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可生物降解的植物油作为内燃机润滑油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合分析了各种润滑油的生物降解性能与其结构及组成的关系。通过研究植物油的物性及其润滑机理,指出植物油作为润滑油的基础油料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由于植物油分子中含有酯基和不饱和的双键结构,其氧化安定性和水解稳定性较差,是其用作润滑油的瓶颈,但可以通过简单的化学处理如氢化和酯交换来提高其氧化安定性。考虑添加剂在基础油中的感受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典型微生物腐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腐蚀是材料腐蚀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文章着重介绍了硫酸盐还原菌、硫氧化菌、腐生菌、铁细菌和真菌引起的典型微生物腐蚀,包括腐蚀机理、特性以及微生物腐蚀的防控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法在米脂天然气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介绍了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净化机理、微生物的具体培养步骤,最后总结出米脂天然气处理厂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情况,并且指出该方法在生产运行中常见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对烷烃气的氧化作用可分为有氧氧化作用和厌氧氧化作用两种类型,均可导致烷烃气组分碳同位素值变重。微生物对烷烃气组分的氧化具有优选性,一般而言丙烷优先于乙烷、正构烷烃优先于异构烷烃被氧化,并得到热力学及厌氧环境中微生物培养实验两方面的证实。微生物氧化作用的优选性导致碳同位素系列发生部分倒转,但烷烃气组分含量并不一定发生倒转。但在某些氧化环境中,也存在乙烷优先于丙烷氧化的现象,这说明微生物在有氧环境中降解烷烃气的机理不同于厌氧环境,或者是微生物种类的不同导致烷烃气组分发生氧化的优先次序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润滑油的氧化机理,评述了几种添加剂改善润滑油抗氧化性能的作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源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及现场应用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对大港油田本源微生物驱现场试验过程中流体的微生物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生产动态进行了监测,研究了本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随注入水一同注入大量含氮、含磷盐的物质及空气,使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和理化特征发生了显着变化。地层水中嗜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分别增加了103~105倍和10~103倍。烃氧化菌的激活导致了注入水在近井地带原油的氧化及低分子脂肪酸含量增加。原油的生物转化产物刺激了发酵菌、硫酸盐还原菌及产甲烷菌的生长,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有利于原油的采出。从生产动态分析可以看出,经生物技术处理后,83%的生产井见到了效果,3年共增油8874t,投入产出比达到1:5.2.  相似文献   

7.
氧化是润滑油变质的主要原因,简要介绍了润滑油的氧化机理。抗氧剂是润滑油的重要添加剂,重点阐述了氢过氧化物分解型抗氧剂,无灰酚类抗氧剂和胺类抗氧剂的抗氧化机理,同时也概述了酚/胺类抗氧剂的协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润滑油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简介了润滑油使用过程中导致其氧化的影响因素和所形成氧化物对使用性能的影响,以及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机理,叙述了酚类、胺类、有机铜盐、有机硫、烷基硫代氨基甲酸盐、有机磷、硫代苯并三氮唑、硒化物抗氧剂的抗氧化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地质微生物对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天然气水合物产出的海底环境中,甲烷氧化古细菌和硫酸盐还原细菌十分发育,它们主导着海底天然气(主要是甲烷)的缺氧氧化作用,并在海底碳循环和生物种群繁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评述近年来地质微生物在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同时指出目前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如甲烷氧化古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在沉积物中原位空间分布的特点,甲烷氧化古细菌与硫酸盐还原菌耦合共生的机制,甲烷氧化古细菌的生理生化机理及可能的分子遗传调控对天然气水合物保存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0.
润滑油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丽娟  刘维民 《润滑油》1998,13(1):55-58
简介绍了润滑油使用过程中导致其氧化的影响因素和所形氧化物对使用性能的影响,以及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机理,叙述了酚类、胺类、有机酮盐、有机硫、烷基硫代氨基甲酸盐、有机磷、硫代苯并三氮唑、硒化物抗氧剂的抗氧化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近几十年来,可生物降解润滑油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并已成为绿色化学和绿色工程领域的一个特殊分支。矿物润滑油的生物降解性差,增强其生物降解性尤显重要。作者提出了生物降解促进剂的新概念,旨在通过在矿物润滑油中加入生物降解促进剂,激励润滑油生物降解,实现润滑油污染环境的原位生物修复。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总结了作者近几年在润滑油生物降解促进剂的化学设计与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成果。首先,根据烃类化合物污染环境生物修复的一般原理,实施了润滑油生物降解促进剂的化学设计;其次,通过生物降解性评价、降解菌群分析和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生物降解促进剂提高矿物润滑油生物降解的性能与机制;最后,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和氧化试验等,研究了生物降解促进剂对润滑油的润滑性和氧化安定性等重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月桂酰基谷氨酸、油酰基甘氨酸、油酸二乙醇酰胺磷酸酯和月桂酸二乙醇酰胺硼酸酯等含氮和(或)含磷的生物降解促进剂,可显著促进矿物润滑油生物降解,原因在于生物降解促进剂可加速微生物生长,并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在环境土壤中,矿物润滑油的生物降解遵循指数降解动力学规律,生物降解促进剂有效提高了矿物润滑油的生物降解速率。此外,所设计的润滑油生物降解促进剂还具有优越的抗摩减磨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生物降解促进剂有望成为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多效润滑油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rmal degradation process of synthetic lubricating oils in relation to its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was evaluated in this work. The fundamental key to understanding synthetic lubricating oxidation is having basic knowledge of the chemistry of lubricants and their degradation. Synthetic lubricants were degrad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times, under air atmosphere. After thermal degradation, lubricant oi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I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MR) and gas chromatographic/mass spectrometry (GC/MS). IR, NMR, and GC/MS spectra indicated oxidation reaction products.  相似文献   

13.
聚α-烯烃广泛应用于航空润滑油中。综述了聚α-烯烃的性能特点,分析了聚α-烯烃的高温氧化衰变过程并简要介绍了压力差式扫描量热法评价聚α-烯烃氧化安定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制高温氧化实验装置,分析对比了某国产与进口航空润滑油高温氧化油样颜色衰变情况,开展了某航空润滑油高温氧化油样颜色衰变抑制研究工作,并利用GC/MS分析结果探讨了抑制颜色衰变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胺类抗氧剂Tz516是造成某国产航空润滑油颜色发黑的重要影响因素,添加酚类抗氧剂T501可以有效抑制因Tz516造成的氧化油样颜色发黑变深的状况;抑制油样颜色衰变过程可视为抗氧剂竞争性作用机理,即随着T501添加量逐渐增大,大量的T501抗氧剂分子在氧化体系占据“优势”地位,消耗了大部分的自由基,导致与Tz516反应的自由基数量减少,降低了其消耗量,达到了抑制油品颜色变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Published data on the use of sulfur-containing molybdenum compounds as additives for lubricants used in modern technology are reviewed. Various types of sulfur-containing molybdenum compounds as friction modifiers have been considered, and aspects of their activity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have been discussed. The role of these additives as inhibitors of oxidation of hydrocarbon materials has been shown.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using heavy metal compounds in lubricant additive formulations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of recent studies on the use of nanosized molybdenum sulfide particles as friction modifier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6.
李秋丽  吴景丰  董言  董青  于娇 《润滑油》2005,20(4):11-14
通过分析植物油的生物降解性、组成与性质,指出植物油将成为绿色润滑剂的主流。概述了植物油应用在绿色润滑剂基础油和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在基础油方面总结了提高植物油氧化安定性的方法,在添加剂方面介绍了以植物油为原料制备绿色添加剂,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课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用红外光谱分析车用油的氧化情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红革 《润滑油》2003,18(1):44-47
以红外光谱为分析手段,分析由不同配方的复合添加剂调合油在高温下不同时间的氧化性能。我们把新油与旧油进行差谱,根据各种氧化产物在不同谱带产生的峰,来判定初始氧化产物、中间氧化产物和后期氧化产物。然后通过对油品的初始氧化情况、氧化深度以及后期氧化情况的分析,来判断油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氧化程度。通过对添加剂在油品使用过程中的降解情况的分析,来了解添加剂在油品使用过程中各阶段所起的作用。这对我们了解油品的氧化情况,配方的筛选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润滑油氧化产生的极性小分子的聚集行为以及水和羧酸钙分子对其聚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润滑油氧化产物分子可以通过氢键产生聚集,形成的氢键聚集体相互作用能为14~58 kJ/mol;随着温度的升高,键能较低的氢键不易形成或容易断裂,因此其聚集程度降低;当体系中含有水或羧酸钙分子时,不同温度下均发生明显的聚集,分别形成了润滑油氧化产物包裹的水分子团聚体或羧酸钙分子的聚集体。润滑油氧化产物与水和羧酸钙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分别为24~60 kJ/mol和66~87 kJ/mol,其比各类润滑油氧化产物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聚集体的相互作用能高,稳定性更好,因此可以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形成较稳定的聚集体。  相似文献   

19.
纳米材料可以显著提高润滑油的抗磨性能。考察了油酸修饰碳纳米球在季戊四醇油酸酯中的减摩性能,初步探讨了可能的减摩机理。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表明,碳纳米球经过浓酸氧化后与油酸酯化进行表面修饰是可行的。摩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载荷为147 N和392 N作用下,添加量为0. 1%~0. 15%条件下,以0. 1%为佳,摩擦系数减小幅度最大,在45%以上。观察摩擦表面的磨斑形貌,探讨了碳纳米球增强季戊四醇油酸酯减摩性能的作用机理,即碳纳米球的表面修复作用与"滚珠轴承"模型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Rebuilt engine "break - in" is the most critical period for long - term durability for a fiat - tappet valvetrain. Zinc dialkyl dithio phosphate (ZDDP) has proven to be a cost - effective engine oil additive for anti - wear protection and oxidation resistance. But, tightening exhaust emission standards are requiring modem lubricants to have reduced levels of ZDDP additives. If the valvetrain break- in i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n modem low- phosphorus lubricants can be used with confidence at subsequent oil change service interv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