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工业建筑》2013,(7):150-154
深圳地铁3号线穿过广深铁路高架桥,需对既有桥桩基进行托换,托换新桩采用挖孔桩。该工程所处地层主要是饱和松散砂层,地层渗透系数大,承压水头高,对其采用双液注浆形成截水帷幕。通过试验研究,合理确定浆液配比,掌握施工工艺,检验注浆效果。试验及施工结果表明,在饱和松散砂层中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地层强度明显增加,渗透系数减小幅度可达102~103量级,土层帷幕水力劈裂压力大于0.3 MPa,地面变形小,完全满足2 m直径及24 m深度挖孔桩截水要求。  相似文献   

2.
百货广场桩基托换工程是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关键工点之一,其托换轴力大,施工环境复杂。托换新桩采用挖孔桩,桩长20m。由于地层渗透系数大、承压水头高,截水帷幕的施筑是挖孔桩施工的关键。原位试验表明,以水玻璃为主材的双液注浆工法对本工点不同地层均取得了增加强度、明显减少渗透性的工程效果,经注浆处理后土层帷幕水力劈裂压力大于0.3MPa,可以满足本工点20m深挖孔桩截水要求。采用双组份聚氨酯堵漏注浆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高承压水头下钻孔涌水问题。该工法机具体积小,操作简便,基本无废浆液产生,成功解决了本工点施作空间狭小的问题。实际施工表明,采用该工法及试验确定的注浆配方、参数和工艺施筑的截水帷幕截水效果明显,保证了挖孔桩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3.
牛建东  黄友汉 《广东建材》2010,26(11):56-58
双液高压注浆土钉支护技术是利用双液高压注浆工艺,利用双液浆的可控性好,凝结速度快等优点,迅速提高基坑周边土体的强度,减小基坑主动土压力,进一步减小对基坑支护强度的要求,节约了基坑支护的成本。采用双液注浆可解决在渗透系数大、承压水头高的地层中进行基坑施工所面临开挖困难的问题。对不同地层注浆均能取得强度增加、明显减小渗透系数的工程效果。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双液注浆的设计要点、施工工艺及其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4.
房玉中  黄小广  李治国 《山西建筑》2012,38(18):183-184
针对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左线F4风化槽中全~强风化软弱地层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情况,采用全断面帷幕注浆技术注浆后进行检测,详细论述注浆效果检测的4种有效方法,为类似地层注浆设计与施工、注浆机理分析、注浆效果监测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粉细砂地层帷幕注浆工程介绍帷幕注浆效果评价方法的应用,采用注浆资料分析法、注浆量分布特征法、浆液充填率反算法等常规方法进行注浆效果评价,并采用三维成像软件将浆液的注入情况进行直观表示,采用监测数据分析法和开挖验证法等注浆后评价法对上述3种方法进行验证性分析,从而综合评价注浆效果。  相似文献   

6.
地铁隧道在花岗岩全强风化带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层强度低、承载力差、抗变形能力弱,若不对其进行有效加固则会使得开挖风险极大.为增强隧道围岩特性,对广州地铁22号线某区间暗挖工程进行了 WSS帷幕注浆加固.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注浆形成的浆脉使岩土体的压缩模量增强、渗透系数降低,注浆压力对土体的挤压作用则提高了岩土体的整体性和自...  相似文献   

7.
灰岩注浆帷幕体渗透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注浆堵水帷幕的稳定性,对灰岩注浆帷幕体的渗透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灰岩注浆帷幕体受压破坏全过程的渗透规律.结果表明:应变-渗透系数曲线峰值滞后于应变-应力曲线峰值,说明岩石破裂先于透水发生,是透水发生的直接原因.试样的渗透破裂过程一般由稳定渗透、加速渗透和渗透破坏三个阶段组成,裂隙和注浆结石对渗透系数有明显的影响,轴向贯通的大裂隙或大结石对渗透系数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以某地铁站深孔帷幕注浆止水的设计与施工为例,根据该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提出了富水卵砾漂石地层注浆止水的施工方案,并对其注浆材料、注浆工艺及施工设备等进行了介绍,通过对注浆效果的检验与分析,指出采用内外双层、分段后退式注浆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止水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松  周勇  杨涛  刘晨  梁超恒  曾冠铭  黄发明 《市政技术》2022,(3):96-101,114
确定有效的帷幕注浆加固参数,可以降低隧道穿越富水软弱地层遭遇突水突泥灾害的风险.通过室内注浆试验,研究了不同注浆量下的风化花岗岩堵水加固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注浆量(浆液充填率,GFR)达到32%以上时,试样的物理力学特性显著改善,其中黏聚力较未注浆时增长了 2.96倍,达到178.8 kPa,渗透系数下降至10-8cm...  相似文献   

10.
帷幕注浆堵水技术,具有堵水率高,效果长久,且兼有加固地层的作用,因而在国内外的各类隧道及地下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福(州)平(潭)铁路新鼓山隧道采取的帷幕注浆施工技术作了介绍,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工程基坑深达32m,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深约38m,围护结构底部位于花岗岩强风化层(7H),而花岗岩风化层7H、8H层富含承压裂隙水,且渗透系数较大,基坑开挖时容易出现突涌现象,危及基坑及周边安全。而地下连续墙深度已经较深,进一步增加围护结构深度,从工程经济性和施工难度角度来讲都不合理。综合以上情况,施工中采用了帷幕注浆的方式对围护结构下的地层进行处理,使其达到较好的止水效果和合理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对南京地区河砂采用筛孔分别为5,2,0.5,0.2 mm 的筛网筛分后,分为不同粒径的砂土,以渗透系数为控制指标,根据试验需要对所用河砂进行配比,模拟出4种砂砾土层。通过对自行研制的一种渗透注浆装置进行室内模拟注浆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颗粒级配的砂样在不同注浆量、水灰比、注浆压力等影响因素下浆液的扩散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浆液扩散半径主要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注浆压力、渗透系数、水灰比; 注浆量主要影响因素的顺序为注浆压力、渗透系数、水灰比; 结核体强度主要影响因素的顺序为水灰比、渗透系数、注浆压力; 结合试验结果拟合得到了浆液扩散半径、注浆量、结核体强度与渗透系数、浆液水灰比、注浆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式; 砂性地层中的浆液扩散半径存在有效半径,为初始半径的75%~80%; 对于在砂性地层中的浆液扩散行为,具有多种浆液扩散模式并存的可能; 所得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低渗透性情况下注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地基处理、防渗帷幕等工程中经常会用到注浆工艺,由于地层渗透性的差异,会出现不同的注浆效果,特别对于低渗透性岩土层,可能会因吸浆量过少而达不到注浆效果.根据水文地质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填土地基、缺陷桩基等低渗透性情况下,对加固处理采用压力循环注浆的方法和工艺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注浆技术已成为地下工程中重要的辅助工法,它对于松软底板与破碎带加固、断层注浆堵水、承压水上开采底板改造、沉降控制等工程有着极好的效果,而注浆效果检验评定技术对于注浆效果质量的优劣具有重要意义。以汾源煤业为试验矿井,采用物探法、检查孔法、渗透系数测试法、数字钻孔电视法、P-Q-t法对工作面底板注浆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回采工作面涌水量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注浆后富水区域消失且地层电阻率上升;注浆后底板岩层整体性得到提高且钻孔涌水量降低了93.3%;注浆后地层的渗透系数为1.62×10-5~1.74×10-5cm/s之间;注浆后裂隙数量减少了35条且裂隙宽度明显降低;压力-流量-时间法以定压与定量作为注浆结束依据,注浆压力达到预设压力,且注浆速度小于5L/min的时间超过30min,结束注浆;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涌水量保持在60m3/h以下,小于工作面排水能力,实现了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5.
以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省医站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复合初支拱盖法在该工程中的应用。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车站开挖过程引起的地表、拱顶沉降和塑性区分布情况,结合现场富水岩溶地质条件,采取超前帷幕注浆形成隔水帷幕以加固软弱围岩。现场施工效果表明,采取复合初支拱盖法与超前帷幕注浆加固能够较好地解决富水岩溶地区上软下硬地层条件下大跨地铁车站隧道暗挖施工难题,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富水砂层粘结力低,负载能力差,极易造成涌水溃沙现象发生。以灵山卫车站为依托,运用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区域划分、现场抽水试验和连通试验、渗透系数分层测试法对灵山卫车站基坑导水通道、涌水来源及涌水地层进行综合研究。将基坑划分为九块区域,根据抽水试验及示踪试验测试基坑渗透性,明确基坑含导水通道;采用原位渗透系数测定方法,获得基坑不同地层渗透系数,准确定位基坑治理区域。采用注浆配套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实践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减少注浆治理的盲目性,有利于减少工期、降低治理成本,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北京非降水、少降水施工的大背景下,依托北京市在建相关工程,研究了承压水粉细砂地层竖井开挖的止水注浆技术,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对现存帷幕设计理论进行优化;通过引入安全系数和折减系数的概念,对帷幕设计厚度进行有效折算;并秉承"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理念比选出最优的止水方案。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折减系数等效的帷幕厚度进行注浆设计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在承压水粉细砂地层止水施工时,盲目增加帷幕厚度并不可取,减压注浆的止水方案才是更加经济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高压旋喷联合高压分段注浆工艺在超深、复杂地层防渗墙止水帷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矿山水害防治工程中,帷幕注浆是一种应用广泛且阻水效果较好的方法,但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以及帷幕服务年限的增长,多数帷幕出现漏水和阻水效果降低的现象。结合张马屯铁矿帷幕井下补幕堵漏工程,通过帷幕区水文地质分析、帷幕钻孔资料分析、放水试验、瞬变电磁探测和连通试验等方法,提出一种帷幕薄弱区综合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确定补幕注浆治理的范围,提出合理的井下钻孔设计和注浆方案,并取得理想的治理效果。实践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减少注浆治理的盲目性,降低治理成本,保证注浆治理效果,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盾构隧道管片注浆幂律流型浆液渗透扩散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盾构隧道管片注浆的渗透扩散模型,以幂律流型浆液为研究对象,运用流体力学理论及毛细管组理论,推导了盾构隧道管片注浆渗透扩散模型的理论计算式,分析了其公式的适用范围及各参数的确定方法。结合具体计算案例,讨论了注浆压力、浆液性质(水灰比)、地层条件(地下水压力和地层渗透系数)等因素对浆液扩散半径的影响及浆液对管片总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浆压力与浆液扩散半径成线性关系;注浆压力、水灰比及地层渗透系数增大,浆液扩散半径也增大;地下水压力增大,浆液扩散半径减小;注浆压力、水灰比、地层渗透系数增大,浆液对管片的总压力增加;地下水压力的变化不会影响管片所受的总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