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根据色彩地理学,通过选址、调查、取证、归纳、编谱、小结等手段,采集苏州民居色彩元素,对影响苏州传统民居建筑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因素进行数据化分析。并以时间为线索,从整体到局部归纳苏州民居色彩从"素色"到"有色"的时代性、地域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苏州传统民居是苏州传统文化的载体,保护和利用传统民居对传承姑苏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传统民居建筑特色总结和提炼,应用于现代住宅建筑设计,对城市古老和现代建筑风格的统一,对姑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苏州传统民居的现状,结合苏州建科院研发的一些新型防水材料、憎水材料和防护材料,在保持传统民居建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解决传统民居中墙面、地面和屋面出现的一些影响其使用功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乡村建设发展迅速,与此同时,现代建筑的大规模兴建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因此,绿色建筑理念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我国绿色建筑理念发展较晚,相比国外缺乏自主创新性和地域文化特征。解决的途径之一是向传统智慧汲取养分。本文以绿色建筑理念同地域性建筑相结合为切入点,以苏州传统民居中的绿色建筑技术的再利用为研究目的,从传统民居的空间营造入手。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的方法对其绿色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传统智慧下的苏州民居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策略和设计方法,为其他地区的传统民居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浅析吴文化对苏州传统住宅建筑特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飞 《山西建筑》2007,33(4):38-39
通过对吴文化概念以及特点的分析,阐述了吴文化在苏州传统居住建筑上的体现,并对苏州民居建筑特点的生成原因做了文化上的探讨,对吴文化的发展和延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筑与文化》2009,(12):20-20
现在普遍认为,南京民居建筑风格与苏州、扬州地区相似,似乎受苏式建筑影响。其实作为明初的首都,其基本形式早在明代初年就已确立。从现存实例就可以看出,南京民居建筑,特别是这类“九十九间半”建筑,风格较为稳定,有独特的布局和装饰特色。民国学者卢前就认为南京民居是“前明遗制”。  相似文献   

7.
以主体空间为内四界的扁作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考证、田野调查、BIM技术应用等方法,对姑苏明清民居中厅堂的大木构架样式、构成、构件细部及模数关系进行研究,试图解明姑苏明清民居厅堂大木构架设计体系。此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挖掘香山帮原生木作营造技术,可对苏州明清民居研究进行补充,并为苏州乃至江南地区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苏南水乡民居研讨会召开田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巴学会民居泰业学术委员会,中国文们学会传统建筑园林研究会传统民居学术委员会委托5I5省建12筑师学会,苏州币建委和乐膏大学建筑系主o\的“苏闻水乡民居研讨会”会年4自23回在乐而大学开幕,历时9天。参m会议的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建筑拥有极具特色的传统建造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这些在建筑布局、空间塑造、建筑色彩方面都有所体现。贝聿铭大师的作品——苏州博物馆的新馆设计是一个重要案例。新馆的院落布局、入口空间以及建筑色彩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手法,苏州博物馆新馆将现代建筑以及其所承载的现代社会功能融入历史建筑遗产和传统苏州民居之中,这种既古而新的建筑形式饱含了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冯正功  高霖  吕彬  陈婷 《建筑技艺》2021,27(3):58-63
在苏州第二工人文化宫的空间实践中,设计并未一味追求大体量的"地标"属性,而是将大型文化类综合建筑消解并重构为苏州传统民居街巷聚落,从直接的空间体验再现和重释苏州地域建筑特征,修补建筑与城市文脉的关系、重拾城市的集体记忆.创造中倡导的"延续"不是目的,而是一个不懈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时代建筑》2011,(5):I0014-I0014
本项目处于苏州古城核心保护区,总体规划特别遵循地域文脉,古城肌理。在历史与空间互为图底的关系上维系苏州古城缘水而筑.置园造林.粉墙黛瓦,绵延千年不断的民居历史感:强调主景观轴与建筑的空间次序感,通过建筑的摆放极力营造小街深巷、风情蕴藉的苏州特色。户型平面设计中本着现代功能主义与传统思维方式双重原则.强调实用的同时完成对传统的继承。  相似文献   

12.
在简述了城市现状问题及江南地区传统民居概况的基础上,结合部分索绪尔符号学的重要理论原理,以苏州的吴一鹏故居为例,对其建筑装饰部分中的雕刻艺术进行了符号学的解析,以此加深对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卢波 《南方建筑》2013,(4):91-95
传统院落住宅是苏州传统居住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长久以来,由于人们对苏州传统民居认知的惯性,导致这类住宅未能获得独立的研究地位,其空间形态所蕴含的相应类型特征未能被人充分地解读,这对当下挖掘传统空间形态用于古城保护和新城建设的苏州来说,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基于此,本文采用形态类型的相关方法,通过同类合并的基本原则,试图对苏州传统院落住宅空间形态特质进行初步解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其当下的异化现象,提请更多的专业人士更深入地研究苏州居住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4.
韩炜 《城乡建设》2011,(5):67-69
自然环境不是建筑风格形成的唯一因素,.但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自然地理背景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很大。人们在长期与自然条件的适应中使传统民居建筑不断改善,最终形成了各种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分析自然地理要素对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适应时代需求的、具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文脉的现代民居建筑文化,是有启迪和借鉴意义的。文章以碛口古镇传统民居窑洞为例,着重对当地自然条件进行了分析,探索和总结了由此对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造成的影响及其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体味空间意境——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宁 《安徽建筑》2006,13(6):23-24
只有了解传统民居的建筑空间及其环境才能深入理解民居的内涵。文章通过对传统民居室内空间、室外空间的研究,找出中国传统民居深层次的内涵,让人在民居独特的空间中感悟它独特的意境。  相似文献   

16.
《世界建筑导报》2020,35(6):26-29
<正>从村庄中生长出的建筑冯梦龙书院位于苏州相城区冯梦龙村,周围基本都是八、九十年代建成的两层高的典型的苏南农村民居,用地东侧是刚刚盖好的两座新房子,建筑形式采用的是仿江南明代民居风格,从东到西分别是相互独立的冯梦龙故居和冯梦龙纪念馆。书院总的可建设用地面积1494平方米,建筑完成后的总建筑面积约1073平方米。  相似文献   

17.
论苏州民居     
本文论述了苏州传统民居的典型特征。苏州民居大都依水而建,其布局与河道密切相关。其平面和空间以“进”与“落”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组合。其庭院与厅房的组合造景,创造出融自然、艺术,意境于一体的空间环境。其建筑以充分运用文学、诗词、绘画、书法、工艺美术、雕刻等手法美化室内外空间。在其院落中前通后达的“备弄”是其独特的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以苏州古镇周庄中典型传统民居"张厅"为案例,分析华东地区"江南民居"中基于朴素生态思想的环境设计策略,从而对当地传统建筑太阳辐射控制、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保温隔热、雨水策略、结构与装饰一体化、自然材料运用、建筑绿化等生态设计进行了归纳;对"张厅"的核心空间——主厅"玉燕堂"及其前院和后天井的采光数据实测、模型测试与计算机模拟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江南民居运用"蟹眼天井"营造高质量光环境的设计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吴志宏 《新建筑》2003,(2):32-33
分析了蜂岩洞民居建筑的形式逻辑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对民居的研究引出对建筑地区性及其核心内容”人—地”关系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以江南地区一般性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搜集相关资料,在力求尊重传统建筑文化的前提下,寻求能满足当地居民生活需要,同时又能改善室内舒适度和环境的绿色设计方法。研究采用软件De ST-H分析适合的被动式节能手段,并与一般性传统民居改造要求相结合,筛选出围护结构内保温、双层窗和被动式太阳房等绿色生态技术,进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绿色改造策略。并以苏州某民居为原型建立改造前后建筑能耗模型,进行建筑能耗模拟计算,验证了改造策略的有效性,为江南地区一般性传统民居的绿色改造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