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斌  陈蔚 《新建筑》2010,(6):68-71
建筑遗产综合价值评估成果的量化是遗产保护价值评价中的重点与难点。结合国内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国外实践,对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遗产)价值综合评估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探讨,以实现对遗产价值的理性判断。  相似文献   

2.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自清代以来发展了一百多年,对建筑遗产价值的认识经历了遵从传统、借鉴西方、自我思辨三个阶段.文章通过对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发展历程的梳理,从实例的角度,列举了价值认识的特殊之处并剖析其内在原因,以期为中国特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对低碳居住建筑进行价值评价,一方面考虑建筑低碳、节能性能等成本方面,另一方面也考虑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等功能方面.并建立居住建筑功能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建筑的功能系数,将建筑碳排量作为成本系数,根据价值工程的原理得出建筑的价值系数,以价值系数的高低来评价居住建筑的低碳性,并给出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近现代历史园林进行遗产价值评价是开展遗产保护工作的第一步,能甄别遗产价值的高低,为建立保护制度、制定保护规划提供依据在分析国外的历史园林评价标准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近现代历史园林历史发展及保存现状的特征,深入地探讨国外的评价标准对我国历史园林遗产价值评价的启示.以及如何指导我国近现代历史园林遗产价值评价标准构建,最终总结出我国近现代历史园林遗产价值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5.
王一丁  吴晓红 《山西建筑》2012,38(20):13-14
阐述了"保护"的定义及执行标准,梳理和归纳了建筑遗产保护的九种基本方法,并逐一对其进行了说明和探讨,指出在保护实践中,可综合运用多种基本方法,以实现对建筑遗产的最佳保护。  相似文献   

6.
邓浩  奚江琳  杨涵 《中国园林》2012,28(1):105-107
首先概述了军队建筑遗产的概念和研究的必要性,然后从保护区制度、军事历史文化、城市文化遗产连续性和"文化线路"遗产概念4个角度,重点探讨了对群体价值的理解和认知,旨在强调在军队建筑遗产的价值论研究以及价值评价方法研究中,要从以往孤立静态的观念走向群体动态的观念,重视群体价值的存在和维护,进而促进对军队建筑遗产的整体保护。  相似文献   

7.
袁芬  吴森 《安徽建筑》2014,(1):19-20,62
文章从工业遗产价值构成的角度探究工业遗产的适宜性的保护方法,并以重钢工业遗产的适宜性保护为例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从城市工业化的特征去评价工业遗产价值的观点,指出工业遗产的价值取向在于传承工业化进程中有价值的文化信息,为今人和后人传递和发扬工业文化信息。从城市工业化特征出发,提出以主要行业到典型企业再到建筑遗产的递进评价方法,分别制定行业、企业和建筑的评价指标,建立了三类七项十条指标的评价框架,并以我国著名的工业城市重庆作了实...  相似文献   

9.
锡林浩特市贝子庙是全国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广泛被人们了解。随着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建筑遗产价值的认知已不仅仅局限于此,而是将关注点投向建筑遗产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效益与影响力,因此贝子庙建筑遗产的社会价值逐渐凸显出来。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贝子庙建筑遗产社会价值的理论模型,从六个方面予以分析与梳理,进一步挖掘其价值内涵,旨在为今后贝子庙建筑遗产的保护作为依据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存量发展背景下,工业遗产成为城市发展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及认定工作是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基础性环节。本研究从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技术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五个方面构建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体系;在分析梳理广州市潜在工业遗产的基础上,通过资料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潜在工业遗产的价值进行定量评价,从而为工业遗产的认定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喻学才 《华中建筑》2008,26(2):26-30
中国历史上见诸官方记载的国家级遗产保护活动,当始于周朝初年。其标志为《祭法》和《谥法》的问世,距今有3100多年的历史;由国家推动对历史名人的陵墓进行保护则始于汉高祖刘邦建国之初,距今约2200年;而最早的关于建筑遗产保护范围划定的“国家标准”制定实施则始于495年。将名山大川的保护和历史名人的保护结合进行、重视对社会精英的文化基因和生物基因的一体化传承保护、重视建筑物和建筑环境的协同保护,为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的三大传统。  相似文献   

12.
陈蔚  胡斌 《新建筑》2009,(2):36-41
建筑遗产保护已经成为一种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以“考古求证,研究论证,过程验证”为基本途径,科学研究性与工程技术性相结合,并且要与具体保护管理措施相适应的特殊门类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保护实例对我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在设计前期进行的历史与考古调查和建筑本身安全评估策略”进行全面归纳与总结,以促进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决策、修复技术与修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预防性保护理念下建筑遗产监测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美萍 《华中建筑》2011,29(3):169-171
近年来建筑遗产的监测越来越受到重视,其背后有着国家重视世界遗产监测的背景,也有着预防性保护新理念的推动原因.该文介绍了预防性保护的新概念,对监测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国内几个监测案例的分析比较,对建筑遗产监测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吴葱  梁哲 《华中建筑》2007,25(8):168-170
通过对建筑遗产的测绘、调查取得其几何、物理和人文等方面的信息,是进行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的重要基本条件.随着成果形式的不断丰富,数据量日益增大,急需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一些西方国家已建立了数字档案式信息管理与基于GIS平台的信息管理体系,并在不断完善.希望能够借鉴先进经验,建立对于中国建筑遗产实用、有效、方便、共享的信息管理体系,促进中国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靳志强  郑力鹏 《华中建筑》2008,26(4):133-136
在欠发达地区建筑遗产保护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现阶段建筑遗产保护所存在的问题,以欠发达地区为研究对象,将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比较,探讨在特殊地理区位下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建筑遗产评估的一次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光亚  方遒 《新建筑》1998,(2):22-24
通过在苏州和绍兴的评估实践,简要介绍了在建筑筑产评估中为提高评估的合理性所进行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阮仪三  李红艳 《华中建筑》2008,26(4):144-148
近年来,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事业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在保护实践中却出现了种种误区,产生了大量的“建设性破坏”。原真性是遗产保护的一条基本原则,对原真性理解差异会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方法带来直接的影响。该文通过回顾国际上关于历史古迹修复的思想渐进过程,对照《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及《奈良原真性文件》等国际历史保存及古迹维护的重要文件,诠释建筑遗产保护“原真性”的内涵,指出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中出现的理念和实践误区,探讨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建筑遗产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澳在利亚的遗产保护工作不仅在建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专业成就,而且使这项工作得到了政府及公众的认可。本文探讨了澳大利亚建筑师和建筑遗产保护之间的具体联系:如专业条件,保护原则,发展趋势,后勤供给等现状,同时亦大体反应出澳大利亚人民及其政府对待建筑遗产的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19.
该文是2000年5月在武汉工业大学“城市.设计.文化.遗产”多国设计研讨会上宣读论文。文中对于欧洲建筑与城市遗产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述,呼呈人们对于历史性建筑与城市遗产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