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网络隔离技术开辟了一条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全新之路。本文对目前网络安全技术和网络隔离技术进行研 究,针对特殊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专用协议和专用硬件的双机系统的专用网络隔离系统的总体构想,介绍了系统组 成,并对关键技术以及系统安全性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GAP(安全隔离网闸/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是一种通过专用硬件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网络在不连通的情况下实现安全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技术,它采用独特的硬件设计,能显著提高内部用户网络的安全强度。GAP技术实现原理上与隔离卡、隔离集线器或防火墙等相比有较大的区别,包涵几个要点:首先,GAP技术采用了专用隔离硬件保证网络间实现了链路层的彻底断开,阻断了TCP/IP协议及其他链路层以上协议。同时构成隔离的专用硬件工作在系统的最底层,不提供编程软接口,不受系统控制,不同于信息转播站、串口通信等“软隔离”,也不同于在通用协议上只…  相似文献   

3.
网络隔离技术是当今网络安全领域内的关键技术,由于采取了独特的技术思路,从而获得了比传统网络安全技术更为理想的安全性能,简要介绍网络隔离的概念,网络隔离的相关技术,分析了当前隔离产品的组成以及隔离技术的原理,进而探讨实体隔离网闸的技术原理,并从相关信息安全标准所建议之实务规范,汇整与网络存取相关的管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珏  田建学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12):130-132
针对传统网络安全技术的缺陷,提出了网络隔离技术,网络隔离的目的是保护内部网的安全,而网络互联的目的是内外网进行数据交换。对于这两方面之间存在的矛盾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隔离的数据安全转发的技术方案。构建基于DES算法的消息认证系统,该系统对传输的原始数据进行DES算法加密,通过比较内外部处理单元中传输数据的消息的一致性,来判断数据的完整性。采用带缓冲区的双通道实时开发技术,改善了系统的安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内、外网络断开的情况下实现动态、实时的数据安全转发,从而实现内外网之间的真正安全的物理隔离。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电视播出安全角度,针对广电系统专门开发的类似网络安全隔离器产品的原理及播出网络与非播出网络之间的互联安全问题,重点探讨和论述了网络隔离技术的原理,测试并总结了以往网络安全产品的不足之处,以及基于USB2.0的网络隔离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其在播出系统中的优势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集团型发电企业如何面向互联网服务,同时确保电力生产管理和信息网络的安全稳定,是电力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网络隔离和安全数据交换等技术设计了集团型发电企业双网体系结构.在保障网络安全隔离的基础上,引入私有协议交互技术,满足发电企业日益强劲的互联网业务发展需求.提出了逻辑强隔离的总体技术路线以及信息内外网构建、应用部署、典型应用场景信息交换的设计方案;此外,为了实现隔离后的集中监控和统一防护,提出了部署统一监测、统一防病毒、统一终端管理、统一认证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网络隔离技术是当今网络安全领域内的关键技术,由于采取了独特的技术思路,从而获得了比传统网络安全技术更为理想的安全性能,简要介绍网络隔离的概念,网络隔离的相关技术,分析了当前隔离产品的组成以及隔离技术的原理,进而探讨实体隔离网闸的技术原理,并从相关信息安全标准所建议之实务规范,汇整与网络存取相关的管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网络隔离技术是近些年确保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并已成为网络安全眼镜领域的关键问题。本文以网络隔离技术的背景为背景,对当前计算机网络隔离技术的现状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的现实环境下,政府等重要部门如何做好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物理隔离技术应运而生。物理隔离目前常见的实现方式以隔离卡和隔离集线器为主,实现多个网络的真正物理隔离。物理隔离作为一种更彻底、更安全的网络安全技术,在保密性要求较高的政府网络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弥补物理隔离技术的不足,还须将物理隔离和常规的网络安全技术结合起来,使网络信息安全得到最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王诗琦 《信息通信》2012,(3):211-212
随着当前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因此,采取积极措施保障信息交换的安全性和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分析信息安全和信息交换问题的分析,网络安全隔离和信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这种技术最先来源于隔离卡技术,它通过物理隔离,最大限度地防止外界网络的攻击,保证了网络数据的安全性.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的优越性,进而指出了隔离交换技术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了网络隔离交换技术的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11.
网络安全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文华  陈志刚 《通信技术》2007,40(10):30-33
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种类繁多,并已无法满足网络安全的新需求,因此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应运而生,主要是PKI、入侵检测技术和物理隔离技术。尤其是入侵检测技术和物理隔离技术,已逐渐成为网络安全研究最活跃的领域,这预示着网络安全技术正在朝更安全、更智能化、更易集成管理和高度分布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网间安全隔离技术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胜召  赵辉  鲍忠贵 《通信技术》2010,43(5):100-10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政务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普遍使用,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愈发引人关注,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已成为推进社会网络化的重点,网络隔离技术也成为了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一个关注点。文中系统地分析了现有的网络隔离技术现状及不足,并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可信计算技术的网间安全隔离方案。与传统的方案相比,新方案不仅更加简洁、灵活,同时较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新一代的以太接入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谦 《世界电信》2001,14(2):7-9
接入网是一个公共的网络环境,应用以太网技术需要解决用户信息隔离、用户管理和业务保证等问题。目前的以太网接入解决方案存在不少问题。适于公共网络环境的新一代以太接入网方案具有高度的信息安全性和强大的网管功能,可以保证用户的接入网方案具有高度的信息安全性和强大的网管功能,可以保证用户的接入带宽,而且成本低廉,将在今后的宽带接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虚拟化网络技术是构建新一代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为云计算环境提供基础设施支撑的关键。在研究云计算数据中心典型架构与访问应用模式的基础上,从用户安全接入、通信隔离与机密性保护等方面分析了数据中心虚拟化网络的安全需求,提出了虚拟化网络安全技术框架,重点针对基于密码技术强化虚拟化网络安全,保障虚拟机之间的通信保护、信息隔离与安全交换等安全机制进行了分析与设计,提出了一种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网络靶场(CR)已被广泛认可为一种研究网络攻防技术与网络架构脆弱性的有效途径,网络空间内生安全试验场是一种面向网络空间内生安全技术的网络靶场,近年来受到了高度关注。基于以5G发展为核心的网络空间新形势,提出了面向虚实结合网络环境的试验场管理技术,设计了基于内生安全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的试验场管理架构。同时提出了一种内生安全网络控制系统的架构设计,采用中间层转发代理实现数据安全隔离,支持多种异构开源控制器。最后,基于一种试验场组网方案提出试验场场景重构与资源编排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组合,开辟了全新的网络信息时代,赋予了社会发展更大的便利性,达到了信息融合的全新高度。云计算的横空出世,进一步深化了互联网与计算机的应用,解决了海量信息数据计算、存储、管理及应用的问题。但在创造技术契机的同时,云计算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各类安全隐患伺机而动,给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据此,结合云计算发展应用背景,探讨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提出与之相应的安全防范技术,以推动云计算环境下优质环境的营造,确保信息数据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促进网络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在分析网络安全产生的原因及目前网络所面临威胁的基础上,以安全防御作为出发点,从技术及管理两大方面,提出了防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措施与有效方案。技术上介绍了防火墙、访问控制技术、网络防病毒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容灾技术等,重点从入侵检测系统技术(IDS)、虚拟专用网(VPN)技术、云安全等新型技术的原理、实施手段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