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7)
目前各国均建立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并构建了相应的银行退出机制。从比较法的视野来看,虽然制度设计存在差别,但实现两者的密切配合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进行比较,研究在不同的存款保险制度下各国银行退出机制构建和运行存在的区别,对我国完善银行退出机制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4)
在存款保险制度中,存款赔付是否允许采用抵销,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做法不同。存款赔付中的抵销权制度关系到对存款人赔付的金额、众多债权人在清算中的分配利益,以及与本国现有的法律制度相协调等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现有的抵销权制度法律环境,并对国外存款保险赔付中的抵销权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中采用抵销权制度的重要意义,并对存款保险赔付中的抵销权制度安排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4)
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是各国和地区解决银行危机的一项重要制度,这项制度在发达国家已是一项成熟的制度,发展中国家也都在积极的建立这一制度。早在1993年,国务院就曾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历经21年的精心酝酿和筹划。终于,在2014年12月《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正式面向公众征求广泛意见。这意味着,存款保险制度已经箭在弦上。众所周知,存款保险不仅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基石,也是普通公众资产保值增值最基本的手段,因而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必将对经济体系的方方面面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7)
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金融机构稳定的最有效的一道安全网,我国正迅速的推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本文就存款保险发展的国际现状,我国实行存款制度的必要性,实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做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并给出了对应的可行性解决方案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
随着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蓬勃发展,一些机构由于经营不善最终破产,导致储户资金受损。政府应如何转移或规避此类风险?学术界往往仅从国外现有制度层面进行探讨,而忽视了基于我国实际的存款保险制度研究。在分析当前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我国特殊国情,探讨了我国目前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现实意义、困难及途径。引证我国应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将国外成功经验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探索建设创新型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24)
银行存款保险是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存款人利益能否得到保护。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为了降低银行风险和存款的安全,纷纷推行存款保险制度。我国的金融业的不断发展,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也在随之增加,因此,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显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1)
存款保险制度早在22年前就开始酝酿,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存款保险制度也于2015年5月正式推出。本文将重点介绍存款保险制度推出的原因、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对储户、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并结合欧美国家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9)
本文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了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特征,以此为基础,对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带来的利弊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5)
存款保险制度在稳定金融市场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存款保险制度提供相应保障的同时,也带来额外的风险,主要有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风险等。目前,我国现行的隐形存款保险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我国金融行业的高速发展。这样我国必将面临从隐形存款保险制度向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过渡的显性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市场风险的状况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道德风险的问题。本文通过从不同角度着手对显性化过程中道德风险的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5)
20世纪70年代以来,存款保险制度在全球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它已成为现代金融监管的"三道防线"之一。随着我国银行业深化改革,商业银行的风险逐渐暴露,如何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已成为我国决策层和理论界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在研究和探讨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制度环境,从组建存款保险公司、确定覆盖范围、保护程度、筹资安排、建立退出机制等方面设计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