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8)
从管理者非理性角度,以2006—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分析师跟踪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管理者会高估企业未来收益,低估风险,业绩低于预期时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所在企业的盈余管理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踪降低管理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缩小盈余操纵空间,监督管理者的不当行为,减弱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丰富了过度自信和盈余管理领域相关研究,为监督和约束管理者非理性行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4)
文章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17年数据为样本,首次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考察企业战略激进度对应计、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横向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战略激进度对盈余管理有显著影响,相对于战略非激进的企业,战略激进的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更高,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较低;纵向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战略由非激进型变更为激进型战略时,企业会增加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减少真实盈余管理。最后,在应计盈余管理中采取激进战略的企业更倾向于正向盈余,避免负向盈余。将战略选择与盈余管理行为选择相联系,丰富了这两个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4)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蓬勃发展,盈余管理已经成为会计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并对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具体行为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对我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2)
盈余管理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它的存在与会计准则、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企业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文章以2009—2013年度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微利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建立盈余管理方式偏好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制造业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及方式选择。研究显示:真实盈余管理是制造业微利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但应计利润盈余管理也未退出"历史舞台",仍辅助真实盈余管理共同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下,费用操控对盈余的影响最大,而销售操控对盈余的影响最小。最后,对规范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出适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7)
ESOP(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引入的股权激励概念,其性质、特点并不为企业广泛了解。本文主要介绍了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ESOP的实施背景、具体操作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ESOP会计处理进行分析,并研究会计处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对ESOP的讨论集中在它的发展历程、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作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和对员工工资水平的影响等方面,本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思路,研究ESOP会计处理对盈余管理的作用,并指出要杜绝过度的盈余管理,必须要严补制度规范和会计制度方面的漏洞,并且从这两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7)
基于管理者能力异质性现实,依据经济学概念量化管理者能力这一综合指标,以我国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研究管理者能力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即管理者能力越强,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继而在管理者能力差异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激励性契约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励性契约能够有效改变管理者能力在盈余管理行为中发挥的作用,具体为薪酬激励能够显著降低高能力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晋升激励对能力较高的管理者也能发挥较好的激励作用,并抑制其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1,(1)
本文选取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样本,对融资需求、内部审计以及企业盈余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重点探讨了融资需求在内部审计和企业盈余管理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内部审计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融资需求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融资需求能够增强内部审计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6)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各种缺陷常常会引起公司进行盈余管理。董事会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连结股东与经理层的纽带,无疑对公司盈余管理会产生重要影响。以契约理论、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内部人控制理论为理论指导,选取2011—2012年上交所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初始样本,利用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来计算盈余管理程度的大小,分析检验高管层实施盈余管理程度,并建立相关模型研究其与董事会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比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和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比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1)
本文以2007—2016年长期借款增加的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债务契约、货币政策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期借款增加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在货币政策宽松期以及稳健期,长期借款的增加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而在货币政策紧缩期,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中应用盈余管理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上市公司通常会为了达到各种各样的目的,如提高发行价格、达到配股条件、避免ST和摘牌等而进行盈余管理,以粉饰公司的对外财务报表,影响其会计盈余信息。盈余管理已经由一个简单的会计问题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盈余管理既具有正面影响又具有负面影响,然而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的滥用已经使得盈余管理的消极作用远远超过其积极作用,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从而影响着投资人、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直接关系着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限制和规范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已经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盈余管理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以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描述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背景和类型,接着揭露了其盈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治理对策及建议以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