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芦伟  巩玉发  年彬 《建筑》2006,(13):78-79
建筑设计思维创作是思维活动、规则约束和个性表达三大方面互相协调的过程.其中思维活动作为一条主线贯穿设计的始终,它对建筑的最终风格和效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思维活动就是构思的过程,涉及到建筑师潜在的、深层次的个人素质和性格背景,包含了建筑师对各种不同方案中功能、结构、形象、空间、意境等因素的把握,是建筑创作中最难以明确表达,也是不同建筑形式之所以吸引人的魅力所在.思维活动可以归纳为思维构建、思维发展和思维完善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把握上述因素,发挥思维的个性特征?下面我们通过现代主义大师贝聿铭先生的建筑实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世界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的建筑事务所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中城区,事务所从一九五五年创立以来,完成了大量的建筑和规划工程设计。事务所的大部分工作集中在大型单体建筑和群体建筑设计上,其中包括各种为私人房地产商、教育和宗教机构,以及政府和公共部门设  相似文献   

3.
马琪 《南方建筑》2000,(4):47-49
贝聿名铭是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建筑大师,其建筑设计的原则与技术无与伦比,如美国国家艺廊东厢,卢佛宫扩建工程等这些大家所熟知的建筑。对形式、空间、建材的独到见解与施工技术的精益求精。他对多种视觉艺术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不仅与艺术家以各自的作品成功地结合起来,而且又以一个建筑家所具有的艺术气质使建筑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在众多的当代建筑大师中,建筑具有雕塑性,贝聿铭是非常突出的一位。贝聿铭对建筑空间与形式有着精深的理解,他认为:“空间与形式的关系是建筑艺术和建筑科学的本质。”在贝聿铭设计的众多建筑中,贝聿铭对空间与…  相似文献   

4.
大卢浮宫,即将在保持它古建筑传统风格的情况下加以改造。——这是法国总统密特朗在他七年任期中最大胆的一个举动。他已选定世界著名建筑师贝聿铭来进行这项扩建和翻修工程。为此,这座法国历代的王宫卢浮宫,在竣工之后,势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上最壮丽的博物馆。贝聿铭于1918年出生在中国广州,1954年加入美国籍,堪称为当代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他的信条是:力争将各种先进技术熔于一炉,不拘泥于过去历史的  相似文献   

5.
贝聿铭艺术景观设计形式关系的感染力,不仅得益于他独特的造型思维,还得益于他的文化立场,这种立场体现为多元化的文化观。文章试图从贝聿铭的设计思维中,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文化观主线,进而为诠释贝聿铭艺术景观设计的形式关系和设计思维,提供一个支点。  相似文献   

6.
贝聿铭.本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在他卓越建筑的背后,贯穿着一条神秘的线,这就是为贝氏所独有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香港,正在建造中的中国银行新厦高70层,从路面算起高315米,将打破东南亚高楼的纪录。它位于香港中区,邻近多幢商业、银行和行政机关大楼,南望山顶,北览海港,地势显要,视野宽而景色美。大厦底层50米见方。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除银行本身用房外,大部分将被国外及本地机构租用。据说,设计灵感来自中国的—句民谚:  相似文献   

8.
《岩土工程界》2009,(10):6-6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 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 RIBA)10月6日宣布,为了表彰中国出生的美籍建筑师贝聿铭毕生的成就,RIBA将颁授“皇家金质奖章”(Royal Gold Medal),颁奖大会定明年2月11日在伦敦举行。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贝聿铭先生作品,总结归纳出他在建筑设计中的技术策略:利用现代化材料对历史文脉的重新升华,在成本限制下积极探索技术上突破和商人视角下的模式化策略。学习贝聿铭先生建筑设计中技术策略的思考方法和积极探索的精神,为我们以后将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相结合提出思路方法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贝聿铭是世界著名的美藉华人建筑设计大师,获得过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建筑奖.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为世界建筑史留下许多经典杰作.文中通过其成长历程、主要作品及言论来探讨这位建筑大师的建筑思想,力求可以深层次地理解贝聿铭先生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1.
贝聿铭是20世纪杰出的建筑设计大家,苏州园林“狮子林”曾是其家产,幼年的贝聿铭在“狮子林”中渡过,潜移默化受到了传统中国庭院设计的影响。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成名之后的一大力作,将现代主义的风格和传统江南园林的形式和意境融为一体,既符合现代审美观,又展示了苏州园林之神韵。  相似文献   

12.
13.
孙立进  施婷婷 《山西建筑》2007,33(30):57-60
阐述了生态建筑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及目前生态建筑的发展动态,并从馆舍位置、建筑风格、陈列体系、功能设施等方面就贝聿铭先生在苏州博物馆设计中体现的生态建筑理念提出看法,以供设计师们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在日本滋贺县甲贺市,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以桃花源为原型,精心策划设计了这栋美术馆。整个美术馆的参访过程,好比是世外桃源的发现之旅,峰回路转,引人入胜,唯美景致处处动人,让人留恋回味。  相似文献   

15.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相似文献   

16.
建筑与场地——贝聿铭的七个新作译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惠琴 《新建筑》2007,(3):25-29
以访谈的形式介绍了贝聿铭的7个新作,在这些作品中他以近代建筑设计为目标,同时十分重视各国本土文化的根,运用石头、混凝土、玻璃和钢筋等材料设计出划时代的建筑作品。在构思建筑时他对建筑场地的解读和处理表现出卓越的才智,将建筑和艺术的精髓作为永远的景观来构筑。表现了大师对场地的理解、材料的运用以及几何美学、光影美学的高度提炼,是把传统的建筑艺术与现代的先进技术融于一体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7.
预言与寓言贝聿铭的中国现代建筑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因为缺乏有效的切入点,关于中国现代建筑的讨论始终停止在风格、形式的手法层面。文章认为,从关于中国园林的表象之一——不对称为起点,追问不对称的发生机制——对仗,将有可能对贝聿铭的两件探讨中国现代建筑可能性的作品——北京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王中田 《建筑知识》2013,(10):14-15
贝聿铭认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主要在于墙与庭院,那么贝聿铭在其早期的现代建筑作品中是如何表现中国建筑文化的呢?传统建筑的墙与庭院在现代性过程中如何完成转化?贝聿铭的上海艺术博物馆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19年5月16日,美国当地媒体报道,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在纽约曼哈顿的一家医院逝世,享年102岁。贝聿铭是新现代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他尊重艺术和历史,善于运用古典主义几何构图。文章拟从贝聿铭先生的人物生平、建筑风格、主要作品等角度来追忆贝先生的一生,以此来表达对贝先生的沉痛悼念。文章希望通过对贝先生设计风格的阐述,国内的建筑师能秉持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谦虚态度把我国的建筑理论带上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