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新型复合聚硅酸硫氯化铝铁絮凝剂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聚硅酸硫氯化铝铁(PSiAFCS)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探讨了其优化制备条件,并对该絮凝剂的X-射线衍射进行了分析,比较了该絮凝剂和聚氯化铝(PAC)、聚硅酸氯化铝铁(PSiAFC)絮凝剂对赣江水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n(A1):n(SO42-)=11:1、n(Al+Fe):n(Si)=10:1、聚合温度60℃、熟化时间24 h的优化制备条件下制得的PSiAFCS具有优良的絮凝性能,其除浊效果优于其他絮凝剂.  相似文献   

2.
含硼聚硅酸锌镁絮凝剂预处理皂素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硅酸钠、硫酸锌、硫酸镁和硼砂为原料制备了含硼聚硅酸锌镁絮凝剂(PSZMB),并用于处理皂素废水,考察了各因素对PSZMB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的最佳值为:n(B):n(Si)0.20,n(Mg):n(Zn)=2.0,n(Mg+Zn):n(Si)=2.0,絮凝剂投加量为8 mL/L,pH=8.PSZMB的絮凝...  相似文献   

3.
新型含硼聚硅酸铝铁锌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铁、锌、铝盐为原料制备了含硼聚硅酸铝铁锌(PSAFZB)新型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研究了各种因素对PSAFZB絮凝剂絮凝行为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硅酸聚合时间为45 min,硅酸聚合pH为3.5,最佳n(Fe):n(Si)=0.5、n(Zn):n(Si)=4.0、n(Al):n=(Si)=2.0、n(B):n=(Si)=0.4,熟化24 h.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PSAFZB的稳定时间可达30 d以上.用光学显微镜对PSAFZB复合絮凝剂及絮体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对其絮凝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表明:用PSAFZB处理印刷废水和印染废水,具有电中和能力和吸附架桥能力强、絮凝效果好、沉降速度快、且操作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处理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新型复合絮凝剂在轧制乳化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  向慧敏  方月梅  黄莺 《化学工程师》2006,20(3):54-56,63
制备了不同Al∶Si、Fe∶Si和(Al Fe)∶Si摩尔比的聚硅酸金属盐系列絮凝剂:聚硅氯化铝(PASC)、聚硅硫酸铁(PFSS)和聚硅硫酸铁氯化铝(PFASC),实验考察了成分摩尔比、废水pH值、絮凝剂投加量对除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与硅的摩尔比对除油效率有较大的影响,最佳摩尔比为:n(Al)∶n(Si)=3∶1、n(Fe)∶n(Si)=2∶1和n(Al Fe)∶n(Si)=4∶1;废水pH值为4~10时,处理效果都较好;随着投药量的增加,油的去除率增加,PASC、PFSS和PFAS适宜的投药量(以金属离子浓度计)分别为:900mg.L-1、1100mg.L-1、800mg.L-1。用它们来处理实际废水时,效果很好,残余油量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边伟  刘乃瑞  李欣 《化学工程》2012,40(8):14-18
油气田采出水盐度高、含油高、含菌量大造成了采出水回注困难的问题,文中采用絮凝法进行处理。在常温常压下,利用硅酸钠、硫酸铝、硫酸铁、四硼酸钠制备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含硼聚硅酸铝铁(PSAFB),并利用单因素分析法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n(Fe)/n(Si)=0.3,n(Al)/n(Si)=1.5,n(B)/n(Si)=0.28,硅酸钠的浓度0.5 mol/L。采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絮凝剂处理油气田采出水,得到最佳絮凝剂投加量为25 mL/L,最佳pH值为7.00左右。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絮凝剂的形貌结构和絮凝剂机理进行探讨。实验及表征结果表明:PSAFB絮凝剂的原料不是简单地混合,而是形成无定型的大分子聚合物,因此PSAFB絮凝剂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对油气田采出水有优良的处理效果,且是一种较传统絮凝剂聚硅酸氯化铁(PFC)、聚硅酸氯化铝(PAC)、聚硅酸铝铁(PSAF)优良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6.
采用共聚法制备聚硅铁镁复合絮凝剂(PSFM),优化了PSFM絮凝剂的制备工艺参数,探讨了PSFM的絮凝效果及其絮凝机制。结果表明,PSFM适宜的制备条件为:n(Fe+Mg)∶n(Si)=4∶1,n(Fe)∶n(Mg)=3∶1,碱化度B=0.4,c(SiO_2)=0.4 mol/L。相同实验条件下PSFM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优于其他传统市售无机絮凝剂,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60%和80%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硅酸钠、硫酸铝、硫酸镁、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原料,制备了聚硅酸铝镁-羧甲基纤维素钠(PSi AM-CMC)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并应用于模拟的松花江水样的处理。结果表明,在n(Al+Mg)/n(Si)=0.6、n(Mg)∶n(Al)=1∶4、m(CMC)/m(Si)=0.3、羧甲基纤维素钠糊化温度为60℃、p H=2的条件下,制备的PSi AM-CMC对模拟江水的絮凝效果最好,色度、浊度去除率可达98%以上。采用SEM、FTIR、XRD对絮凝剂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Si AM-CMC不是聚硅酸、金属盐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混合物,而是通过缩聚和配位反应,形成的一种兼具无机和有机絮凝剂优点的物质。  相似文献   

8.
以硅酸钠、硫酸铝、硫酸镁、纤维素为原料,制备了聚硅酸铝镁-纤维素(PSiAM-CMC)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并应用于模拟江水的净水处理。实验表明,当制备条件为n(Al Mg)/n(Si)=0.6、n(Mg)/n(Al)=1:4、纤维素与硅的质量比为0.3、纤维素糊化温度为60℃、pH=2时,PSiAM-CMC对模拟江水的絮凝效果最好,除浊率可达99%。采用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对絮凝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硅酸、金属盐和纤维素并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发生了缩聚和配位反应,形成一种新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兼具无机和有机絮凝剂的优点,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新型絮凝剂。  相似文献   

9.
以硅酸钠、硫酸铁、硫酸锌和硼砂为原料制备含硼聚硅酸铁锌絮凝剂(PSZBFS),以高岭土模拟水样为目标物,考察了其絮凝性能,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制备工艺条件,用红外光谱和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硅酸聚合p H=4,聚合时间为80 min,c(Si O2)=0.6 mol/L,n(Fe)∶n(Si)=1.0∶1,n(Zn)∶n(Si)=1.5∶1,n(B)∶n(Si)=0.05∶1,得到的PSZBFS絮凝效果最好。模拟水样p H为8,投加量为5 mmol/L时絮凝效果最佳,经过Zeta电位分析,用PSZBFS处理高岭土模拟水样,电中和能力和吸附架桥能力强。  相似文献   

10.
混凝剂聚硅酸-聚合硫酸铁复合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聚硅酸与聚合硫酸铁进行复合.采用正交实验法和单因素法探讨了聚硅酸中二氧化硅浓度、n(Si):n(Fe)、聚合硫酸铁的盐基度、水玻璃活化pH等条件对复合产品的稳定性和絮凝效果的影响.得出的复合条件为二氧化硅质量分数2%、n(Si):n(Fe)=1:2、聚合硫酸铁的盐基度在5%~15%、水玻璃活化pH为3.0.最后将复合混凝剂与商品聚合氯化铝(PAC)以及聚合硫酸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复合混凝剂的混凝效果完全达到了PAC的标准,然而其经济效益明显优于PAC;其混凝效果明显优于聚合硫酸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