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全谷物高原青稞为原料,设计不同烘烤条件,制作9组饮料样品,采用感官评定与仪器(电子舌)评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味觉指标进行分析.感官结果表明,温度150℃,时间90 min,此条件下烘烤青稞制作的谷物饮料的香气、滋味和色泽是最佳的;电子舌试验表明,原料烘烤温度对各样品的酸味、苦味、涩味和咸味影响较大,同一温度下,不同烘烤时间对样品味觉指标影响较小.与未经烘烤处理的0#样品相比,120℃烘烤原料制作的样品味觉指标差异不大,180℃烘烤原料制作的样品的酸味、苦味和涩味较为强烈,而150℃烘烤原料制作的样品味觉指标较为适中,是多数人所能接受的.  相似文献   

2.
以青稞麸皮为原料,探讨了青稞饮料生产的工艺条件。采用烘烤、提取、调配、均质、杀菌等工艺,并对调配工艺进行优选。在青稞提取液稀释4倍时青稞饮料口感较优,β-葡聚糖含量超过0.5 g/L。青稞饮料的最佳调味配方为蔗糖5.5%、果葡糖浆0.5%、柠檬酸0.25%,稳定剂的最佳配比为CMC-Na0.02%、黄原胶0.02%、蔗糖酯0.07%。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以青稞酒糟为原料制成的蛋白饮料的稳定性问题及考察加工过程中一些理化指标的变化,首先以体系的离心沉淀率和黏度为指标,研究酸性体系中(pH3.4)增稠剂添加量对稳定性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复配增稠剂;以分层率和稳定系数为指标,通过改变复配乳化剂的添加量来解决稳定性;接着研究了固定温度下均质压力对产品悬浮稳定性和色泽稳定性的影响;最后研究了121℃下不同杀菌时间对产品黏度、色泽、平均粒径、pH值的影响。最终优化配方为耐酸型CMC 0.15%+大豆多糖0.30%+结冷胶0.04%,复配乳化剂(分子单甘酯∶蔗糖酯=1∶1)0.15%,均质压力60MPa,杀菌参数选择121℃,20 min,此时离心沉淀率为6.89%,黏度为17.63mPa·s,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以高原特色农作物--青稞为主要原料,与黄豆、紫米和黑芝麻榨出液进行复配,研究开发出青稞紫米复合谷物饮料。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优配比为:豆浆50ml、青稞液115ml、紫米黑芝麻液70ml、蔗糖3.5%。该饮料是一种谷香醇厚,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谷物复合蛋白饮料。  相似文献   

5.
以白芸豆和青稞为原料,研制一种复合蛋白饮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芸豆豆浆和青稞汁体积比、白砂糖添加量、蔗糖酯添加量和卡拉胶添加量对复合蛋白饮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芸豆豆浆和青稞汁体积比为1:1、白砂糖添加量为5%、蔗糖酯添加量为0.2%、卡拉胶添加量为0.15%.按此配方制备的...  相似文献   

6.
以青稞、黄豆为主要原料,配以青海枸杞、蜂蜜,研究开发了新型青稞黄豆复合谷物蛋白饮料。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配比,理化检测结果表明,该饮料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感官测评者一致认为所开发的含糖及无糖青稞谷物蛋白饮料,具有特殊青稞香味,饮料色泽、口感俱佳。  相似文献   

7.
青稞全谷及麸皮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饼干是颇受消费者喜欢的休闲食品,提高其品质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在饼干的制作过程中添加0%、5%、10%、15%不同比例的青稞全谷物和青稞麸皮,测定了其蛋白质含量、质构、颜色变化并对饼干进行感官评价,结合对CML含量的抑制效果来确认最优添加量。结果表明:青稞全谷物及青稞麸皮添加量均为15%时,此时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6.83%±0.03%和6.78%±0.14%;且质构指标硬度、内聚性、弹性、咀嚼性均在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范围;饼干呈现棕褐色,深受消费者喜爱;感官得分分别为15.8分和15.1分;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CML的抑制率分别为27.46%和22.54%,抑制效果最佳。因此在杂粮饼干的加工中,选择青稞全谷物和麸皮添加量均为15%,既能保证饼干具有较好的感官,又能最大限度的抑制CML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干酪乳杆菌LcS■在发酵青稞植物饮料中的生长动力学情况、pH变化和代谢组学分析,并对其进行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LcS■发酵以青稞为主要原料的植物饮料延滞期为0~5 h,5~18 h活菌数从6.92 lg(CFU/mL)增加到9.52 lg(CFU/mL),pH从5.40降至3.50。发酵完的青稞植物酸奶在色泽、风味口感和组织状态都具有较好的评分,口感酸甜适中,顺滑细腻。代谢组学分析显示,大豆皂苷、奎宁酸、多糖等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抗氧化作用的功能性代谢产物在发酵前后的差异表达倍数值均>1,发酵后表达量显著高于发酵前。综合考虑,干酪乳杆菌LcS■发酵的青稞植物饮料可作为一种功能性植物发酵饮品开发。  相似文献   

9.
影响核桃乳饮料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核桃乳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初始菌量、杀菌条件、纤维物质、稳定剂和料液pH值等因素对核桃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饮料稳定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钟  李琴 《饮料工业》2013,(11):52-56
饮料已成为广大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饮料不仅能生津解渴,又能给人们提供必需的水分和营养。在饮料生产过程中最大问题是沉淀问题,因此解决饮料稳定性问题十分重要。主要介绍饮料中常用的稳定剂种类,重点介绍了饮料稳定性的研究现状,如工艺条件、稳定剂、pH等对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食品工业科技》2013,(03):220-222
以青稞苗为原料饮品的提取工艺、澄清工艺与配方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和感官综合评价,最终确定了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90℃;絮凝剂用量1.5g/100g,絮凝温度50℃,絮凝时间40min;最佳配方为:果葡糖浆2.00g/100g,木糖醇3.00g/100g,蜂蜜0.30g/100g,乙基麦芽酚0.10g/100g,柠檬酸0.04g/100g,甘氨酸0.02g/100g,食盐0.02g/100g。   相似文献   

12.
以青稞苗为原料饮品的提取工艺、澄清工艺与配方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和感官综合评价,最终确定了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90℃;絮凝剂用量1.5g/100g,絮凝温度50℃,絮凝时间40min;最佳配方为:果葡糖浆2.00g/100g,木糖醇3.00g/100g,蜂蜜0.30g/100g,乙基麦芽酚0.10g/100g,柠檬酸0.04g/100g,甘氨酸0.02g/100g,食盐0.02g/100g.  相似文献   

13.
青稞在青藏高原种植历史悠久,形成极富特色的青稞文化;是公认的营养丰富和医药保健作用突出的小杂粮,同时也是藏族同胞主要的粮食作物。淀粉作为青稞的主要营养成分,具有独特的结构及性质。本文从青稞淀粉的提取工艺,显微结构、化学组成及分子结构、糊化特性、冻融稳定性、淀粉膨胀度和溶解度、透明度、淀粉老化性质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青稞淀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其在食品及化工行业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7):235-240
以大麦为原料,经过烘焙,粉碎,酶解后,加入白砂糖,乳化剂,亲水胶体,稻米油,来制备大麦饮料乳状液,通过单因素确定最佳的乳化剂、亲水胶体,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电位、乳化稳定系数ESI、多分散系数PDI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优化方法(RSM)中的Box-Behnken方法确定最优的配方比,得到的最优条件为:柠檬酸单甘脂0.2%,SMS 0.1%,稻米油0.9%,黄原胶0.07%,卡拉胶0.3%,此时的电位为-43.5 mV,ESI为100%,PDI为0.419。验证试验的电位为(-42.7±0.9)mV,ESI为(100±0.0)%,PDI为0.414±0.023。  相似文献   

15.
筛选出青稞黄豆谷物饮料中原淀粉抗老化剂各组分最佳添加量为:蔗糖脂肪酸酯1.3g/L、结冷胶0.127g/L、六偏磷酸钠0.12g/L、三聚磷酸钠0.05g/L,品质稳定性达10个月以上,通过感官评价、理化及微生物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青稞萌发过程中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情况,以西藏黑青稞为原料,采用刚果红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方法测定了黑青稞萌发过程中子叶、种皮和胚根中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并对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萌发7d与萌发3d相比,子叶、种皮和胚根中 β-葡聚糖含量整体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24.8...  相似文献   

17.
采用恒温和升温两种发芽工艺,研究了第一次浸麦过程中添加NaOH和接种5株具有高水解酶活力的白地霉菌株对低发芽率大麦溶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工艺下添加NaOH和接种白地霉菌株均能提高低发芽率大麦的溶解性能,特别是在升温发芽工艺下接种白地霉菌株G4能更好地改善麦芽的溶解指标,与对照样品相比,其成品麦芽β-葡聚糖酶酶活提高了6.2倍,木聚糖酶酶活提高了8.9倍,糖化力提高了21.5%,其它理化指标也均符合QB1686-93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青稞蛋白质弱的凝胶特性限制了其的应用。为了探索青稞蛋白质凝胶形成的条件,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青稞中的蛋白质,并研究了青稞蛋白质浓度、加热温度、加热时间、pH、尿素浓度、中性盐浓度以及丙二醇浓度对其凝胶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青稞蛋白质在碱性和质量浓度大于14%的条件下能形成凝胶;凝胶硬度在加热温度95℃和加热时间40min时达到最大;随着NaCl浓度和丙二醇浓度的升高,凝胶硬度和储能模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尿素浓度的增加,青稞蛋白质凝胶硬度和储能模量增加,当尿素浓度为7mol/L时,凝胶硬度为90.29g,说明尿素的变性作用可以破坏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以及疏水相互作用力,使得蛋白质折叠,活性基团暴露、相互作用,这些均有利于凝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以SOD酶活性及叶绿素、纤维素、黄酮和蛋白质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了提取条件对青稞麦绿素制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温度25℃,时间2h,次数2次,料液比1:3。  相似文献   

20.
青稞麦片生产新工艺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稞粉和面粉为主要原料,加入豆粉、奶粉、蔗糖和食品添加剂等辅料,研制开发了风味独特的青稞麦片。确定的最佳配方为:青稞粉、面粉、豆粉、奶粉、蔗糖的比例为4∶1∶0.2∶0.5∶1;最佳糊化条件为约125kPa(表压)下蒸煮0.5h左右;麦片干燥条件为:微波热风对流140~150℃下干燥10~12min。制出的麦片具有青稞特有的香味和奶香味,且飘浮性和水溶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