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采用^60Coγ射线照射人肝细胞株,照射剂量为0、0.1、0.2、0.5、1.0、2.0、4.0Gy,观察比较照后不同时间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表达水平的改变,探讨IGF-1R基因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结果表明:①人肝细胞受照后,IGF-1R基因的不同剂量组在3个时间点的相对表达量均小于1,均为下调表达;②照后6小时,IGF-1R基因下调表达水平先下降后上升,照后12小时和24小时,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IGF-1R表达水平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照后12小时在1Gy时表达水平最高,照后24小时在0.5Gy时最高;③剂量一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电离辐射所致肾损伤引起的骨代谢异常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剂量γ射线照射大鼠肾脏后诱发骨代谢异常的细胞分子机制。以15Gyγ射线照射大鼠肾脏,3个月后分析骨骼的病理形态、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的改变。肾辐射致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宽度、骨小梁数目分别降低13.2%、18.3%(p〈0.05)和20.1%(p〈0.05),骨小梁间距增加34.8%(p〈0.05),骨吸收表面提高20.2%(p〈0.05)。骨骼RANKL/OPG(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B ligand,RANKL;骨保护蛋白,Osteoprotegerin,OPG)mRNA比值提高52.2%(p〈0.05)。TGF—β(转移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OPN(骨桥蛋白,Osteopontin)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明显升高。结果表明:大剂量γ射线照射大鼠肾脏可导致明显骨代谢异常,其发生机制主要与肾1α羟化酶活性降低致活性维生素D减少及PTH升高,成骨细胞表达的RANKL/OPG比例失调,以及TGF—β、IGF—Ⅰ、OPN表达明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γ辐射对大鼠尿液代谢物的影响,初步筛选与γ辐射损伤密切相关的特征尿代谢物。方法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60 Coγ射线单次照射(剂量率0.7 Gy/min ,剂量6.0 Gy )后不同时间点(照射前1天及照射后第1、2、3、4、8、18、30、45天)和分次照射后不同累积剂量点(剂量率18 mGy/min ,累积剂量分别为0、0.2、0.4、0.6、0.8、1.0 Gy )大鼠尿液的代谢成分进行检测。主成分分析法(PCA )和偏最小二乘法(PLS-DA )分析检测数据。筛选单次照射和分次照射所致辐射损伤的共同特征代谢物。结果单次照射后,大鼠尿牛磺酸、脯氨酸相对含量在照后第1~45天持续偏高;分次照射后,尿牛磺酸、脯氨酸相对含量均有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结论γ辐射可导致大鼠长期代谢紊乱。尿牛磺酸、脯氨酸相对含量与照射剂量有相关性,可作为γ辐射损伤的特征代谢物。  相似文献   

4.
探讨X射线诱导EL-4细胞G1期阻滞及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PI荧光标记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2.0Gy和4.0Gy照射后12-72h,G1期EL-4细胞百分数显著高于假照射组(P<0.05-p<0.001).4.0Gy照射后EL-4细胞p53蛋白表达从照射后2h开始明显增高,持续至照射后24h(p<0.05-p<0.001);p21蛋白表达在照射后2h开始明显增高,持续至照射后48h(p<0.05-p<0.001);GADD45蛋白表达在照射后2h开始明显增高,持续至照射后48h(p<0.05-p<-0.001);MDM2蛋白表达在照射后4h开始明显增高,持续至照射后24h(p<0.05-p<0.01)。结果提示,中等剂量X射线照射可诱导EL-4细胞G1期阻滞。p53、p21和GADD45蛋白表达在电离辐射诱导EL-4细胞G1期阻滞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低剂量微波辐射减轻γ射线对小鼠造血系统的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低剂量微波与γ射线复合照射对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微波照射组、γ射线照射组及微波与γ射线复合照射组.微波组与复合组小鼠先接受功率密度为120μW/cm2的微波照射,1h/d,持续14 d,第15天给予γ射线照射组和复合组5.0 Gy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于照射后3d、6d、9d、12d处死动物,取胸骨及脾脏,对各组病理形态变化进行定量检测和分级.结果显示,单独γ射线与复合照射均可导致骨髓组织经历典型的凋亡坏死、空虚、再生修复和恢复4个阶段的病理改变,但复合组的病变轻于电离照射组,恢复也更快.脾脏系数结果显示,照后9 d、12 d复合组脾脏系数显著高于电离照射组(p<0.05).脾脏病理显示,脾损伤病变过程与骨髓造血组织基本相似,复合组病变轻于电离照射组.本实验表明预先低剂量的微波辐射可减轻γ射线对小鼠造血系统的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BALB/C小鼠受60 Coγ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后,探讨不同剂量组以及各剂量组照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液及肝组织中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IR )基因表达的水平。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采用60 Coγ射线全身照射BALB/C小鼠,照射剂量为1.0、2.0、4.0 Gy ,于照后6小时、照后12小时、照后24小时分别提取小鼠血液及肝脏组织样品中的RNA ,观察比较IGF-IR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剂量照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液及肝脏样品中IGF-1R和β-actin的溶解曲线均为单峰,均为特异性扩增产物;IGF-1R在小鼠血液及肝脏组织中的表达趋势总体为下调,其中血液中4.0 Gy照后24小时下调表达量最低,肝脏组织中4.0 Gy照后6小时下调表达量最低。  相似文献   

7.
研究电离辐射对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1α羟化酶表达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Q—PCR)技术与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3Gy、5Gy和10Gy ^137Csγ,射线单次照射(剂量率为0.85Gy/min)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后1α羟化酶mRNA表达水平及细胞线粒体形态的改变,并与不受照(0Gy)组比较。结果表明,低剂量(3Gy)γ射线照射24h后即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1α羟化酶mRNA表达水平的明显降低(p〈0.05),且随受照剂量的增加下降幅度增大;电镜观察显示受照后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呈现肿胀、基质变薄、电子密度减低、嵴断裂、数量减少与排列紊乱等变化。  相似文献   

8.
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进行热休克处理后恢复不同时间的V79细胞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情况,采用克隆形成法观察经过热休克预处理的V79细胞经γ射线照射后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1)V79细胞经42℃热休克预处理恢复1小时后,热休克蛋白70即有明显增加,4小时开始达到高峰,可持续24小时;2)热休克预处理可以提高γ射线照射后V79细胞的存活分数(当照射剂量小于6 Gy时),说明热休克蛋白70对受辐射损伤的V79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60 Co γ射线对人外周血线粒体COXI和ATPase6基因和蛋白质水平表达的影响,探讨线粒体编码基因用于辐射生物剂量估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60 Coγ射线照射正常人离体外周血,照射剂量率为1.013 Gy/min ,剂量分别为0、0.2、0.4、0.6、0.8、1.0、2.0、3.0、4.0、5.0 Gy,。照后6小时,用RT-PCR技术检测基因的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分别拟合最佳回归方程,建立剂量-效应曲线。结果(1)0~3.0 Gy ,COXI基因表达水平的最佳回归方程为 Y=0.629+0.256 D ( r2=0.920,p<0.01),ATPase6基因表达水平的最佳回归方程为 Y=0.221+0.805 D ( r2=0.912,p<0.01)。(2)0~5.0 Gy ,COXI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最佳回归方程为 Y=1.054+0.595 D ( r2=0.919,p<0.01);ATPase6蛋白质表达水平与照射剂量间的关系不明显,不能拟合出最佳回归方程。结论60 Coγ射线照射人离体外周血,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线粒体COXI的基因与蛋白质表达水平一致,呈增加趋势,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有望用于辐射生物剂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10.
通过观察γ射线诱导的小鼠血液β-肌动蛋白(β-actin)、凝血因子和IL-8表达改变的时相关联性,了解β-actin在急性放射损伤中的作用。BALB/C小鼠经60Coγ射线6Gy剂量照射(剂量率0.81Gy/min),收集照后立即及照后第1、2、3、4、7和14d小鼠外周血及脾脏。磁珠分离酶联免疫法检测外周血β-actin含量;STAGO血液凝集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三项凝血指标;Realtime-PCR检测白细胞介素8(IL-8)DNA表达。结果发现,小鼠经6Gy辐照后血浆β-actin立即升高,并于照后1d达峰值,随后直至照后第4d快速下降,照后4―14d下降速度趋缓,但血浆β-actin量仍显著高于对照。照后不同时间PT、APTT、FIB和IL-8的变化趋势与β-actin类似。其中,FIB上升达到峰值及下降的时相过程与β-actin基本一致。从照后第4d起FIB下降直至低于正常对照水平,而PT、APTT和IL-8DNA表达约在照后2―3d升至峰值,然后下降,但PT和APTT值仍高于未照射对照,而IL-8DNA表达则可下降至未照射对照水平。受照小鼠血中凝血指标PT、APTT、FIB,炎性指标IL-8和β-actin均发生相似时相变化。结果提示,辐照后血中β-actin的量和量变的时间动力学过程研究,对于了解电离辐射诱导机体损伤的新病理因素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和质谱技术,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人正常肝细胞系HL-7702细胞,观察比较受照细胞克隆子代2-DE图谱的变化,并对差异蛋白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受照肝细胞克隆子代蛋白质表达发生了改变,串联质谱测序和串联质谱数据的Mascot共鉴定出17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4个是上调蛋白质,13个是下调蛋白质;上调蛋白质中,线粒体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珠蛋白转录因子1(GATA-1)明显高表达;免疫印迹技术进一步证实HSP60和GATA-1的表达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结果提示,在辐射诱发基因组不稳定性过程中,HSP60和GATA-1蛋白质可能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12.
X射线全身照射对成年小鼠睾丸Smad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Smad4在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睾丸中表达变化及其意义。采用不同辐射剂量0.1 Gy、0.5 Gy、1.0 Gy、1.5 Gy和2.0 Gy对成年BALB/c小鼠进行全身照射,于照射后16h、1周、2周、3周、4周分别取小鼠睾丸组织制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Smad4的表达及变化,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对实验结果进行统汁学分析。正常小鼠睾丸Smad4的阳性表达主要集中在间质细胞,支持细胞有少量表达,生精细胞呈阴性反应。照射后各时间点Smad4在间质细胞的表达明显减少;而Sertoli细胞的表达随剂量增加和时间延长均无明显变化。照射后16h 2.0 Gy组,Smad4在生精小管的减数分裂前生精细胞内出现少许表达,从第2周起,1.0 Gy和1.5 Gy组生精细胞内也出现少量表达;第3周,各照射剂量组Smad4在减数分裂前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内呈强阳性反应,持续至第4周。统计学分析,随辐射剂量增大,观察时间延长,Smad4在减数分裂前生精细胞内的表达量逐渐增加。Smad4在小鼠睾丸不同剂量全身辐射后不同时间点表达及分布的变化,表明Smad4及其介导的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小鼠皋丸辐射损伤及损伤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3.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照射14 d的混合照射组20只、14 d的空白对照组10只、照射31 d的混合照射组20只、31 d的空白对照组10只。照射组每天用低剂量率60Coγ-射线(0.0167 Gy·h-1)照射2 h和252Cf中子(0.028 mGy·h-1)照射20 h,在照射14 d、31 d后,各处死20只受照大鼠及10只对照大鼠,提取肝脏总R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脏中CYP7A1基因及参与调控该基因表达的核受体—PPAR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α)、FXR(Farnesoid X receptor)、PXR(Pregnane X receptor)、HNF4α(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4α)和LXRα(Liver X receptorα)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混合照射14 d后,大鼠肝细胞CYP7A1基因mRNA表达显著下调至空白对照组的44%(p0.01),PXR基因mRNA表达上调至空白对照组的1.69倍,PPARα、FXR、HNF4α及LXRα基因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混合照射31 d后,大鼠肝细胞CYP7A1基因mRNA表达显著下调至空白对照组的22%(p0.01),PXR基因mRNA表达显著上调至空白对照组的2.34倍(p0.01),PPARα、FXR、HNF4α及LXRα基因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一定时期内,低剂量率中子-γ射线混合照射导致大鼠肝细胞CYP7A1基因的表达随着受照剂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其机制可能是混合照射上调了PXR基因的表达,而PXR对CYP7A1基因表达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小鼠小肠RNA对受60Co γ射线照射同系小鼠小肠损伤的恢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BALB/c小鼠的全身或腹部,于照射后1-3h内注入同系正常小鼠小肠RNA,通过肠腺存活率的测定,观察小肠RNA显效时间和照射方式对其修复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鼠受照射后6h空肠肠腺存活率即开始降低,4d时降至最低值;(2)受腹部照射小鼠在小肠RNA注入后6h肠腺存活率比照射对照组提高21.40%;(3)正常小鼠小肠RNA在促进受全身照射小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恢复时的DMF(Dose Modifying Factor)分别为1.17、1.12、1.10。结果说明,小肠RNA不仅可提高受腹部照射同系小鼠空肠肠腺存活率,而且也可提高受全身照射同系小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肠腺存活率,并在注入后6h即可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观察了吸入NO对放射性肺纤维化中细胞因子及丝裂原物质表达变化的影响 ,以期对NO防治肺纤维化的可能机理进行探讨。6 0 Coγ射线照射Wistar大鼠建立放射性间质肺炎模型 ,分别在照射前 1d (B和C组 )以及照射后一个月 (D和E组 )开始吸入NO ,NO吸入浓度分别为2 0 μg·g- 1(B和D组 )和 1.0× 10 - 5μg·g- 1(C和E组 )。分别于照射后 1d、1周、1个月、3个月和 6个月取材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TGFβ、ET - 1mRNA及其蛋白和TNFα、AII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 ,照射后大鼠肺脏TGFβ、ET - 1mRNA及其蛋白和TNFα、AII蛋白表达明显增强 ,照射前开始吸入NO组与正常大鼠相比前述各指标表达增强 ,但低于其它组。表明TGFβ、TNFα、ET - 1和AII均参与了放射性肺纤维化的病理发展过程 ,吸入NO可抑制上述因子的过度表达 ,从而减轻炎症 ,延缓和抑制肺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3Gyγ射线全身照射和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含量、CYP2B1、CYP2E1活性的影响,分别给大鼠腹腔注射1mg/kgd的MMC(分1d,连续3d及6d用药三组),3mg/k的MMC 1d,3Gyγ射线全身照射,3Gyγ射线全身照射加1d3mg/kg MMC,另设空白对照和溶剂对照。各组处理结束后24h,处死大鼠取肝脏,制备微粒体,测P450含量、CYP2B1、CYP2EI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给MMC 1mg/kgd,1d后P450含量、CYP2B1活性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CYP2E1活性明显上升(P〈0.01);连续3d或6d后,P450含量、CYP2B1、CYP2E1活性均无明显变化(P〉0.05)。给3mg/蟾的MMC 1d,对P450含量、CYP2B1活性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CYP2E1活性上升明显(P〈0.01);3Gyγ射线全身照射后,P450含量、CYP2B1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CYP2E1活性下降(P〈0.05);分析发现,3mg/kgMMC与3Gyγ射线之间没有交互作用。结果提示,Y射线可以抑制雄性SD大鼠肝脏CYP2E1活性,MMC对CYP2E1活性有诱导作用,但多次刺激使其耐受,P450含量、CYP2B1活性对γ射线、MMC不敏感。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研究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细胞)经^60Coγ射线照射后细胞蛋白质表达的改变。结果表明:受照BEP2D细胞蛋白质表达发生了改变,共同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上调的有3个,下调的有1个;通过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有2个蛋白质点(样品D和样品660)经检索鉴定为肌球蛋白质轻链(MLC2和MLC3),其中MLC2蛋白质的表达量随着剂量的升高而增高。这些蛋白质的高表达可能与辐射诱发肺部肿瘤有关。  相似文献   

18.
观察了^60Coγ射线照射对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白细胞介素-6(IL-6)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Dexter方法体外培养小鼠BMSCs,8.0Gy^60Coγ射线照射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6的浓度,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IL-6的mRNA表达,同时与NF-KB抑制剂PDTC或地塞米松预处理的BMSCs相比较。结果表明,培养小鼠BMSCs在正常情况下低表达IL-6,辐射后2h时其mRNA水平表达升高,4h时达峰值,之后开始下降;其蛋白表达在2h时开始升高,8-12h时达峰值,24h时基本恢复正至正常水平;而BMSCs在受照射前2h用PDTC或地塞米松预处理后,辐射并不引起IL-6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显示,^60Coγ射线照射能够激活培养小鼠BMSCs细胞IL-6基因的转录,使细胞分泌IL-6增多,其机制可能与照射引起的NF-KB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X射线诱导M059K细胞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和磷酸化的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基因(pATM)焦点的形成;流式细胞仪分析M059K细胞γH2AX和pATM表达的周期依赖性。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显示,γH2AX和pATM焦点阳性细胞分别以照射后0.5、4 h表达最高,照射后24h,高剂量组焦点阳性细胞达100%。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γH2AX和pATM的表达具有细胞周期依赖性。照射后0.5、4 h,γH2AX和pATM在细胞各期的表达均明显增加,并以G0/G1期为著;照射后24 h,γH2AX和pATM在G0/G1和S期表达降低,而G2/M期细胞表达明显增加。细胞呈现明显的G2/M期阻滞。结果提示,γH2AX和ATM信号通路参与X射线诱导的M059K细胞DNA双链断裂。  相似文献   

20.
5 cGyγ射线照射正常人淋巴母细胞基因表达转录谱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5cGγ低剂量60^Coγ射线照射正常人淋巴母细胞(AHH-1)后基因转录产物水平变化,探讨低剂量辐射对基因表达的影响规律。5eGy印Co7射线照射AHH-1细胞后4h,提取总RNA,用包含有14112个基因探针的人类cDNA芯片分析基因转录谱,照射组与对照组细胞的基因表达量差异比值大于2或小于0.5,两次检测结果一致的基因点为有效差异表达基因;用RT-PCR进一步验证部分差异表达基因;Western blot分析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筛选出了11个表达上调基因,9个表达下降基因:RT-PCR检测结果与芯片结果相一致,包括Connexin43、BMPR2、NOL6、IDC51760、LYK5等基因;Western blot证实Connexin43基因在翻译水平表达亦增加。实验结果表明所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有助于阐述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机理,部分基因有可能成为低剂量辐射暴露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