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连铸二冷区凝固传热及冷却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系统论述了连铸二冷区凝固传热方式,冷却制度,制定原则和控制准则。建立了铸坯凝固传热数字模型。采用自行开发的二冷配水计算软件,已在多家生产厂获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建立连铸凝固冷却过程离线计算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不同浇注温度和拉速条件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并应用二元回归方法处理计算结果,得出二冷区各段喷水量的控制模型。用该控制模型通过计算机控制二冷区喷水量不仅可以使拉坯生产稳定,协调、节水、节能,而且可以减少拉漏,提高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5.
连铸二次冷却喷嘴的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连铸二冷喷嘴的类型、喷雾方法对铸坯冷却的影响 ,各类喷嘴冷却的优缺点 ,以及环型喷嘴嘴头的材质在检修中出现的问题。对包钢引进大方坯和大圆坯的汽雾喷嘴和国产喷嘴的冷态特性进行测试研究 ,测试结果表明 ,国产喷嘴的水流密度分布在中心的左右 ,分布均匀 ,对大方坯和大圆坯的横向均匀降温有益 ,但是国产喷嘴的喷射角度在测试的五种喷嘴中 ,有四种喷嘴符合国家黑色冶金对喷嘴喷射角度的要求 ,只有D40 197- 1喷嘴在高压测试时超国家要求的 +4° ,有少量国产喷嘴在同压力条件下的流量误差在 1%~ 10 %之间 相似文献
6.
7.
熊必勇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07,35(3):27-31
通过对连铸二冷区设备改造及工艺优化,建立了精确实用的方坯高效连铸二冷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对Q235钢150mm×150mm断面的二次冷却过程进行仿真计算,获得了合理的二次冷却制度.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介绍了连铸二次冷却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目前的发展方向,从二次冷却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提高铸坯质量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阐述了二次冷却的基本原理、生产应用情况及二次冷却强度的选择,对山西新临钢钢铁有限公司板坯连铸机二次冷却配水配气改造情况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以鞍钢厚板坯连铸机为目标机型,按照传热学理论建立连铸二冷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应用此模型对X65管线钢和船板钢的连铸过程进行仿真模拟,模拟结果同实测值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14.
15.
通过建立连铸坯传热凝固数学模型和消化已掌握的铸机二冷工艺参数,研究了不同冷却强度和拉坯速度时铸坯的温度变化和凝固情况,并对现行的二冷工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连铸板坯二冷区宽度方向不均匀冷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铸坯宽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极不均匀,在3个喷嘴下方和两侧边角处,铸坯表面和内部存在5处较低温度区,其间相邻4处较高温度区;铸坯越宽凝固的不均匀性越强,铸坯越窄均匀性越好但角部温度越低;二冷强冷不仅降低铸坯表面温度,更显著改善宽度方向上的凝固不均匀性;采用距宽度中心一定距离内均匀强冷、在距边部100 mm处过渡到适中冷却然后到角部变为较弱冷却的分布模式,铸坯宽度上的凝固温度分布均匀且角部温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板坯连铸机二冷段气水冷却系统技术改造,在最佳参数数学模型基础上,用西门子模板,实现PLC自动控制。改造后拉速度提高37.5%,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连铸生产过程中的二冷配水问题,建立了铸坯的凝固传热数学模型。通过实时模拟计算铸坯的温度场,并与PID控制技术相结合,开发了在线二冷控制模型。模型能自动根据钢种、铸坯规格及工艺参数的变化动态调整二冷控制水量,将铸坯的表面温度控制在工艺目标值附近。通过设计合理的控制系统架构,确保了二冷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在线测温结果表明,模型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当拉速、浇注钢水过热度变化时,模型能快速将水量调整到目标值,速度快且超调小,从而确保铸坯的表面温度跟踪误差始终限制在较小范围内;当浇注过程处于相对稳态时,铸坯的表面温度保持在目标值。目前,模型已经应用于宝钢内外的多台连铸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鞍钢第一炼钢厂引进的芬兰罗德洛基公司二冷动态控制系统及其在板坯生产中的应用.生产实际应用表明,该模型对减少板坯表面横裂纹和角部裂纹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Zhichao Dou Qing Liu Bao Wang Xiaofeng Zhang Jianfeng Zhang Zhigang Hu 《国际钢铁研究》2011,82(10):1220-1227
Secondary cooling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continuous steel casting process. This paper reviews popular control models and analyzes their princip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the review,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concept called “effective‐superheat” and a new control model called “synthetical model dynamic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onlin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he model, whi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popular models reviewed, not only allows steady, accurate and dynamic control of slab surface temperature, but also provides the temperature profile and the end of the liquid pool.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current problems with secondary cooling control and the related development trends, which may be helpful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cooling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ization of the 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