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利用TSM软件,结合平衡剖面技术,对榆东地区东西向的两条地震剖面进行了平衡剖面恢复,编制了各剖面的构造演化史图。研究结果表明,榆东地区扶杨油层自泉头组开始沉积,至嫩江组末期基本定型,期间共经历了四期演化阶段,即泉三段—泉四段的稳定下沉阶段,青山口组—姚一段的强烈伸展阶段,姚二、三段的稳定下沉阶段和嫩江组末期的构造反转阶段。通过对比各剖面的伸展量和伸展速率的变化特征,发现研究区总体的变形呈现南强北弱、东强西弱的特点,其中在青山口组沉积期的平均伸展速率较大,为37 m/Ma,与区域上松辽盆地在该时期内强烈伸展的坳陷背景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在前陆盆地构造形变理论的指导下,利用构造分析及平衡剖面技术,重点研究江汉盆地的局部圈闭的样式及演化规律,充分运用钻井、测井资料以及地震资料等,重新分析认识区内圈闭构造形变及展布规律,首次利用Suppe理论对本区褶皱进行分类,大体分为断层转折褶皱、断层传播褶皱、断层滑脱褶皱三种断层相关褶皱,并对这三种褶皱的勘探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对东海西湖凹陷第三系的正反转构造发育的期次、强弱进行了研究。把西湖凹陷划分为早、中、晚3期反转。其中,始新世末的早期反转主要发生在盆地的西斜坡带,且研究区由南向北反转强度增大;渐新世末的中期反转主要发生在盆地的东缘断裂带,且研究区由南向北反转强度减弱;中中新世末的晚期反转主要发生在盆地的中央隆起带,且研究区由南向北反转强度增大;总体反转作用由早到晚依次增强。反转作用形成多种类型的构造圈闭,具有面积较大、圈闭完整的特征,对油气的运移聚集十分有利,同时对油气的保存及储层物性有改造作用。根据目前的勘探,西湖凹陷的3个构造反转带是寻找油气最有利的地区。  相似文献   

4.
从平衡剖面技术的原理入手,详细地论述了编制平衡剖面应遵循的原则和实现过程,以江汉探区实际资料为例,展示了实际应用效果,认为平衡剖面技术对于检验地震解释成果和区域构造演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平衡剖面技术在临清坳陷东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平衡剖面的基本原理,借鉴张性地区平衡剖面恢复的方法和经验,对临清坳陷东部5条主要测线进行了恢复,并分析了各构造阶段的盆地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早—中三叠世,盆地不存在挤压与拉张,为稳定内陆坳陷发育阶段;在晚三叠世,盆地整体抬升并遭受剥蚀,应力场表现为北东—南西向挤压;在侏罗纪—早白垩世,区内进入张性伸展发育阶段,研究区表现为受兰聊大断层控制的北东向大型初始裂陷盆地;在晚白垩世,盆地性质由拉张转变为挤压,整体缺失上白垩统,中生界剥蚀厚度约为400m;在古近纪,研究区进入大规模断陷盆地发育阶段,应力场优势拉张方向为北西—南东向;在新近纪—第四纪,研究区进入整体拗陷阶段,表现为轻微拉张性质,盆地演化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平衡剖面技术在圈闭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玉琴 《吐哈油气》2005,10(2):115-118
平衡剖面源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石油工业,最初’诞生于石油勘探实践,并随之不断地完善,进步。将平衡剖面软件用于我们的解释工作中,通过对地震剖面进行二维平衡恢复,分析地层充填结构和构造样式,来正确认识圈闭的形成过程,确定盆地的构造演化史,发现和揭示复合油气聚集带等。  相似文献   

7.
东濮凹陷平衡剖面与构造演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运用平衡剖面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东濮凹陷构造演化史,并对其构造运动进行了分析,认为东濮凹陷的形成和演化受基底构造和断裂作用控制,其演化过程可分成6个阶段;东濮凹陷南宽北窄的构造特征主要是拉张量南大北小造成的;东濮凹陷滑脱面深度不大,基底沉降南部普遍大于北部;西洼南部,滑脱面深度较大,构造幅度大,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平衡剖面的正演模拟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复杂构造区平衡剖面解释中的正演模拟方法,并以塔里木盆地库车拗陷中一个挤压构造的解释作为例证。正演模拟方法对于确定复杂构造的解释方案极为有用,其过程包括初步研究构造剖面(或地震剖面)、提出初始正演模型、将平衡的正演模型与构造剖面对比、模型修正、最终确定解释方案。认为库车拗陷中的哈桑托开背斜位于南天山前陆逆冲带的前锋三角带,由反冲断层、底板断层和逆冲断层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目前的构造面貌系期运  相似文献   

9.
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按照几何守恒原则而建立的地质剖面的正演和反演技术方法,是构造演化定性分析的有效手段.文章应用此方法对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构造演化进行了分析,指出阿克库勒凸起的形成演化共分为五个阶段,即稳定开阔碳酸盐岩台地发育阶段、台内低隆起雏形开始形成阶段、隆起形成阶段、强烈隆升与整体抬升剥蚀阶段、隆起稳定深埋阶段.  相似文献   

10.
所谓平衡剖面技术,就是通过分析剖面几何形态的合理性来检验剖面的解释结果是否正确,以及剖面是否能顺利恢复到构造变形前的状态,从而说明该剖面是否平衡,或者说明解释方案是否正确。平衡过程实际上是应用几何学的模拟方法来模拟地层和岩石真实的物理变动过程,是地下构造运动的逆过程。考察一条剖面是否平衡须满足两个条件;①其几何形态是否与所处的地质背景相一致;②其平衡过程是否符合构造变动规律。在地震资料解释方面,平衡剖面技术与地震模型技术一样,是有效的辅助工具之一。它的研究与应用范围已从最初的挤压褶皱带扩展到拉张…  相似文献   

11.
平衡剖面技术在盆地构造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遵循几何守恒原则而建立的地质剖面正演与恢复方法,是构造演化定量分析的有效手段。介绍了平衡剖面技术的原理和平衡剖面的制作。论述了平衡剖面技术在反转构造和挤压区盐构造平衡、伸展断陷盆地亚分辨正断层预测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而对不同方向的叠加构造、含斜向滑动的构造以及含不均匀剥蚀的多期构造平衡与恢复目前则难以实现。由二维剖面平衡与复原走向三维平衡与复原,同时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实现完整的三维地质可视化、平衡和恢复系统,是平衡剖面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龙门山北段构造地震资料品质较低、成像差,地震资料解释困难.平衡剖面技术能够降低构造解释方案的多解性,但是经典的平衡剖面理论在龙门山地区无法使用.文章通过综合利用地震地质资料,外因(构造演化史)、内因(构造滑脱层等)分析,总结研究基本构造特征和形变影响因素,提出分形变系统平衡,多形变系统合理地质匹配的工作思路,检验解释方案的合理性.以LMS01为例,验证了其解释方案的合理性.认为:在充分利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分系统平衡剖面技术能够大大降低构造解释的多解性.  相似文献   

13.
14.
平衡剖面技术近十几年已成为油气勘探的一项基本技术.平衡剖面正演模拟可以迅速、有效地检验一种假设,为解释人员提供合理的模型.同时正演模拟可以动态地显示构造变形历史,为研究油气的形成演化提供依据.对塔里木盆地实际剖面的模拟表明,盆地内不同层次的滑脱构造在变形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断弯褶皱模型及双重构造模型可以更合理地解释某些油气圈闭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平衡剖面技术应用的条件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遵循几何守衡原则而建立的地质剖面正、反演方法,它是构造变形恢复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大型计算机及相应软件的出现,使得该技术能够在许多地区得到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16.
应用平衡剖面技术分析库车坳陷盐构造运动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预测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盐层初始沉积状态,分析了盐体塑性流动过程,并结合生长地层等地质约束条件,应用平衡剖面技术,分析了该地区盐构造的运动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库车地区库姆格列木组膏盐层初始沉积厚度约为1130m,盐构造强烈变形主要发生在库车期—第四纪(距今1.64Ma以来)的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库车坳陷NW—SE向缩短量约为18~31km,缩短率为16%~34%;库车坳陷构造变形具有分层缩短、分带缩短、分段缩短的特点,盐层在这种差异构造变形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滑脱、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平衡剖面正演模拟在塔里木盆地地震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剖面技术近十几年已成为油气勘探的一项基本技术。平衡剖面正演模拟可以迅速、有效地检验一种假设,为解释人民提供合理的模型。同时正演模拟可以动态地显示构造变形历史,为研究油所的形成演化提供依据。对塔里木盆地实际剖面的模拟表明,盆地内不同层次的滑脱构造在变形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断弯褶皱模型及双重构造模型可以更合理地解释某些油气圈闭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刘庄地区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桥口构造、孟居-梁占构造的结合部,钻探和地质研究分析认为,该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圈闭成藏模式多样,分布有多种类型的油气藏,是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上探索油气资源的前景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汤原断陷区域构造、沉积环境的分析,确定了盆地形成时的大地构造环境,并通过断陷内构造分析,认为盆地经受过两次不同性质的拉张作用,即:早期的裂谷式伸展拉张作用,晚期的走滑伸展拉张作用。其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裂谷期演化阶段:走滑断陷演化阶段;构造反转演化阶段。在此基础上,对断陷的含油气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中详细分析了现有恢复古构造方法的工作原理以及影响恢复精度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平衡剖面控制下直接编制古构造等值线图的方法。研究认为:命名为"某段沉积前"的构造图,反映的并非某一时刻的地表形态,而是该段地层沉积后底界面的构造起伏,是整个时段内变形叠加的结果;地层倾斜、井斜、差异剥蚀、断层水平位移是影响古构造恢复精度的最主要因素,沉积压实影响相对较小,古水深影响最小,几乎可以忽略;平衡剖面控制法读取的厚度是在地层拉平、断层水平位移恢复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兼顾了差异剥蚀、沉积压实的影响,可以准确标定古断层的位置,更能准确反映地质历史时期构造的三维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