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富年 《陶瓷学报》2011,32(4):631-635
长期以来,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变革一直与赣文化演变进程紧密相连.陶瓷艺术中的文人意识、宗教特点、造型和装饰艺术大多是由赣文化延伸而来,在特定的历史与文化环境中,滋生、发展、成熟和变异,直至会聚成景德镇陶瓷文化独有的面貌,积淀了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质.因此,反思赣文化和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产生及其发展中内在的关系,了解它们之间的内涵与价值,无论对于学者还是陶瓷艺术家,都有着“借古开今”的意味.  相似文献   

2.
陶瓷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社区教育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渠道,开展陶瓷文化教育在我国尤其是在陶瓷产区对推进陶瓷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文章从我国悠久的陶瓷历史、陶瓷文化的内容和结构、我国社区教育的蓬勃兴起等方面探讨了依托社区教育平台推进陶瓷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陈雨前 《中国陶瓷》2005,41(3):85-86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景德镇陶瓷文化的著作。它系统地考察和论述了陶瓷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论述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构成体系与范畴,深入地探讨了景德镇陶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论述了景德镇地域陶瓷文化、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景德镇陶瓷文化名人和景德镇陶瓷文献等,基本涉及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本书结合史籍和最新出土的实物,对“新平冶陶,始于汉世”的记载进行了考辨,并提出了新的见解。本书用文化的观点和从文化的视角,第一次明确地…  相似文献   

4.
陶瓷绘画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文化兴市的重要力量,当代性转化是陶瓷绘画当代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文化兴市的大背景下,本文提出陶瓷绘画当代性转化的具体路径,一是从创作主题入手,开拓陶瓷绘画的表现空间;二是对表现形式进行思考,打破陶瓷绘画形式限制.同时提出艺术市场是陶瓷绘画当代性转化不可或缺的促动因素,对陶瓷绘画当代性转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宜兴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陶瓷文化灿烂夺目,是闻名于世的陶都,可是人们对于陶瓷英语却知之甚少.要让世人了解宜兴的陶瓷文化就必须掌握相应的陶瓷英语,让更多的人了解宜兴,了解宜兴陶瓷文化.  相似文献   

6.
杨新华 《景德镇陶瓷》2004,14(2):21-22,27
中国陶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现代陶瓷工艺的迅猛发展为陶瓷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厚实的材质载体。陶瓷文化的内涵正在不断的延伸与拓展。笔者将在此探讨一下生肖文化在陶瓷文化中的发展地位、可能性和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7.
陶瓷文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宏 《陶瓷研究》2005,20(1):30-33
对于陶瓷文化,系统的专业化研究十分必要。陶瓷文化有其本质和灵魂,对此传统的陶瓷文化观念是无法揭示的的。只有将陶瓷文化研究立足于对文化的研究,而文化研究的系统性和专业化则是文化学。陶瓷文化为何物?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陶瓷文化在文化中的地位是什么?这些只有在文化学的指引下才能揭示。  相似文献   

8.
陶瓷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如何将陶瓷文化与群众文化建设相结合,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促进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当下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从陶瓷文化的特点、价值以及现状入手,分析了群众文化建设与陶瓷文化传承的融合与促进的重要性。同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以期为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陶瓷文化的自律性是陶瓷生产所依据的材料及其工艺,与人们主动利用陶瓷为自身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生活服务的历史的发展规律;以陶瓷文化发展的规律为主线,所有影响陶瓷生产与利用的因素,历史地构成陶瓷文化的他律性规律;陶瓷文化的自律性受他律性影响,并在文化内涵上逐渐丰富起来,并为人类文化活动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陶瓷雕塑艺术具有深厚的审美文化内涵,集中地反映着全民族的审美文化倾向,同时,中国陶瓷雕塑艺术是与时俱进的,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审美文化精神,我国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融合中东、欧洲等外来审美文化元素的兼容并蓄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