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院急救中心不仅具有紧急病患的诊治功能,也担负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救治任务。本文从功能设置、医疗流程、空间布局三个方面探讨医院急救中心的设计问题,提出兼顾急诊与急救的完备功能体系和灵活应变的空间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略谈医院单体建筑改扩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梦雷 《建筑创作》2005,(12):42-43
我国的医院多建于上个世纪50—70年代,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的医院建筑正经历着经济体制、医学体制和技术革命的三大变革,许多建筑物受当时的经济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所制约,在规模、设施、配置、管理模式上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尤其是SARS之后,暴露了医院设施、管理上的许多漏洞,存在着改建、扩建、新建的大量需求。  相似文献   

3.
杨海宇 《建筑》2020,(4):32-33
人类社会传染病疫情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公众问题,针对中国在进人21世纪十几年内连续爆发的两次全国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03年初的SARS病毒疫情及2019年末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而言,有必要建立一整套创新、完善的传染病救治的抗疫体系,从而保障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十年来,SARS、H1N1等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仿佛润滑剂,间歇地缓和着日趋对立的医患关系。事件中白衣天使所表现出的职业道德与操守,使社会和谐暂时达到空前的高度,遗憾的是随后又恢复以往。医疗始终是一个被人诟病的焦点话题,医患的对立使得前些年甚至出现过武警维持医院秩序以避免恶性事件发生的现象。其实,我们不期待周期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产生的和谐,我们更期待制度上的完善和哪怕表象上的社会公平。酝酿多年的医疗改革至今仍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改革的走向也是雾里看花让人琢磨不透,是否值得期待也未可知。但是,医院建筑的创作正走向繁荣却是不争的事实。绿色医院的话题由于起步晚,缺乏理论和实践的支撑,也同样处于混沌状态。好在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并由此产生了实践的动力,因此中国的绿色医院有了值得期待的理由。医院设计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沟通和意识的加强。绿色医院的实践如此,医院设计与管理、医改之间的关系如此,医患关系也如此。沟通、交流与对话才使得彼此了解,才能志同道合,这其中包括医院所有的参与者,医护人员、管理者、患者、建筑师……我们希望看到更多人的参与,也希望听到更广泛的声音,因为医院本身就堪比社会,又涉及大众民生。  相似文献   

5.
论医学模式的发展对医院建筑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同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其居住空间形态所产生的影响相似,医学模式的发展也必然对医院建筑 形态的变化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医学模式从早期的机械医学模式,历经现代生物医学模式,最后发展到当 代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每一种医学模式都有与其对应的医院建筑形态。因此,建筑师在设计医院 时务必要了解同时代的医学模式,这样才有可能为病人以及医生创造出更好的医疗环境,而伴随着医学模式 的进步,医院建筑也必将处在不断的完善之中。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给城市的应急防控管理和医疗机构的应急救治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文章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院建筑所暴露出的空间容量不足和各医疗层级间调配与运用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从医疗建筑的应急联动机制、应变功能转换和医疗空间支持的角度出发,提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院建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陈染 《南方建筑》2009,(1):46-51
本文以SANAA建筑事务所的金泽21世纪美术馆为核心,联系其他相关案例,对外部形态、功能组织结构、承重体系三方面进行了图示分析,发现其隐藏在其“简单”的设计结果背后的关于场地关系模糊化,空间均质化,组织结构网络化,以及承重结构消隐化等建筑设计的独创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一、项目总览 杭州市第十人民医院(下称“十院”)项目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留下镇小河山地块。项目床位数为500床,其中烈性传染病200张,普通传染病300张,日门诊量1500人次,总建筑面积为68500平方米,总投资为39150万元。设计功能定位为集传染病救治领域的临床、科研、专业人员培训于一体,可应对杭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平时面向周边社区居民开展综合医疗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9.
《建筑创作》2005,(6):137-137
《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 进入21世纪以来,高速发展的北京城市建设改变了城市面貌,进一步明确中轴线在北京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妥善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确定空间形态等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了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研究及方案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材料与建构是建筑的基本问题之一,而重组竹作为一种轻质高强的新型复合材料,可以拓展当代建构视野和寻求材料—空间—结构的整体性解决。该文基于建构语境下材料属性与"本性”"真实性”的探讨,论述了重组竹、空间与结构之间的关联,包含材料与空间、结构与建筑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最后结合当代建构思想,梳理重组竹的建筑类型,挖掘新材料自身的特性所带来的结构与空间潜力,并通过多种建构方式组织到建筑中。重组竹的建构思考以及材料—空间—结构的整体性解决对当下重组竹建筑实践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篇首语     
本期的专题源于2007年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大会,众多中外景观设计师和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上不乏精彩的观点和激烈的争论,不同的文化背景并没有成为景观对话与交流的障碍,这是一次中西方景观的对话。在对会议内容进行整理报道的基础之上,我们增加了网络对话,包括“境外景观事务所在中国”和“杂志互动”两个部分的内容。“境外景观事务所在中国”选择了四家在中国有设计项目的境外设计公司做了访谈,  相似文献   

12.
篇首语     
《新建筑》2006,(1):1-1
编完2006第一期,就要过年了。这对于编辑部来说,好似完成了上一个年度的总结,可明明又是新一轮工作的开端。其实每当开始新年第一期工作,编辑同仁们总是格外用心,总带有一种除旧换新的心态,希望把一本满意的杂志呈现给《新建筑》新老朋友。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本期较以往是有所变化的。首先,增加了两个印张,多了32个页码,杂志变厚了,信息量自然相应增加。栏目也作了一些变动,除了“主题专栏”、“考察与研究”、“新作视窗”等“传统”栏目外,增加了“建筑人生”、“境外建筑”、“建筑师档案”、“新事记”等新栏目。传统民居研究历来…  相似文献   

13.
篇首语     
《新建筑》2008,(6)
本期《新建筑》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距5.12大地震整整过去7个月了。7个月里,我们这个星球上发生很多事:从中国奥运盛会到美国总统选举,从国际金融风暴到国内楼盘暴跌,还有曼谷骚乱、孟买枪声……所有这些,让人觉得这实在是个多事之秋。不过,这一切风云变幻,无论是喜是悲,都没有让国人淡忘5.12那场惨烈的灾难,以及那些  相似文献   

14.
篇首语     
赵翔 《新建筑》2010,(6):3-3
<正>从事建筑和城市设计工作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规划、建筑设计时不仅仅要考虑好看,还有很多关于是否好用,以及今后是否易于维护管理等方面的考虑。但是现在的社会或者说大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对建筑和城市的认识只停留在许多内容中的一个内容上。建筑既被误解,又被轻视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人们  相似文献   

15.
EDITORIAL     
Prior analyses of stadium-focused economic development efforts suggest these projects are multifaceted in scope and one-size-fits-all approaches are rarely successful. This study builds upon prior analyses of stadium development projects and provid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stadium projects in Denver and Phoenix, with a focus on the role urban form has on the opposing outcomes of the two projects. Results suggest urban form has an impact on the prospects for success of these projects and that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urban form of a city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comprehensive plans to revitalize downtown areas. A consideration of urban form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polycentric urban areas where the success of downtown economic redevelopment efforts remains largely unexplored and unproven.  相似文献   

16.
17.
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18.
篇首语     
<正>声景研究人、听觉、声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传统的主要基于物理量的噪声控制体系有本质不同。声景研究重视感知.在降低噪声的同时考虑积极和谐的声音,将声环境看成是资源。声景研究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医学、艺术等多学科.而研究声景的学者分布于声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生态学、信息学、通信学、人文地理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美学、设计学、文学、音乐学等各专业领域。自2002年《欧洲环境噪声指令》(END)要求每个城市确定并保护安静区域的政策出台之后,声景在学术界及实践领域引起极大重视,出现了大量相关研究,包括声景评价、描述、模  相似文献   

19.
篇首语     
《新建筑》2007,(1)
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命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源泉。作为教育的基础设施——教育建筑的建设是有关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大学作为知识教育最高层次的机构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欧洲中世纪大学诞生到现在,大学已经有了近千年的发展历史。我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是成立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堂。这一时期的校园大多是由外国传教士建立  相似文献   

20.
篇首语     
《新建筑》2006,(5):1-1
早些年,为了给新的建设腾地儿,许多历史建筑被以“旧城改造”的名义一拆了之。一些城市一而再地炸掉一些被认为“过期”的老房子,竟然成为官员们津津乐道的“政绩”。如此弄得许多城市包括所谓的历史文化名城,有限的历史记忆还被人为的一点一点地抹去。建筑遗产保护,对于跨世纪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人来说,似乎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事情,一个并不值得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