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串行ATA技术是一种代替并行ATA的接口技术,在保持与PATA兼容的前提下,引入了大量的新技术,是桌面应用和网络存储领域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文中首先简要给出了串行ATA技术概要,然后研究和比较了两种典型的应用途径,和操作系统平台开展串行ATA应用的编程支持,最后讨论了SerialATA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串行ATA技术是一种代替PATA的接口技术,在保持与PATA兼容的前提下,引入了大量的新技术,是桌面应用和网络存储领域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文中简要给出了串行ATA技术概要,研究和比较了两种典型的应用途径及与操作系统平台开展串行ATA应用的编程支持,最后讨论了SerialATA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4.
5.
6.
前言:硬盘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存储设备,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硬盘的技术发展就没有停顿过,除了容量在不断呈几何级倍增外,它的数据传输速率也是最为人们所关注的!从每秒4MB的传输速度到每秒133MB,数据传输速度的不断提升,使硬盘本身乃至整个系统的性能都得到了一个明显的提高!这一切都归功于硬盘的ATA接口技术的不断变化,本文针对最新的硬盘接口技术———串行ATA(SerialATA)接口技术,从技术发展、不同接口的对比、现有硬件的使用几个角度进行了探讨。一、什么是串行ATA接口技术?ATA(AdvancedTechnologyAttachment)…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内部采用的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而串行技术作为其中的代表,被广泛地使用。从系统总线、外部接口到各种内外存储介质都将从并行转到串行技术,可以这样说,串行化代表着未来PC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更符合潮流的技术。面对新事物,我们总有或多或少的谜需要破解,今天就让我们针对串行ATA技术中一些热点  相似文献   

8.
9.
《个人电脑》2003,9(4):153-153
谈到串行ATA接口,硬盘厂商好像没有什么动静,他们要到2004年才会有大的动作。  相似文献   

10.
11.
在深入研究Serial ATA 1.0协议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协议各层的状态变迁与设计难点,并按照标准设计了基于Xilinx FPGA的高性能SATA IP CORE,提出了可重用性的设计结构。搭建了一个SATA IP 验证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了SATA接口的固态电子硬盘SSD。  相似文献   

12.
从模拟激励源的角度分析了高速数字系统中Serial ATA总线的测试方法,测试设备为超高速AWG和超高速波形采样器;利用超高速AWG产生OOB信号和SSC信号,在衰减器电路的基础上实现差分信号的共模调制,通过超高速波形采样器对被测信号进行频域分析,最后用正交检波法在时域恢复被测信号波形,并利用眼图进行信号完整性分析;该测试方法简单实用,测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ATA 接口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微机中最为流行的硬盘接口的技术细节,为硬盘接口设计提供了全面的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14.
首先介绍了多线程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讨论了多线程技术在串口通信中的应用,并给出了实现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5.
串行通信协议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综合串口设备的特点及应用背景,提出一套通用的计算机串行通信软件设计方案,包括难点解决及算法与协议,并给出了若干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多线程技术在串口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首先介绍了多线程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讨论了多线程技术在串口通信中的应用,并给出了实现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7.
多线程技术及其在串口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首先阐述了线程的概念及其特点,然后探讨了多线程技术在串口通信中的应用,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多线程的串口通信模型,最后指出了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多线程技术及其在串口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引言多线程技术能很好地解决并发多任务问题,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在计算机的许多研究领域都对其进行了探讨,从不同的角度实现了多线程。从大的方面讲,一是从计算机体系结构、多线程处理机硬件实现对多线程,即多线程计算机的研究。如Stanford的DASH、MIT的Alewife等;一是从软件角度实现多线程,即也可以在非多线程处理机上实现,这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多线程编译系统、多线程操作系统成为系统软件的主流,如IBM的OS/2、Sun的Solaris、Mircosoft的win-dows系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