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乔彩珍 《山西建筑》2005,31(8):40-4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根据现有施工条件,从混凝土水化热绝热温升值、龄期混凝土收缩变形值、混凝土温度收缩应力等方面,进行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的理论计算,有效控制、预防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杨东波 《工业建筑》1996,26(4):28-32
通过模拟现场施工温度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影响的试验研究以及大量数据的分析,揭示了温度与混凝土凝结时间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养护温度对混凝土的凝结起决定作用,并且温度越低其作用越显著,而初始温度对混凝土的凝结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尺寸1.6 m的C40混凝土正方体为试验对象,通过单用或联用水化热抑制剂、管冷两种温控措施,对混凝土温度实时监测;根据水化热测试、现场资料收集得到各项计算参数,采用MIDAS软件计算混凝土温度,对比实测值与计算值。结果表明:单用水化热抑制剂降低混凝土中心温度12.9℃,峰时延迟45 h;单用管冷可降低管周边温度,对降低混凝土中心温度不明显;联用水化热抑制剂、管冷降低混凝土中心温度18.3℃,峰时延迟44 h;混凝土中心温度实测值与MIDAS计算值吻合较好。说明混凝土温控关键是调控胶凝材料水化放热速率,管冷在较低放热速率下,进一步降低中心温度,且不影响温峰时间。  相似文献   

4.
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受温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研究其从结构成型至服役全过程的温度分布规律及温度效应,对该结构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十分重要。通过对全尺寸钢管混凝土从混凝土硬化开始至成型后一段时间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分析温度场规律,再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由温度产生的效应。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内表温差易引起脱空现象,特别是水化热峰值结束后10 h左右,该段时间需要做好保温措施;太阳辐射产生的温度最大可达到15℃,显著影响着钢管混凝土的温度分布;截面径向温度呈两端低中间高的抛物线型非线性分布;钢管混凝土表面的应变与温度保持异步变化;外包混凝土浇筑后,在其水化热峰值时刻,管内混凝土应力最大达到3 MPa左右,钢管的应力可达到36 MPa,外包混凝土直至硬化完成,最大应力也不到2 MPa。这些结论可为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施工优化与病害消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1混凝土温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混凝土亦适用于一般固体冷缩热胀的原理。因此混凝土体积亦会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混凝土发生温度变化的原因在于水合作用初期所产生热量较高,受制于本身导热不良,无法由热传导作用将热量完全移除至大气或其他介质,故热量逐渐于混凝土内累积,温度亦随之升高,水合作用逐渐减缓,所累积的热量又逐渐由混凝土内部传导至温度较低的外界环境,混凝土温度于是随之缓缓下降,直至与外界温度达到平衡为止。  相似文献   

6.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和特征 1 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在浇注温度的基础上,通常升高35℃左右。如果按我国施工验收规范规定浇注温度为28℃,则可使混凝土内部温度达到65℃左右。由于热量的传递积存,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大约发生在浇注后的3~5天。因为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所以混凝土中心温度较高,形成温度梯度。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通过在某工程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温度实时监测,直接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过程,反映温度控制措施的实际效果,使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的温度裂缝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张忠民 《山西建筑》2006,32(13):109-110
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温度与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关系,探讨了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危害性,介绍了混凝土温度与裂缝的控制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保证结构物的永久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高温后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  高丹盈  王邦 《混凝土》2006,(11):4-6
通过对高温后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和素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探讨了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温度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400℃以内,降低幅度较小,400℃以后显著降低,相同温度时,钢纤维提高了高强混凝土的高温后强度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机制砂取代率对混凝土表观密度和高温后混凝土试件颜色变化、质量损失以及抗压强度的影响,建立了机制砂取代率与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不同机制砂取代率下的温度与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不同机制砂取代率下的温度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取代率的提高,混凝土的表观密度逐渐增大;当温度为200~1 000℃时,混凝土试件颜色由灰色变至红色再到白色,且温度越高试件开裂及脱落现象越严重,质量损失也越大,全机制砂混凝土的质量损失低于全河砂混凝土;当温度为20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逐渐降低;当温度超过20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先升高后降低,20%机制砂取代率下,其抗压强度损失率最高,全河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最低;基于试验数据建立的拟合函数的拟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Brücke Wolken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