的时代特征、突出专业性质与特色;强调技术创新与实践,兼顾研究生培养类型;注重培养方案质量,充分体现研究生教育的价值.组建兼容并蓄、统一开放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平台,推动中国印刷产业的发展进步,加速印刷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自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逐步开始大众化,应用技术型本科就已经在我国出现,印刷工程作为一个以应用性为主的专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目前,国内不同规模的印刷企业超过10万家,另外还有大量从事印刷设备、器材等配套产品开发和研制的公司。因此印刷行业对于高层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需求较大,但是目前研究型、教学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印刷工程专业人才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教育的质量是教师质量的反映,高校师资队伍的素质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科研素质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进入了“大跃进”时代,而教育资源却没有同步快速增长,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下降趋势。因此,如何提高我国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成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重要课题。直接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学位论文由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决定,而一个科研素质不高的研究生,是不可能写出高水平、高质量学位论文的。针对当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素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拟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印刷工程方向研究生培养为讨论对象,首先分析了我国印刷工程方向高等教育发展与研究生培养现状,然后就当前研究生培养中的瓶颈问题展开讨论,最后结合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提出了研究生培养应在搭建高水平研究平台、改善培养条件及培养方式国际化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已有30余所大学设立了印刷工程、数字印刷及相关本科专业,80余所院校开设了印刷与包装类高职专业(专科)。由于高校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学以及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各印刷院校在加强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特别是随着近几年高校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的增大,  相似文献   

9.
工科本科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印刷工程与包装工程专业为例,结合工科专业的特点和工科本科毕业生的培养目标,针对目前工科本科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实验教学创新改革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工科本科实验教学质量进行探讨.本文提出,提高现有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加强校外实验基地建设;增加实验教师的进修机会、提升实验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待遇;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等措施都能有效地提高工科本科实验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印刷领域工业技术的不断革新,培养满足行业实际需求的工程创新型人才是印刷工程专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本研究结合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行业对印刷工程专业高等人才的需求特点,提出以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以产学研用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为基础,改革产学研用创新人才培养方法,探索研究印刷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轻工与食品工程类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通过凝练实验教学理念、构建实验教学体系、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印刷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印刷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很多地方高校开设了印刷工程专业,印刷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扩招,加大了印刷专业人才输送的力度,但随之而来的是印刷专业师资力量匮乏,难以保证印刷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印刷工业需要的是工程技术应用类型的工  相似文献   

13.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包装工程专业人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当前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制度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本研究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提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提高人才素质培养为目标,通过建设以能力为导向的实验教学体系和特色课程体系,健全实践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实验教学基础设施,努力提升学校师资队伍质量,构建具有包装工程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书讯     
辛欣 《印刷杂志》2008,(3):107-107
<正>《印刷概论》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由全国高职高专印刷与包装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编写的。本书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工学结合,按照印刷技术工作过程中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重组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15.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点,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在纺织工程专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应用PDCA循环法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及创新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专业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功能高分子"课程是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下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本研究针对该课程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内容,探索具有印刷包装特色的"功能高分子"教学新思路。教学过程中,注重将功能高分子材料与印刷包装相关知识结合,引用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实例分析和实践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开放性食品科研实验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开放型的实验教学模式,作为食品传统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证明:食品实验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印刷工程专业的学科架构,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印刷工程专业具有"交叉性"和"两面性"两个重要学科特点,并提出了印刷工程专业理论型和应用型两个人才培养层次,然后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印刷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先从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和素质方面论述了印刷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又从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拓展体系三方面探讨了应用型人才相应教学体系的建设;最后,论述了印刷工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融合,当今印刷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印刷专业人才的培养被提升至新的高度。顺应数字时代与国际化的发展要求,建立符合我国印刷产业发展现状的印刷高等教育,是数字时代赋予印刷行业的重要命题。本文从印刷学科归属、学位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学资源五个方面对美国和我国的印刷高等教育现状作系统化分析与比较,提出我国印刷学科归属急需调整、印刷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启发式与实践性教学、倡导开放式办学理念等观点。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平台管理队伍总体存在着专业化程度较低、服务观念淡薄、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个问题将随着高校科研平台迅猛发展而日益凸显.提升高校科研平台管理队伍管理水平刻不容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设置专职科研平台管理岗,构建职业化管理队伍;二是明确管理人员自身定位,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三是建立完善培养培训机制,提高专业化水平;四是建立完善竞争、考核与激励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