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转化器内腐蚀现象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哈尔滨华尔化工有限公司通过提高HCl、C2H2混合气的预热温度,提高了触媒利用率,有效地解决了转化器腐蚀问题,同时验证了这一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转化器内腐蚀现象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哈尔滨华尔化工有限公司通过提高HCl、Q2H2 混合气的预热温度,提高了触媒利用率,有效地解决了转化器腐蚀问题,同时验证了这一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电石法合成氯乙烯的工业生产中,乙炔和氯化氢混合气中存在过量的水份将导致合成氯乙烯时产生乙醛等副产物,生成盐酸雨腐蚀管道、设备,触媒粘结而失去活性并堵塞管道等,国内曾发生过因混合气冷冻脱水效果差,致使转化器严重腐蚀的沉痛教训,因此采用何种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测定乙炔、氯化氢混合脱水后水份从而使操作者能有效地控制脱水效果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  相似文献   

4.
氯乙烯转化器HCl/C_2H_2控制郭恭厚(盐锅峡化工厂,甘肃永靖县,731601)我厂氯乙烯转化器是生产PVC的重要设备,原料气HCI和ClH。的比值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原采用常规仪表进行调节,效果不理想,后采用SLPC-171。E可编程调节器,组成了...  相似文献   

5.
聚氯乙烯生产中,合成工序要求氯化氢与乙炔气混合时控制克分子比为1.05~1.10:1。乙炔气过量时会使触媒中毒,氯化氢过量时会增加精馏塔系统的负荷,增加消耗,影响产量。兰化公司化工自动化研究所参考兄弟单位经验,根据盐锅峡化工厂的工艺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选用气动仪表组成配比调节系统。该系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投运后满  相似文献   

6.
在第1报中,我们已对氯乙烯合成反应器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的分析,并试图应用复合床反应技术来解决当前氯乙烯合成反应中“头尾失调”的现象,以便最充分发挥反应器内所有催化剂的作用,提高催化剂的生产能力。初步试验表明:对于氯乙烯这类强放热反应,采用复合床反应技术来解决反应前期反应热  相似文献   

7.
减少蒸发过程中新汽的泄漏,充分利用蒸发余热,对降低烧碱汽耗,提高蒸发效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根据资料介绍,在蒸发余热利用方面,不少兄弟厂都有自己成功的经验,例如:采用仪表控制的“液位自调式”疏水器,“偏心式连续常排水阻汽器”等设施来堵绝新汽的浪费,  相似文献   

8.
概述本专利是关于从含蒸汽的高温原料气中脱除CO_2和H_2S。从天然气或石脑油的蒸汽转化和天然气、液态烃或固体燃料的部分氧化所制得的原料气中脱除酸性气(主要是CO_2)十分重要。经脱除CO_2后的原料气,可用于加氢、合成氨、合成甲醇、费—托法合成或类似过程。这些原料气通常在压力为7~105公斤/厘米~2、温度800~1600℃制得,并含有大量蒸汽,含CO_25~35%和少量的H_2S。有效地回收原料气中的大量热量与生产成本关系甚大。目前这些转化气是先  相似文献   

9.
用气相色谱法试验证明,电导法测定合成氨精炼气中微量CO偏高的原因是I_2O_5氧化气体中共存的C_2H_2、C_2H_4所致,CH_4未检出有转化作用。在I_2O_5炉温为~120℃时,C_2H_2、C_2H_4的平均转化率达60%。在C_2H_2、C_2H_4含量20~30ppm时,用HgSO_4~Ag_2SO_4~H_2SO_4混合液可脱除约94%的C_2H_2、C_2H_4。实际生产气中应用时吸收率为73%。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氯化烯生产装置的反应热提高丙烯的预热温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在化工、化肥、造纸、有机合成、合成染料等多种化工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原料或半成品转化气、伴生气中所含H_2 S、SO_2有机硫加以净化,以防腐蚀管路或设备;避免催化剂中  相似文献   

12.
解凤霞  华敏  陈天  张丹 《应用化工》2013,(10):1854-1857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配位聚合物[Mn(C8H4O4)(C12H8N2)]n(C8H4O4=间苯二甲酸根,C12H8N2=1,10-菲罗啉),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分析及荧光光谱对其结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n(C8H4O4)(C12H8N2)]n为一维链状结构,间苯二甲酸的羧基氧原子采用双齿和单齿桥连两种配位方式配位于Mn2+离子,荧光光谱显示配合物表现为强烈的荧光性。结合Achar微分法和Coats-Redfern积分法,对[Mn-(C8H4O4)(C12H8N2)]n在不同阶段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E、ln A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3.
用常温挥发法合成了一个新颖的单核配合物Ni(C6H6NO3S)2(H2O)4,并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121/n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191 2 nm,b=0.633 nm,c=1.224 nm,β=108.936°,Z=2,R1=0.027 1,wR2=0.100 7。在标题配合物中,每个Ni2+与4个H2O分子的氧原子及来自两个邻氨基苯磺酸的两个氮原子配位,形成一个畸变的八面体构型。在该配合物中,磺酸基的氧原子没有配位,这表明在该体系下,H2O的配位性能优于磺酸基氧原子。  相似文献   

14.
关于用BF_3·O(C_4H_9)_2代替BF_3·O(C_2H_9)_2作催化剂组份[Al(i-Bu)_3和Ni(naph)_2不变]合成顺丁橡胶的优越性已有报导。为了提供适宜的催化剂配方和控制手段,我们在40立升三釜连续聚合装置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BF_3·O(C_4H_9)_2后,催化剂配比和工艺条件对  相似文献   

15.
以4,4'-联吡啶和Ni(SO4)2·6H2O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结果表明晶体属六方晶系,P6(5)空间群,晶胞参数a=1.118 56(10)nm,b=1.118 56(10)nm,c=2.157 2(4)nm,α=90.00°,β=90.00°,γ=120.00°。标题配合物为一维链状结构,链状[Ni(C10H8N2)-(H2O)3]2n+n、SO2-4及晶格水分子之间,存在广泛的氢键作用,上述部分通过氢键作用形成复杂的三维网状结构。此外,相邻链的吡啶环间存在面对面的π…π堆积作用。通过热重分析研究该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适量C_(11)A_7·CaF_2、C_4A_8显著提高粉煤灰水泥早期强度的机理。研究发现,适量C_(11)A_7·CaF_2、C_4A_8和石膏的掺入,使得在水泥水化早期就有较多的钙矾石生成,且A矿水化得以加速,所生成的钙矾石既形成网络结构又填补了水泥石中的孔洞和裂隙,以致粉煤灰水泥强度提高。实验表明,C_(11)A_7·CaF_2或C_4A_2的掺量为5wt%左右时,水泥凝结正常,强度提高幅度较大,可使粉煤灰水泥强度提高约1个标号,而当C_(11)A_7·CaF_2或C_4A_8掺量达10wt%以上时,水泥凝结急剧加速,水泥强度下降,掺入0.2wt%—0.3wt%柠檬酸可使水泥正常凝结。  相似文献   

17.
欧阳淼  张运良  吴小红 《广东化工》2014,41(19):26-27,31
以止血环酸和2-吡啶甲醛为反应底物,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新颖的配位聚合物[Cu(C6H4NO2)(μ-Cl)]n(C6H4NO2H=2-吡啶甲酸)。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分析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为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 42/n,晶胞参数:a=9.774(4)?,b=9.774(4)?,c=15.029(6)?,V=1435.7(11)?3,Z=16。在配位聚合物中,每个Cu2+离子与来自两个2-吡啶甲酸的3个O原子和1个N原子及2个Cl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构型。此外,每2个Cu2+通过2个Cl原子桥联形成二维网格状结构,层与层之间又通过π-π堆积和氢键作用,把二维网格状结构进一步堆积成三维超分子结构,从而更加稳定了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8.
用(NH4)2MoS4,CoCl2,NiCl2,HSCH2CH2SH和Et4NBr在CH3OHCH3ONa溶液中反应,得到了顺(A),反(B)异构体的原子簇化合物[(C2H5)4N]2[Mo2S4(SCH2CH2S)2]的晶体。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顺、反异构体簇合物A和B晶体结构,其晶胞参数A为a=2.6044(2)nm,b=1.9886(2)nm,C=2.6302(I)nm,V=13.586nm3,β=93.33°(2);B为a=1.044(2)nm,b=1.4158(2)nm,C=1.1417(2)nm,V=1.638nm3,β=100.47°,经块距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得偏离因子R=0.088(A),R=0.089(B)。同时还对簇合物的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70(C_6H_5),SiO·30TiO_2(以下简称I)和75(C_6H_5)_2SiO·25ZrO_2(以下简称Ⅱ)薄膜,通过溶液侵蚀法和调温调湿箱中风化试验法研究了它们的抗酸、抗碱、抗水和抗潮湿空气侵蚀性能。用薄膜的失重测量、溶液的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谱(XPS)所得的数据评价和比较了薄膜的抗侵蚀性能随薄膜的化学组成、热处理温度和侵蚀介质种类的变化。经150℃热处理的薄膜的抗酸和抗水性能与载玻片玻璃相当,但抗碱性能則比后者差得多.用(Ⅰ)制成磷酸盐玻璃的保护膜层,大大改善了后者的化学稳定性。受到侵蚀作用的薄膜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解释了薄膜在酸中和水中的不同侵蚀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