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机械力化学法与热分解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ZnO:Eu3+,Li+纳米粉末,用SEM、XRD、TG-DSC、UV-Vis、FL等检测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怔。结果表明:Eu3+和Li+成功掺入ZnO基质中;样品颗粒分布均匀,粒径为50nm,其发射主峰位于611nm处;其荧光性能与热处理温度及Eu,Li的掺杂比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反应条件温和的水热法制备LI十掺杂的YBO3:Eu3+荧光粉。通过掺入不同量的L|+研究其对荧光粉YBO3:Eu3+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光致发光特性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荧光分光光度计及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等手段表征材料性能。结果表明:Li+掺杂能够提高荧光粉YBO3:Eu3+的发光强度,最大能提高近20%。发光增强与Li+掺杂量的多少有关,同时也可能与Li+改变YBO3晶体场环境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r2SiO4Dy^3+粉体。用热重-差热(TG-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表征了样品的结构、形貌,研究了Dy掺杂浓度和Dy与L i的摩尔比对发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样品为单斜晶系结构,呈长为800 nm的纤维状小颗粒,其发射光谱为一个多峰宽谱,主峰分别为480,571和661 nm;监测571 nm的发射峰,所得材料的激发光谱为一个多峰宽谱,主峰分别为327,352,366,391,429,453和478 nm;当Dy3+的掺杂浓度(摩尔分数)为4%,Dy与L i的摩尔比为1 1时,样品的发光强度最强。  相似文献   

4.
利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ZrO2:Eu^3+荧光粉体,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和掺杂浓度对样品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在不同煅烧温度和掺杂浓度下,样品结构含有单斜相和四方相2种不同结构,其比例不同.在不同温度下,监测615 nm的激发光谱发现:基质ZrO2和Eu^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当样品结构为单斜相时,能量传递最强;研究激发波长为243 nm的发射光谱可知:晶面结构不同可以引起Eu^3+特征发射光谱的变化.研究荧光强度与激活离子Eu^3+浓度关系发现:荧光强度先随浓度提高而提高,在浓度为4 mol%时达到最大,然后又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5.
以Y2O3粗粉、Y2O3、硝酸和NH3·H2O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Yb3+:Y2O3透明陶瓷纳米粉体,并采用TG/DTA、XRD、SEM以及光谱分析方法对粉体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先驱物中添加适量的聚乙二醇能改善粉体的分散性,使粉体粒度均匀并呈球形分布。在1100℃煅烧4h所得粉体粒度均匀,粒径在60~80nm之间,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适合作为制备Yb3+:Y2O3透明陶瓷的粉体材料。  相似文献   

6.
以Y2O3、Er2O3、Yb2O3和不同氟源(NaBF4、NaF和NH4F)为原料,利用PEG-2000辅助的水热法合成出不同形貌的YF3:Yb^3+,Er^3+纳米上转换发光材料,考察了不同反应时间和不同氟源对样品形貌和晶相的影响。SEM照片表明:不同的反应时间和不同氟源对YF3:Yb^3+,Er^3+纳米粒子的形貌和尺寸影响较大。XRD分析表明:加NaBF4和NaF所得的样品均为正交晶系的YF3,加NH4F所得样品为立方晶系的YF3。上转换发射光谱表明:不同氟源和在不同温度下所得样品的发射光谱均可以观察到在522nm到545nm之间的绿光发射带和位于653nm附近的红光发射峰,分别对应于Er^3+的2H11/2、4S3/2→4^I15/2跃迁和4H9/2→4^I15/2的跃迁。不同氟源所得样品的红绿光强度有所不同,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发光强度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7.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金红石型TiO2纳米晶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高能球磨机粉磨锐钛矿型TiO2的机械力化学变化过程。发现在一定操作参数(行星磨公转转速300r/min、自转200r/min) 条件上,粉磨初期(5h)为无定形形成期,颗粒粒度减小,晶格畸变,转变为无定形,并形成金红石型TiO2晶核;粉磨中期(5-15h)为晶粒长大期,金红石型TiO2晶粒长大;粉磨后期(15h以后)为动态平衡期,晶粒长大与粉磨引起的昌粒减小处于动态平衡;XRD、TEM、FT-IR研究表明:行星磨粉磨锐钛矿型TiO2可使晶型转变为金红石型TiO2,晶粒尺寸为14.1nm,颗粒尺寸为20-40nm。  相似文献   

8.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掺杂Eu^3+,Dy^3+的Zb(BO3)2纳米发光材料,X射线衍射测定其物相为单斜晶系的Zn3(BO3)2,平均粒径为15~25nm左右,同时研究了Eu^3+,Dy^3+掺杂样品的发光特性,在Eu^3+和Dy^3+共同掺杂的体系中,可以观察到由于Eu^3+,Dy^3+之间的能量传递使Eu^3+强烈敏化Dy^3+的发光现象。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柠檬酸为络合剂,乙二醇为螯合剂合成了YAG:Ce^3+超细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电镜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合成的YAG:Ce^3+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XRD图谱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立方相.根据Scherrer公式计算,900℃、1 000℃和1 100℃热处理后样品晶粒的平均粒径分别为69 nm7、2 nm和89 nm.粒子的粒径和衍射峰强度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而增大和增强.激发光谱由位于345 nm的弱激发带和位于470 nm强的激发带组成.发射光谱是位于530 nm左右的宽的发射带,归属于Ce^3+离子的5d→4f跃迁.激发和发射强度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P/[Y(NO3)3+Ce(NO3)3+Al(NO3)3]复合纳米纤维,对其进行焙烧,得到了结构新颖的Y3Al5O12:Ce^3+(简称为YAG:Ce^3+)纳米纤维。XRD分析表明,PVP/[Y(NO3)3+Ce(NO3)3+Al(NO3)3]复合纳米纤维为非晶态,经900℃焙烧8h,获得单相石榴石型的YAG:Ce^3+纳米纤维,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Ia3d。SEM分析表明,PVP/[Y(NO3)3+Ce(NO3)3+Al(NO3)3]复合纳米纤维表面光滑,直径为210-300nm;YAG:Ce^3+纳米纤维直径为90~125nm,长度大于100μm。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在460nm蓝光激发下,YAG:Ce^3+纳米纤维发射出波长为525nm的黄光,属于Ce^3+的5D0→7F1跃迁。  相似文献   

11.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3+掺杂纳米TiO2薄膜,研究了不同Fe^3+掺杂浓度的TiO2薄膜材料的光学性能、晶体结构和光催化性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相关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铁掺杂量的不同使TiO2材料的光学性能、晶胞参数及光催化性等发生变化,其中以Fe^3+掺杂0.3%~0.4%(摩尔分数)时具有最好的光催化性能,此时纳米TiO2薄膜具有锐钛矿结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70%,紫外吸收限为366nm,比未掺杂的红移了6nm.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P/[Y(NO3)3+Nd(NO3)3]复合纳米带,将PVP/[Y(NO3)3+Nd(NO3)3]复合纳米带在700℃焙烧8h,获得了Y2O3:Nd3^+纳米带。使用NH4HF2为氟化剂,经双坩埚法氟化和脱氨后得到YF3:Nd3^+纳米带。XRD分析表明,立方相的Y2O3:Nd3^+氟化后,得到了正交相的YF3:Nd3^+纳米带,其空间群为Abm2;SEM分析表明,Y2O3:Nd3^+纳米带和YF3:Nd3^+纳米带宽度分布分别为3.7±0.9μm和3.7±0.7μm,厚度分别为360nm和330nm。  相似文献   

13.
在一氧化碳还原气氛下,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YAG:Ce3+,Pr3+黄色荧光粉。研究Pr3+的掺杂浓度(X)与助熔剂对该荧光粉光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的掺杂浓度x≤0.012时,光谱强度随X增大而增强;当x〉O.012时,光谱强度随X增大而减弱。同时还发现光谱的峰值和峰形不受X的影响,主激发峰位于468nm,发射峰位于530rim和610nm。在YAG:Ce3+荧光粉中掺杂Pr3+增加了荧光粉的红色成分。A1F3做助熔剂时,可以提高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溶液沉淀法成功地制备了具有六角状结构的SmF3:Eu^3+纳米晶体。分别采用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光致发光光谱仪(PL)等手段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纯相六方晶系的SmF3晶体,且具有由规则六方状结构、尺寸分布较均匀等特点。最后对掺杂5mol%Eu^3+离子的SmF3晶体的发光光谱作了初步的分析,发现其在波长为325nm的激发源激发下,发出强烈的红光且单色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2SiO3Cl2:Eu^3+红色荧光粉,并对其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在Ca2SiO3Cl2:Eu^(3+)体系中观察到Eu^3+的特征发射谱线,发射光谱有5个主要荧光发射峰,峰值波长分别为583 nm,598 nm,620 nm,658 nm和692 nm,分别对应^5D0~^7F0,^5D_0~^7F1,^5D_0~^7F_2,^5D0~^7F3和^5D0~^7F4的跃迁是典型的Eu^3跃迁.进一步研究了发光强度随Eu^3+浓度的变化规律,没有发现明显的浓度淬灭现象.采用Li^+作为电荷补偿剂和共激活剂可以大幅度提高发光强度.实验结果表明,Ca2SiO3Cl2:Eu^3+是一种适用于UVLED激发的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PbF2为基质,Er^3+为激活剂,Yb^3+为敏化剂,采用水热法,通过严格控制pH值,成功制备了PbF2:Er^3+,Yb^3+上转换发光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当pH值=4时,产物为立方晶系纯相PbF2,上转换发光性能最佳。在980nm光激发下,样品发射源于Er^3+离子^2H11/2→^4I15/2、^4S3/2→^4I15/2能级跃迁的绿光(520-570nm)和4F9/2→4I15/2能级跃迁的红光(650-680nm)。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合成法,在不添加任何辅助试剂的条件下合成了长约5μm、宽250nm的LaPO4纳米棒,并对其进行了Gd3+和Tb3+的掺杂研究.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光谱仪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所合成的LaPO4纳米棒为单斜相,Gd3+是Tb3+的优异敏化剂,Tb3+和Gd3+双掺杂后,发光性能比Tb3+单掺时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280~900nm的波长范围内,首次用1.06μm的YAG:N3+d调Q激光激发YAG:N3+d晶体,得到了新的谱线。通过与该晶体的X光荧光光谱和A+r激光荧光光谱的比较,参照该晶体经过吸收光谱和理论计算所得到的能级,初步地指认了在实验中所得到的谱线,从而对YAG:N3+d的发光性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传统熔融法制备Tb3+/Sm3+掺杂的SiO2-B2O3-Na2O-CaF2-NaF氟氧化物基质玻璃,通过热处理获得Tb3+/Sm3+共掺杂的CaF2的微晶玻璃.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图谱(XRD)、电子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光谱等对样品进行分析.XRD研究结果表明:基质玻璃经680℃热处理1 h后获得了Tb3+/Sm3+掺杂的CaF2的微晶玻璃,估算的CaF2晶粒尺寸为37 nm.发射光谱研究结果表明:由于Tb3+/Sm3+进入到低声子能量的CaF2微晶中,与基质玻璃相比微晶玻璃的发射特征峰强度明显增强.同时也证实Tb3+和Sm3+之间的能量转移过程及其Sm3+离子的自猝灭现象.  相似文献   

20.
以3Ti/Al/2C粉体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的方法以合成Ti3AlC2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诱发自蔓延反应,反应会产生大量坚硬的小块体颗粒,大小约为0.2-11mm。粉体的组成相为TiC、Ti3AlC2、Ti2AlC,而块体仅含有TiC和Ti3AlC2。获得的粉体和块体产物中Ti3AlC2含量分别约为63wt%和84.8wt%。提出了一个机械诱发自蔓延反应合成Ti3AlC2的反应机制,即Ti3AlC2是从固相TiC与Ti-Al液相中形核并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