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乙烯一般采用宽范围的烃类原料通过蒸汽裂解来生产。在欧洲和亚洲,主要来自石脑油、瓦斯油和凝析油裂解得到乙烯,并联产丙烯、C_4烯烃和芳烃(从热解汽油得到)。中东以乙烷和丙烷裂解为主,美国和加拿大在乙烷和丙烷裂解方面也有优势,乙烷和丙烷裂解仅生产乙烯和丙烯,使装置建设较为廉价,并且操作不复杂。  相似文献   

2.
预测油田天然气可采储量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田中的天然气,包括气顶气和溶解气,是重要的资源和能源。因此,在计算和上报原油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的同时,也必须计算和上报油田中天然气的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本文基于物质平衡原理和文献[1,2]的成果,对于未饱和油藏和饱和油藏,不同驱动类型和开发阶段,提出了预测油田中天然气可采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催化蒸馏技术处理加氢裂化柴油,制取了5~#机械油和10~#变压器油等特种油品。考察了结构参数和工艺条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结构参数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选用合适的结构参数和工艺条件,采用催化蒸馏和白土补充精制工艺处理加氢裂化柴油,可以制取5~#机械油和10~#变压器油,并副产高辛烷值汽油、煤油、轧铝板用轧制油、干气和瓦斯气,催化剂反应性能和稳定性能良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输气管道中的不稳定流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长俊  谭小平 《石油学报》1998,19(4):99-103
天然气输配系统通常是由不同压力范围的管道组成的高度密集的网络系统.在管道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其安全、经济性,对管道系统进行模拟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针对复杂输气管道系统的特征,采用系统分析的观点,将管道系统划分成一定的子系统,并通过建立子系统中不稳定流动的数学模型和综合相关的连接条件、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提出了整个管道系统的联立模型,然后利用泛函分析理论和算子级数法求解联立模型,得到了问题的广义解.该模型和求解方法已编成计算机程序,已应用于四川输气管道的模拟.通过分析和应用表明,其模型和算法具有计算方便,精度高,省时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ZSM-22和ZSM-35分子筛,使用XRD、SEM、NH3-TPD、N2吸附-脱附、TPO、TG和拉曼光谱等方法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表征,并将合成的ZSM-22和ZSM-35以及工业级 ZSM- 5分子筛用于苯和甲醇烷基化反应。结果表明:合成的ZSM-22和ZSM-35分子筛的外比表面积、微孔体积、酸性等性质相似,而两种分子筛的积炭位置、积炭速率以及石墨化程度不同。合成的ZSM-22和ZSM-35较工业生产的ZSM- 5酸性稍弱,催化苯和甲醇烷基化反应时,甲苯和二甲苯(TX)的总选择性更高,分别可达93.63%和96.50%,其中对二甲苯在二甲苯中的选择性显著高于ZSM-5分子筛,分别为51.96%和41.45%,而乙苯和C9+等副产物的选择性明显低于ZSM-5。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3阀5柱多维分析系统,利用外标法在一台气相色谱仪上实现了微量和常量CO_x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达到了快速检测CO_x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的检测时间较短,微量和常量CO_x的检测时间分别为3.0 min和4.5 min。定量分析中,微量CO和CO_2的标准偏差为0.048和0.129,相对标准偏差为0.92%和2.58%;常量CO和CO_2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64和0.048,相对标准偏差为0.62%和0.49%。该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复性,可用于甲烷化反应前后微量和常量CO_x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国外多年冻土区管道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冻土地区铺设油气输送管道,将遇到很多技术难题和挑战,一方面,土体的冻胀和融沉会对管壁产生额外应力,在适当的条件下引起应力集中和塑性变形,甚至造成管道破坏;另一方面,埋设于冻土地带的管道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扰动,造成冻土退化,反过来又影响管道安全。罗曼井(NormanWells)管道和阿拉斯加管道工程,针对各自冻土地区的特点进行设计和施工,有效解决了以上难题,并形成了一套现场观测和监控程序,确保了管道和环境的安全。文章详细介绍了罗曼井管道和阿拉斯加管道的设计特点和成功经验,总结了冻土管道在运行中的主要工程技术难题和相应对策,并根据国内实际,提出了几点可供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为认识和了解地层、分析和评估压裂施工质量,分别考虑裂缝导流能力随生产过程变化和不变化的情形,提出了以生产过程中实测的产量或井底压力为拟合目标,识别水力裂缝参数的生产历史自动拟合模型和方法,用逐步二次规划法进行了数值求解。最后通过文献对比和实例计算说明模型和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井下作业污染因素分析,针对各种井下作业清洁生产技术进行了探讨,认为井下作业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很难避免,做好井下作业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工作,主要途径和方法应是采取不断改进工艺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推行HSE管理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依奇克里克区块煤层钻井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盆地依奇克里克区块地层复杂,钻遇的岩性主要有泥岩、砂岩和煤层,井壁失稳主要发生在侏罗系和三叠系的煤层井段.利用化学分析和力学研究方法,探讨了侏罗系和三叠系煤层的坍塌机理和防塌钻井技术对策.实验结果表明,侏罗系和三叠系煤岩含有较多的亲水基团,煤化程度低,密度低,比表面积大,相对吸水量和比吸水量都很高;煤岩自身的强度较低,吸水后强度会进一步下降,浸泡液类型和围压对煤岩强度有很大的影响.根据煤层坍塌机理,探讨了煤层钻井的防塌技术,优选了适合于煤层的多元醇/KCl钻井液配方.现场应用表明,所确定的防塌钻井技术及多元醇/KCl钻井液能有效地防止煤岩井壁失稳和其他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确保了钻井安全,提高了钻井时效.  相似文献   

11.
油气井杆管柱力学研究进展与争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子丰 《石油学报》2016,37(4):531-556
油气井杆管柱是石油钻采作业的脊梁和中枢神经。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中,油气井杆管柱力学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科学。先介绍了油气井杆管柱力学的相关专著、从事油气井杆管柱力学研究学者、研究油气井杆管柱力学的方法并澄清了一些基本概念;进一步重点介绍了油气井杆管柱力学基本原理、油气井杆管柱的运动状态、油气井杆管柱动力学基本方程、油气井杆管柱的稳定性、油气井杆管柱的稳态拉力扭矩、下部钻具三维力学分析、钻柱动力学、套管柱力学分析、测试管柱力学分析、压裂注水注汽管柱力学分析、有杆泵抽油系统诊断和参数优选与节能、采气管柱的振动、管柱的冲击震动、膨胀筛(套)管力学分析、隔水管柱力学分析、振动波信号在管柱中的传播、管柱的磨损和腐蚀与冲蚀、管柱的剩余强度和疲劳强度预测等方向的进展与争论;展望了油气井杆管柱力学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对信息系统分类和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石油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管理和技术角度,提出和论述了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和应用三大环节的20个策略:以人为本、领导挂帅、坚持统一、允许个性、步步为营、风险管理、制度保证、平衡关系、集成协作、量质并重、软硬兼施、建用互促、稳定易用、创新拓业、先试后推、安全保证、最大共享、优存劣汰、正视问题和持久战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低煤阶含煤盆地地质背景复杂,煤层气富集成藏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煤层气勘探一直处于小型试验阶段。为了促进我国低煤阶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在系统分析、总结我国含煤盆地类型、煤层气成因、赋存状态、富集模式的基础上,梳理了目前勘探开发工作面临的挑战与科研攻关目标,并提出低煤阶煤层气的有利勘探方向。结果表明:(1)我国低煤阶煤层气具有盆地类型多元、煤层气成因类型多元、赋存状态多元、富集类型多元的成藏特征;(2)低煤阶煤层气勘探面临目标区优选、深层煤系气共探共采系统评价、钻完井及增产改造工艺等3个方面的挑战;(3)应加强对煤层气成藏过程及动力学机制、气源成因及其资源贡献、吸附态和游离态煤层气空间分布规律及地质控制因素等的研究攻关,开展煤层气资源有效性和可采性评价,形成一套深部煤系气勘探开发评价方法。结论认为:(1)我国浅层煤层气资源有利勘探区包括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霍林河、白彦花等凹陷,海拉尔盆地伊敏、呼和湖、陈旗等凹陷,鄂尔多斯盆地彬县、焦坪、黄陵、乌审旗东部等地区,以及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2)深层煤层气资源则主要分布在准噶尔、吐哈、三塘湖、海拉尔和三江等盆地或盆地群。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页岩气形成、成藏与富集地质条件研究、勘探开发进展与发展前景分析,通过中国与北美页岩气地质特征、勘探开发阶段对比,充分剖析北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与技术,基本明确了中国页岩气资源评价的原则与评价流程,初步建立了中国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包括体积法、类比法、容积法、含气量法和单井EUR法5种资源量估算方法和特尔菲法一种资源评价结果汇总法,形成了有效厚度、含气量、含气饱和度、孔隙度等关键参数体系、参数取值方法和参数取值标准,估算了中国3类页岩气资源量,指出了有利页岩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5.
我国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温度差异大,热演化历史复杂,目前关于温度及热演化历史对深层、超深层油气相态差异性及生烃历史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较少且不系统。为此,在收集大量深层温度、压力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含油气盆地深层热演化历史复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温度、加热时间、压力对油气形成温度及相态的影响,划分了温度与压力关系类型;并在对深层、超深层热演化史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热历史类型盆地热演化史对油气生成及油气相态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盆地、不同地区深层油气相态差异大,主要受深层经历的温度、加热时间、加热速率、压力、烃源岩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是油气生成及油气相态分布最重要的控制及影响因素;②在快速增温、加热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深层、超深层在高温下仍然可能存在油藏及凝析气藏;③超压对生烃及烃类的高温裂解具有抑制作用;④深层温度与地层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可划分为中低温高压型、高温高压型、中温中低压型3种主要类型;⑤深层、超深层热演化史可划分为后期快速沉降增温低地温梯度型、后期快速沉降增温高地温梯度型、中后期快速增温晚期抬升降温型、前期大幅度沉降快速增温中后期大幅度抬升剥蚀降温型4...  相似文献   

16.
页岩气开发、油气田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含水油泥,其黏度大、比阻高、稳定性强,处理处置的瓶颈在于脱水效果差,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调质脱稳。为此,在分析高含水油泥的来源、物化性质、特点、对生产的影响及对环境的危害等基础上,介绍了高含水油泥的基本性质和调质脱稳技术的研究进展,回顾了化学法调质脱稳的技术原理、研究实例,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①油泥脱水处理前应先进行调质脱稳处理以提高脱水效果;②影响高含水油泥脱稳的主要因素是多相乳化体系、油泥中有机物的性质和含量、无机质的主要成分、Cl-和pH值等;③实现高含水油泥的调质脱稳的原理是破坏其多相乳化体系,建议根据油泥的物质组成及性质、后续处理处置工艺与要求、处理剂的性质等因素确定适宜的方法 ;④选择的组合工艺既要实现高含水油泥的脱稳,又要尽可能回收矿物油且不增加油泥的质量,可采用不同化学法组合、化学法与物理法(超声、微波等)协同处理,或采用油泥调节器、油水分离器等高效分离设备强化调质脱稳,以提高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抽油杆万向导向器是新研制开发的专利产品,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独特,性能先进可靠,并具备多种复合功能(调偏、导向、转弯、防脱、抗扭及减磨等),易于推广使用。它联接在抽油杆上,根据不同的井况进行不同的应用,可建立抽油机井最佳运行状态。减少抽油杆断、脱、卡、弯事故,提高杆、管的使用寿命及油井的有效工作时间。通过现场试验与应用,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介绍了抽油杆万向导向技术的研究设计、工作原理、现场应用等情况。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期间,为解决塔里木、四川等盆地超深油气藏勘探开发所遇到的深井超深井钻完井难题,中石油研制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工具、仪器、工作液等,包括:①8 000 m钻机、四单根立柱超深井钻机、5 000/7 000 m钻机管柱自动化处理装置、精细控压钻井技术与装备、双燃料/高可靠性钻机动力机组、气体/欠平衡钻井装备等6项深井超深井核心装备;②自动垂直钻井工具、涡轮钻具、高效PDC钻头、系列复合钻头、水力脉冲提速工具、钻井井下安全监控系统、顶驱下套管装置等7项核心工具;③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油基钻井液、高温大温差固井水泥浆、韧性水泥浆体系等4项钻井液和水泥浆体系。研究认为,"十三五"期间深井超深井钻完井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深井超深井高温、高压、窄密度窗口、井筒完整性等,以及降本增效的巨大压力,亟待在深井超深井高效运移钻机、高效破岩钻头和辅助工具、井筒完整性、井下宽带信息传输技术等方面开展攻关并力争取得技术突破。结论认为:上述研究和试验成果有力地提升了中石油超深井钻完井的能力和水平,将对中石油油气勘探开发业务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油田后期滚动开发的需要,达到油田生产管理自动化的目的,文章阐述了利用现代通讯及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数字化无线油井工况监控、计量站自动计量监控和现场的无线视频监控等技术,以油井无线工况数据采集、诊断与控制管理为主(SCADA),配合无线井场电视监控(WTVC),形成立体化、网络化、数字化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对其所属井、站进行自动数据检测、过程控制和图像监视,实现无人值守。监控系统实时采集数据和图像,并将其传输到自动化生产中央控制室进行处理,通过实现网络信息共享,为管理人员进行生产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从而提高油田生产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郭威  潘继平 《天然气工业》2019,39(4):111-117
目前"十三五"进程过半,开展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规划中期评估,及时发现趋势性、风险性问题,提出加强和改善意见建议,有助于增强国内油气资源的供给能力。为此,基于我国《石油发展"十三五"规划》《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等专项规划,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评估了上述规划实施以来的油气储量与产量目标完成情况、重点任务实施进展情况,探讨了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增强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评估结果表明:①截至2018年底,我国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和页岩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基本达到规划预期,相继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南梁、环江等多个亿吨级油田,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和四川盆地安岳气田等多个千亿立方米级大气田;②石油产量连续3年下降,天然气产量稳步增加,呈现出"油降气增"的态势,油气可持续发展形势较为严峻。结论认为:①规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十三五"后期需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油气储量、产量持续增长,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②深层、深水盆地油气将成为未来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域,是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战略接替区;③非常规油气增储上产比重将逐步增大,致密油气、页岩气、煤层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成为增储的重要组成部分;④我国将进入天然气储量、产量快速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