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胱氨酸的生产与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L-胱氨酸的性质、存在、生产方法、国内外生产技术概况及其在医药、食品等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4.
胱氨酸生产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金林  许皓 《化学世界》1991,(11):493-495
毛发酸水解生产胱氨酸,毛发与工业盐酸之比为1.0:1.8(W/W),水解温度维持在110~114℃,从100℃时起计算水解时间,胱氨酸得率以盐酸浓度为8~9 mol/L,水解时间8h最高。水解后加少量活性炭脱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盐酸,再以氨水中和至pH4.8,静置24h过滤得胱氨酸粗品。粗品用6%盐酸溶解后以活性炭脱色,脱色温度以80~90℃较好,搅拌脱色30 min。活性炭用量第一次为粗品量的10%,第二次为5%。脱色活性炭均用6%盐酸洗涤回收其中胱氨酸。脱色液在60℃用氨水缓缓中和至pH4.0,沉淀出胱氨酸。胱氨酸得率按人发渣计接近8.0%,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工业生产时酸水解容器采用搪玻璃反应罐,换热设备采用石墨改性聚丙烯换热器,真空设备采用玻璃钢水喷射泵,过滤采用PE微孔过滤机,管道及管件采用玻璃及改性酚醛玻璃钢材质,这些设备均具有耐酸腐蚀、耐一定温度、经久耐用的优点,经试用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
影响胱氨酸收率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曹者瑜 《上海化工》1998,23(2):29-30
在30年代我国已有人研究从人发中提取胱氨酸,但直到70年代初才有“上海人发利用厂”开始小规模生产,真正的规模生产是在武汉大学推广从猪毛中提取胱氨酸之后.在70年代末全世界胱氨酸总产量约800吨左右,主要生产国为日本,原料主要为从中国进口之人发渣.在70年代后期,日本开始逐渐减少胱氨酸生产,改为从中国进口胱氨酸,加工成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  相似文献   

7.
胱氨酸生产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胱氨酸的生产现状。综述了胱氨酸生产的提取法以及电化学合成法、微生物发酵和酶氧化法。建议国内旧胱氨酸厂改造及新建胱氨酸厂应采用电化学合成法,今后应以大规模、高收率、低成本、高效益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膜渗析法提高胱氨酸生产收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渗析法生产胱氨酸,是将角蛋白水解液置于膜渗析池中,经24h 膜渗析除酸,其除酸量从原来溶液的c(HCl) =6molL降低至pH>1-5,然后再用少量不含钠离子的饱和OH- 溶液中和至pH=5.0,最后再将第一步得到的粗胱氨酸,按上法进行两步精制:第一步精制时应控制pH=4.0,第二步精制时应控制pH= 3.0,经两次精制后的胱氨酸收率为8-20 % 以上,纯度为99.20% 。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母亲河集团公司胱氨酸车间生产的废液 ,浓缩溶液中氨基酸铵盐进行详细分析 ,对于其用途及发展方向提出看法及观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法从胱氨酸废母液中提取L-精酸的工艺过程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L—胱氨酸生产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发根  楼益义 《浙江化工》1995,26(4):20-23,25
本文以人发为原料,通过水解,中和以及粗制脱色和精制脱色等工艺进行改进,总收率达到7.2%,而且产品质量指标全部符合优等品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L-胱氨酸主要来源于人发、动物毛发及角朊,用途十分广泛,可作为生化试剂、药物,“冷发致波”等;近来还大量用作食品的油脂抗氧剂,日化的添加剂等.在用盐酸常压水解毛发提取L-胱氨酸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有十多种氨基酸的废水母液,由于污染环境,我国大部分胱氨酸生产厂家设在城郊,农村.随着人们对环保认识的提高,对胱氨酸生产废水进行综  相似文献   

13.
由毛发制备L—胱氨酸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龙飞  王成刚 《湖北化工》1993,10(1):22-22,28
  相似文献   

14.
以共发为原料,经过脱脂、水解、脱色、中和等过程,用盐酸、活性炭为水解剂和脱色是的胱氨酸产品得率7.21%。  相似文献   

15.
16.
对酸解羽毛提胱氨酸提出最佳工艺条件,30%的盐酸,水解温度110-115℃,时间9小时,中和用17-20%氨水,终点PH值为4.8,活性炭脱色用量为溶液重量的4-5%,温度控制在80-85℃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对影响胱氨酸收率的水解,脱色等工序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使收率达8.41%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羊油因其独特的绿色有机特性和独特风味,在医药、食品、化工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天然、绿色和有机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羊油综合开发利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羊油化学组成以及在医药、中药炮制、食品和化工等领域的综合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推动羊油在各领域中获得更深入、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提高胱氨酸收率技术问题及应用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厚栋 《浙江化工》1998,29(4):29-30
论述了提高胱氨酸收率的关键问题和L_胱氨酸、L_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在工业领域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