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煤矿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标准体系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现有煤矿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标准体系的结构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煤矿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并构建了基于设备检测和环境检验的煤矿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2.
周远生 《煤矿机械》2012,33(10):224-226
煤矿在用主排水系统是井工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性设施设备,按照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矿在用主排水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AQ1012-2005)的规定,应每年对主排水系统进行定期的安全检验。这部标准有效地指导了全国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特别是乙级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对煤矿在用主排水系统的安全检验工作。根据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借鉴,以便提高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更好地为煤矿企业做技术指导、为煤矿安全监察提供技术支撑、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文国 《煤矿安全》2011,42(5):180-183
研究了国外煤矿特别是美国煤矿在生产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与执行、生产和安全技术应用、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煤矿生产安全自律性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介绍了我国一些省市在完善煤炭生产安全国家标准、煤矿生产安全监管、煤矿自主研发和引进先进技术及安全管理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的成效;就我国未来搞好煤矿生产安全工作在生产安全标准建设和执行、先进技术应用、煤矿安全文化和安全责任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静波 《煤矿安全》2006,37(11):75-77
由于安全生产体系不甚完善及其他原因,我国煤矿事故频发,安全生产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对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建立健全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美国煤矿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研究了美国煤矿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及其特点,研究表明,美国煤矿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严密、完整性强,除了制定煤矿安全生产法律外,还制定了一系列相配套的安全规程或实施细则。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建议。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煤安标委会”)对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梳理了煤安标委会归口标准发布年份、标准体系情况。总结分析了标委会9个方面的工作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新时代我国标准化工作出现的几个新变化,从加强顶层设计、加大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相关标准预研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5个方面,提出煤炭行业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加快发展煤矿安全生产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产业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面临严峻的形势,要求必须加快发展煤矿安全生产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在分析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自主创新、财税、融资、进出口政策以及创新体系建设等角度提出了加快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有煤矿安全法律法规对于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但由于立法起步晚,法制化基础薄弱等原因,仍存在一些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应从科学立法理念、法律体系完善与操作性增强、标准体系建设、人权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煤矿安全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有体系但不精细,有架构但有缺位,有制度但有缺失,有职责但不清晰"等问题,提出煤矿技术管理体系建立原则与构成要素,研究建立以总工程师为核心,以集团、子(分)公司、煤矿3个层级为重点,以各层级总工程师、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及总工程师直管技术部门、业务联系部门、行政配合部门为支撑的"135"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架构,明确了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职责划分,并从组织领导、人力资源建设、资金保障、业务培训、标准制度建设方面提出保障措施。构建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可为促进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煤矿安全》2021,52(4):246-249,254
煤矿安全标准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矿山生态环境安全和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防止煤矿事故与职业病危害的基础,也是实施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的重要支撑。为深入了解我国煤矿安全标准现状,收集梳理了853项现行有效煤矿安全标准,从标准级别及性质、标准发布年份、标准针对风险类别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指出了目前标准工作中存在的标准约束力不强等问题,进一步针对性地提出了注重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等建议,为完善我国煤矿安全标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飞  李耀  刘轶群 《煤炭工程》2021,53(5):187-192
依据2020年三季度参与的六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动态抽检现状,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中理念目标与矿长安全承诺、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素质和持续改进5个专业及机械化智能化工作面创建方面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汇总、归类和分析,按照PDCA循环逻辑通过采取加大宣贯力度、强化现场抽考、编制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和岗位清单、细化职责分工、完善无纸化培训系统、实现智能化工作面与标准化挂钩以及完善不安全行为的预警等措施来提升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水平,实现矿井安全运行的同时对实现矿井标准化动态达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煤矿安全风险评价信息化手段不足的问题,采用AHP与Delphi法,结合现场调研和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案,充分识别我国煤矿安全风险因素,研究煤矿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及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科学分析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基于SOA技术架构和数据仓库,采用C#语言开发,实现煤矿风险分析系统,量化煤矿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科学、客观、系统地分析煤矿安全风险状况,针对性采取风险管控措施,减少煤矿的安全生产隐患,预防煤矿安全事故发生,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13.
煤炭资源作为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重要能源供给,保证煤炭资源的绿色、安全、高效开采是重中之重。统计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发展的历程、现状及新时代背景下煤矿安全生产发展的演进趋势与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时期,1949—1977年为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大幅波动时期;1978—2002年为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持续好转时期;2003—2018年为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快速提升时期。研究认为,加大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的运用,建设智能化煤矿是我国煤炭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加强煤矿安全科技攻关,构建完善的职业健康保障体系,加快推进智慧煤矿示范工程建设,以保证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好转。  相似文献   

14.
杨西东 《中州煤炭》2020,(11):142-144,169
在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中,测量不确定度对检测检验的试验结果有着重要影响。为了确保实验室测量准确度,根据标准GB/T 3536—2008对矿用空压机油闪点的测定(克利夫兰开口杯法)进行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研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测定中测量温度和气压重复性、测试人员读取温度计示值、标准温度计、气压计、压力标准器、升温速率、扫划火焰频率这8个主要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得出矿用空压机油闪点温度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测量重复性和扫划火焰频率引入的不确定度。在空压机油闪点实际检验过程中,对其质量的判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国各大、中、小煤矿的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矿井陆续装备了矿井监测监控系统。文章针对煤矿的生产实际进行了需求分析,介绍了安全生产监管系统的流程图、系统功能及系统特点。证明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的无线监管系统大大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水平和安全生产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6.
李红涛  杜波  张驎 《中国矿业》2012,21(2):19-22
我国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原为"高产高效"矿井建设。以1992年高产高效矿井建设为起点,到2006年从转变煤炭工业发展理念出发,提出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的概念。至今,我国煤炭工业已经过了近20年的安全高效建设,前后经历了摸索探讨、规范发展、提高和推广发展的三个阶段。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安全高效矿井的概念及建设经验。我国安全高效矿井是以开采机械化、安全可控化、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设的基本经验是:以建立先进的地质保证系统为基础,以发展采掘机械化为引擎,合理集中生产为重要措施,生产系统稳定可靠为必要保证,矿井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为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热害是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原岩温度的测定是矿井热害防治中最基础的工作。为了对城郊煤矿热害程度进行评价,文章采用热电偶浅孔快速测温法对城郊煤矿原岩温度进行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该矿原岩温度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矿井西翼受热水影响存在二级热害。测试结果可以为矿井进行热源分析、井下风流温度预测以及制定矿井降温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我国煤矿支护设备、围岩控制技术发展与标准化的相互促进过程及煤矿支护设备与围岩控制技术标准化体系框架和标准制修订工作;论述了液压支架技术和标准的发展,分析了液压支架通用技术条件以及立柱、千斤顶技术标准;最后对重型液压支架试验台、立柱和千斤顶试验台和大流量安全阀模拟试验系统研制概况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