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研究寨上金矿矿石矿物过程中,新鉴定出碲金银矿、板碲金银矿、碲汞矿及碲镍矿,重点研究了这几种碲化物以及与之共生的自然金的矿物学特征和微量元素变化特征。碲化物在矿床中表现为 Ag3AuTe2(碲金银矿)-AuTe2(碲金矿)-Au(自然金)的共生组合,说明其形成于低温环境。自然金或者含银自然金在矿床中表现为 Ag3AuTe2(碲金银矿)-Ag2Te(碲银矿)-Au(含银自然金)的共生组合,说明在低温环境下也可以形成自然金矿物。寨上金矿碲化物与自然金的生成顺序:含砷碲金银矿-碲金银矿-板碲金银矿-碲金矿-碲汞矿-银金矿-自然金。寨上金矿成矿机制是当成矿流体中的 S 元素消耗殆尽时,Te 元素含量增高,开始形成银的碲化物,如碲银矿和碲金银矿等,由于流体中还残留有少量 As 元素,所以碲金银矿中含极少量的 As。当流体中的 Te元素消耗殆尽时,形成银金矿和自然金。寨上金矿具有形成超大型金矿的条件,属于与花岗岩有关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蔡长金 《黄金》1993,14(6):1-6
我国的金矿物约49种(包括变种和未定名矿物).经济矿物主要是自然金和银金矿,少数矿床有金银矿、碲金矿、针碲金银矿、碲金银矿和黑铋金矿等.上述金矿物可分为四大类和十五种类型.文中对各种矿物的主要特点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河南栾灵金矿矿石矿物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栾灵金矿位于小秦岭成矿带东部,属于碲化物型金矿床。该区矿石矿物组分简单,金属矿物主要有自然金、碲化物和硫化物3 种类型,其中,自然金形成于早期的多金属硫化物阶段,而金的碲化物形成于晚期的碲化物阶段。碲矿物主要有碲金矿、碲金银矿、针碲金银矿和碲银矿等。金的赋存状态有两类,即可见金和次显微金,根据物相分析结果,金矿物以包裹金为主,裂隙金和粒间金相对较少。通过分析该矿床成矿作用过程,认为其成因属于中低温碲化物热液型。  相似文献   

4.
由于金在地壳中的丰度值极低,因此具文象结构的自然金粒十分罕见.在P·兰姆多的专著中曾报道了金与含铜碲化物(1931年),金与自然铋(1925年),金与碲银矿(1937年)呈文象结构的地质现象,并认为这种结构的出现是由于含金碲化物或含金铋化物分解的结果.在国内迄今还未见有文象结构自然金的文献报道.作者有幸在吉林小西南岔矿区工作期间,采集到为数可观的具文象结构的自然金粒,现将其研究简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某选铜尾矿中铜、金、银损失的原因,对铜尾一次分级沉砂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主要与黄铁矿及脉石矿物形成连生体,嵌布粒度为0.01~0.2mm;金银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银金矿及金银矿等金银互化物,少量碲银矿及含银贺硫铋铜矿等,主要以包裹态存在于黄铁矿、黄铜矿及脉石矿物中,金矿物嵌布粒度大部分小于0.01mm,属微粒金,银矿物嵌布粒度为0.001~0.02mm。在工艺矿物学分析基础上,制定了"分级-再磨-浮选"工艺,在优化工艺条件基础上开展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8.73%和40.34%的低品位铜精矿,金银回收率分别为7.10%和18.07%。  相似文献   

6.
丹巴金矿床是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缘典型的碲化物型金矿床。该矿床中发育大量明金与碲铋矿物。以叶碲铋矿和自然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显微岩相学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对自然金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丹巴金矿床载金矿物主要有磁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叶碲铋矿、自然铋、黑铋金矿,大量自然金与叶碲铋矿、自然铋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黑铋金矿的产出是铋熔体析出并清除金最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对取自澳大利亚卡尔古利地区Golden Mile金矿的浮选精矿中,自然金和金-银碲化物在氰化物溶液中的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评价在各种条件下进行浸出时是否能用于确定金在自然金和金-银碲化物之间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8.
位于巴西中部太古代格伦诺斯(Guarinos)绿岩带中的玛丽亚拉扎拉(Maria Lazala)金矿由形成韧性剪切带的石英—碳酸盐脉群组成。通过对钾碱性热液性变带中的硫化物和含金石英—碳酸盐脉的研究,可以分出两个成矿期:第一期是富硫毒砂的沉淀;第二期是富砷毒砂和铋、碲、金、硫矿物的共生沉淀。根据自然金的产出形态、结构和银含量可确定两种金的类型:一是银含量大于5%的自然金,它晚于富硫毒砂的生成;二是银含量小于3%的金,它与铋、碲、硫矿物同时生成。  相似文献   

9.
真空加热处理含银铅电炉熔炼银浮渣得到的含银铅中,含银 金8~14%,铜2~3%,锌1~3%,铋、碲和砷约千分之几。在苏联通常用灰吹法处理这些产物,使铅进入氧化铅,金、银则留在金银合  相似文献   

10.
以新山矿区原生金矿石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探针研究等手段,系统研究了金矿物的形貌、赋存方式与化学成分特征,并结合矿区地质矿化特征讨论其矿床成因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金矿物为含铋、汞的金银系列矿物,主要为银金矿,其次为含银自然金,少量为自然金,黄铁矿为其主要载体矿物,金矿物以包裹金、裂隙金及粒间金形式产出。随热液成矿作用演化,受成矿流体温度、酸度缓慢降低及控矿断裂的调整式活动制约,金矿物由自然金向含银自然金再向银金矿有序变化,赋存形式也由包裹金向裂隙金再向粒间金有序变化。金矿化化学成分、赋存形式及其变化特征显示,矿床为中深成热液矿床,矿区深部仍有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1.
银的物相分析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银的物相分析已为许多化学物相分析工作者所注意,对阳极泥、铅锌矿石及其冶金产品中银的物相分析进行了研究,制定了一些分析方法。目前,分析测定过的矿物(或化合物)有硫酸银、氧化银、角银矿(AgCl)、金属银、辉银矿(Ag_2S)、硫锑银矿(Ag_3SbS_3)、脆银矿(Ag_5SbS_4)、硒银矿、碲银矿以及方铅矿、闪锌矿、黝铜  相似文献   

12.
曹家山金矿赋存于下三叠统大冶群地层中,矿体受近EW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分析矿床地质特征,得出矿石矿物组分较简单,金主要是离散分布于碲化物和铋化物中,部分分布于方铅矿和黄铁矿中,矿床受构造控矿较为明显,属晚期低温热液隐爆碎裂-角砾岩型金(银)矿。  相似文献   

13.
《黄金》1986,(6)
采矿与地质 期页苏联某矿区造矿矿物组合的含金宰 l 1湖南某碲化物,硫化物多金属矿床主矿体银、金矿化特征 1 4金一银和金~锑建造矿床形成的物理一化学条件1 10多年冻结砂矿床的大直径钻孔的钻进 l 14试论砂金矿勘探中的几个问题 1 17拉·布斯奎矿的采矿问题 1 21改造和增设斗链托轮提高采矿效率 1 24爆管锚管安装时,合理装药星的确定 l 26黄金矿床的参数 2 l我圈首次发现的文象结构自然金 2 7关于黑色页岩含金性的问题 2 10金地质学基础 2 15云南罢江金厂矿区金矿体厚度与品位的回归效果 初探 2 20无拉力分析与边界元法 2 24关于小规模黄…  相似文献   

14.
高歌  陈建龙 《黄金》2016,(11):51-54
对某含银多金属矿石的工艺性质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矿物组成、嵌存状态、粒度分布等。同时,对超出显微镜分辨能力的次显微银采用扫描电镜进行系统研究。测定结果表明:矿石中银矿物主要为含银黝铜矿、辉铜银矿、硫锑铜银矿、银黝铜矿、辉银矿、碲银矿、角银矿、自然银等;银矿物与黝铜矿嵌存关系密切,而黝铜矿主要嵌存在方铅矿中,黝铜矿、方铅矿为银矿物的主要载体矿物。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为选矿工艺流程和条件试验的确定提供可靠数据,使选矿试验获得理想的回收指标。  相似文献   

15.
河台大型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呈独立矿物和分散状态两种,前者以自然金为主,有包裹金、晶隙金和裂隙金,后者则存在于硫化物晶格中。首次发现含金碲铋矿。  相似文献   

16.
德兴铜矿南山125米以上银主要以银金矿、碲银矿、自然银等独立的银矿物和类质同象形式存在.银矿物主要以包襄体形式嵌布于载体矿物中,部分嵌布于矿物的粒间或矿物的转折处及矿物的裂隙内.银的载体矿物主要是以黄铜矿为主的硫化铜矿物,次要为黄铁矿.银矿物多呈粒状、椭圆粒状等,粒度细小,均在—40μm.  相似文献   

17.
河台金矿床金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台大型金矿床 赋存状态呈独立矿物和分散状态两种,前者以自然金为主,有包裹金,晶隙金和裂隙金,后者则存在于硫化物晶格中,首次发现含金碲铋矿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三道湾子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道湾子金矿床是一个与偏碱性岩有关的含碲化物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矿体赋存于侏罗系上统塔木兰沟组中基性、偏碱性粗安岩、粗安质火山角砾岩中。矿石类型主要为贫硫石英脉型,矿石矿物主要由碲金矿、碲金银矿、碲银矿、针碲金银矿和斜方碲金矿等组成。矿区内发育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和萤石化等矿化蚀变,典型的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蚀变组合。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二相及少量单液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属H2O-NaCl体系;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30~270℃;盐度大多小于3%,密度集中在0.68~0.88 g/cm3,成矿流体属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体系;成矿深度平均为1.73 km,属浅成低温环境;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流体δD为-110‰~-85‰,平均-95.8‰,δ18 O水为-14.3‰~-8.7‰,均值为-11.1‰,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根据矿床低硫富碲特点、矿物组合、矿化蚀变组合及流体特征,进一步确定三道湾子金矿床为与偏碱性岩有关的含碲化物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文摘与简讯     
Paradise Peach露天金银矿1987年末,美国内华达州的Paradise Peac露天金银矿的勘定和设想储量总计达到770万吨.平均品位为3.8g/t金和138.9g/t银。另外有510万吨堆浸矿石,品位为1.0g/t金和19.4g/t银。可采储量中含金估计为110万盎司,银3780万盎司。1987年已售出18.8万盎司金和308.48万盎司银。矿体存在于一系列安山岩或流纹岩以及第三纪火成碎屑火山岩中,属典型浅成热液型金矿。金主要以天然状态存在,银最常见的存在形式为卤化物形式存在的螺状硫银矿,伴生元素有汞。采矿用5.4m~3Hitachi UH501水力挖掘机,以平均速率580t/h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20.
应用矿相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和化学物相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澜沧银铅锌矿中金银的赋存状态。矿石中金主要为自然金和含银自然金,呈次显微包裹体状态分散于毒砂和黄铁矿等载金矿物中;银主要呈辉银矿、自然银以及含银砷黝铜矿等矿物形式存在,其与铅、锌和铁的硫化物结合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