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分析了莱芜油库无立柱式液压潜油泵卸油鹤管出现举不高、提不动、转向不灵活、操作不方便等问题的原因,介绍了提高鹤管操作性能所采取的技术、管理措施。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石油分公司莱芜油库(以下简称莱芜油库)库容量只有1.65×104 m3,年吞吐量达6.5×105 t,入库形式只有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2种方式,因此接卸频繁。莱芜油库铁路接卸栈桥为单线栈桥,共有卸车货位25个,为正压卸油,全部采用Φ100 mm无立柱式液压潜油泵卸油鹤管系统(以下简称潜油泵鹤管)。  相似文献   

2.
油库的卸油系统是油库工艺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为了解决铁路罐车轻油上卸管路系统存在的气阻现象,减小卸油温度下油品的饱和蒸气压,降低油罐车内油品的温度,对油罐车内轻油的温度场进行了计算。通过分析罐车的几何特性建立了油罐车内轻油温度场数学模型和求解边界条件,并使用ANSYS有限元软件求解该数学模型。其中,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把油罐车内轻油温度场简化为二维非稳定传热问题,在求解边界条件中充分考虑了大气温度的变化以及油罐车外壁温度随气温而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轻油温度场一个运行周期的计算可求解出在运行周期内某时刻轻油温度场的温度分布,也可以求解出罐车内任意点在整个运行周期中的温度变化情况。方法简便易行、运行稳定可靠。这些问题的求解为研究消除卸油系统中气阻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内地油库成品油主要通过铁路运输。成品油库设计中常常涉及到铁路运输装卸设施装卸能力的确定、栈桥尺寸的确定、卸油工艺的选择以及卸油鹤管的选型等问题。结合实际应用,介绍了成品油库卸油栈桥的选择及设计过程,重点介绍了鹤管类型的选择和结构的计算,并指出鹤管和栈桥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相似文献   

4.
油田常规的卸油方式为敞口开放式卸油,过程中挥发气体逸散到大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且挥发气中含有可燃性的气体,存在安全隐患;同时VOCs等气体有可能对岗位员工造成职业伤害。针对这些问题,应用自动化的方法实现了卸油过程的密闭化和自动化,自动启泵、自动停泵、自动计量,并且将卸油处理装置、卸油泵、质量流量计、防爆自动控制系统等集成为一套装置。该装置体积小、移动方便、集成比高、现场安装方便,且工艺自动化程度高,建设投产周期快,实现了低位卸油、密闭卸油及自动化卸油。其适用于油库、原油处理站、接转站的密闭卸油,现已在华北油田投入使用,具备向各大油田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铁路运输具有覆盖广、运力高、保障性强等特点,是机场航煤自炼油厂运至机场油库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在全国排名前40位的机场中,约半数机场建有航煤铁路接卸设施。铁路卸油站是否需要建设中转油罐,取决于该机场航煤铁路卸油站储运工艺流程;而中转油库的库容及罐容,则取决于铁路卸油站的卸油和外运能力。阐述了机场航煤铁路卸油站的储运工艺流程,包括直卸直输、卸转输、卸转运、卸油——公路运输等4种模式;分析了铁路卸油站中转库容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实例对库容进行了计算;最后,结合项目建设经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湖南株州815油库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关键技术、主要特点和应用情况,该系统完整地实现了在油库发油、卸油、储存、检验、调运、管理等环节的流程化和自动化,并且建立了省市两级物流、仓储管理部门对油库的管理和监控体系,并通过与中石化原有的管理系统无缝联接,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管理控制平台,消除了信息孤岛。该系统的成功应用为今后石油库信息化建设标准的制订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石油库铁路油品接卸系统中,以滑片泵替代水环式真空泵,即使用滑片泵与离心泵结合的卸油工艺,并对其原工艺流程做了局部的改进,以更有利于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8.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地形地貌极为复杂,且十年九旱,四季多干燥。省石油系统现在所属油库174座,加油站537座。其中油库多建于六七十年代,由于当时备战的需要,大部分分布在山沟、丘陵地带,部分储罐设在地下或半地下,地埋管线长,有许多油库从卸油到付油都靠自流。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原因,使全省系统的库、站安全条件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山西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地方政府根本不可能拿出充足的  相似文献   

9.
电动潜油泵在油库接卸油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我国石油库铁路轻油接卸油系统所采用的几种油品接卸工艺,介绍了潜油泵油品接卸工艺的优点,着重对电动潜油泵的特点进行了说明,并就电动潜油泵和液动潜油泵的安装使用费用进行了比较,电动潜油泵比液动潜油泵综合节能降耗效果显著,在油库按卸油系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孟加拉单点系泊及双线管道工程是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所收获的重要市场成果,该项目主要由3个主系统即卸油系统、转输系统及输送系统构成。在简要介绍了项目概况的基础上,针对陆上存储系统,即配套油库的选址工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主要从当地气象海况、SPM位置、工艺水力计算、选址要求等方面进行论述。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了油库在不同站址情况下的优缺点,据此指出马什卡里岛中的第4处库址是唯一一处可满足项目设计要求的位置。经过两年的现场施工建造,所选库址经历了多次雨季及海上气旋,实践证明最终选用的库址可以抵御海上气旋和风暴潮的影响。目前油库的施工建造已接近尾声,项目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1.
加油站液位仪深化应用系统是一套通过液位仪自动采集加油站油罐计量数据、集成物流系统和油库发油系统的发油数据,实现对加油站进、销、存的全方位、精细化管理的系统。从油库发油环节、运输环节的承运商管理、加油站接卸环节以及公司管理环节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加油站进货验收准确率的措施,介绍了公司管理人员应用该系统查找是否有"无实发数据"单、是否"无出库单"等有关问题的方法,指出了加油站卸油环节应用该系统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为推进该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石油企业集团公司所属黄埔油库,总容量26万m~3,拥有2.5万吨级和0.5万吨级油码头各1座,收发油作业以港口接卸为主,汽车、铁路发油为辅。 原有的码头操作规程规定“……用输油胶管卸油,压力不超过0.3MPa,卸油时最高流速不得超过4m/s。”受规定的限制,码头收卸油料在工作压力0.3MPa,流速约4m/s时,收卸柴油约445t/h,汽油约330t/h,一艘2.5万吨级油轮卸油时间需要60h左右。省公司每年因船舶滞卸费用罚款高  相似文献   

13.
原油管道运输调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混合整数规划及多周期技术建立原油管道运输日调度的数学模型,解决不同原油从不同油轮卸油、装入港口油罐,再通过管道传输到中间油库或末端油库的管道运输调度问题。该模型的目标函数为控制原油品种切换成本最少。  相似文献   

14.
目前石油库铁路油槽车卸油扫仓多为滑片泵,该泵效率低,维修频率高。经研究设计出一种由离心式输油泵与自吸装置组成的射流泵,该泵较目前使用的滑片泵优越,效率高,工作性能稳定,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1 县级油库的现状 县级油库大都建于五六十年代,不仅库容量小,缺乏合理的布局和统一规划,而且工艺设施落后,规范程度极低,因此增加了油品在接卸和储运过程中的损耗。特别是多数县级油库因无铁路专用线而在车站接卸,造成接卸油工艺极不合理。近年来随着铁路电器化改造,使得某些县级油库的接卸系统急待改造。 由于县级油库条件和资金的限制,使得接卸油设施的建设不能完全满足最佳接卸工艺要求,因此对油库接卸油工艺设计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输油泵的选型是油库接卸油工艺没计的关键,其输油泵选型的好坏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原油动态计量就是通过高精度的流量计,对流动状态下的原油进行连续的计量。用于贸易结算的流量计在使用前后,应分别进行在线实液标定,确定流量计系数及精度,使流量计满足贸易结算的使用要求。在原油中转码头及油库,对卸油和装油的计量通常由计量站完成,计量站一般包括计量系统、标定系统和辅助系统。介绍了原油动态计量和标定的原理、详细阐述了原油计量系统和标定系统的基本构成和主要设备及功能,给出了原油动态计量和标定的工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油库粘油管路的实际,从系统经济的角度出发,给出了油库内粘油输转时的经济加热温度计算模型,并对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对油库内粘油输转作业力。热温度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石油库与加油站》2011,20(3):46-46
1.严禁汽车油罐车装、卸油品时,不有效连接静电接地线和防溢油装置进行作业;严禁汽车油罐车装、卸油品后,不按规定对油罐车设置铅封(含电子封签)即驶离油库或加油站,违者给予行政处分,造成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2.严禁加油站卸油作业时利用收油罐进行加油作业;严禁使用加油枪直接给塑料桶加注汽油,违者给予行政处分,造成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3.严禁油库重大作业期间值班领导及岗位操作人员脱岗,违者给予  相似文献   

19.
6月19日下午14:30分,中石化浙江嘉兴石油分公司嘉兴油库码头一艘油船正在卸油,突然输油管线因异常情况破裂,汽油大面积“泄漏”,杭中航道被油品污染,情况紧急!  相似文献   

20.
1.新型卸油点设计要求(1)工艺流程简介。新型卸油点工艺流程如下:①油系统,提捞车来油→沉降池→好油池出油→外输泵→联合站计量;②水系统,污水池→掺(污)水泵→掺水汇管→提捞车→沉降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