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以偏硼酸为催化剂的环十二烷常压空气氧化制环十二醇、酮的反应规律,采用鼓泡搅拌釜作为反应器,在间歇操作方式下,通过改变通氧速率、搅拌转速、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测定了反应液中烷、醇、酮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得到了醇、酮选择性与烷转化率的关系,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操作条件。在连续操作方式下,通过改变烷的进料速度,测得了反应产物中烷、醇、酮的浓度随空时的变化关系,并与间歇操作获得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混合强化对于Ce~(3+)氧化再生过程的促进作用,以SK与SMV型两种静态混合器为对象,采用CFD模拟方法,通过流场、浓度场分析,考察了不同反应器形式、尺寸、操作条件等对反应器内物料流动以及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并将静态混合器的反应结果与传统鼓泡塔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SK与SMV型两种静态混合器对于该反应的宏观反应速率较鼓泡塔均有显著提升,这种强化作用主要源于描述气液传质阻力的八田数减小,从而使气液反应由传质与反应共同控制转化为反应控制。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在温度为340 K的优化操作条件下,两种静态混合器的Ce3+转化率均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100%,满足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3.
低温液相甲醇合成鼓泡浆态反应器数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经由甲酸甲酯的低温液相甲醇合成鼓泡浆态反应器的数学模型 ,模拟了实验室鼓泡浆态反应器的行为 ,并利用模型考察了工艺参数如表观气速、催化剂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对改进和提高低温液相浆态床反应器甲醇合成提供了信息 ,以便对开发低温甲醇合成工艺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实验室放大样催化剂,在搅拌釜和鼓泡塔内研究了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并和自制的小样催化剂进行比较,得出了催化剂制备工艺比较稳定,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属于动力学控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正> 一、引言 气液反应是相当复杂的反应,其产品收率不仅取决于催化剂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特性,而且与工业反应器内热和质的传递关系密切,很多反应受传质控制。因此,选择并设计合理的反应器结构,就成为液相反应十分重要的问题。 随着近代化学反应工程的发展,已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气液反应器,鼓泡塔是其中较  相似文献   

6.
正由甲醇合成聚甲醛二甲醚的工艺方法本发明涉及合成聚甲醛二甲醚的工艺方法,解决聚甲醛二甲醚合成成本高收率低的问题,采用由甲醇合成聚甲醛二甲醚的工艺方法,该工艺分为反应区和分离区;反应区包括甲醇储槽、预热器、固定床反应器和鼓泡反应器;反应区工艺步骤为甲醇经预热汽化与空气混合后进入固定床反应器,经甲醛合成催化剂催化氧化生成甲醛,进入鼓泡反应器,在  相似文献   

7.
减压渣油的转化需要高效率的鼓泡床反应器形式;但高温高压工况特点使实验手段难以对反应器内的流场-反应耦合作用进行考察。本研究基于欧拉法建立了多相流鼓泡床反应器的反应CFD模型。通过结合渣油临氢热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系统考察了鼓泡床反应器内的流场特点、相含率分布、速度分布和流场-反应耦合特性,为渣油转化工艺中反应器考察和反应器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8.
基于Li2CO3与CO2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在浆态鼓泡床反应器内对粗Li2CO3常压鼓泡碳化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且对影响碳化过程的诸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Li2CO3的转化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随反应温度、固体质量浓度、颗粒粒径、反应器中浆料填充度的增大而减小.动力学研究表明:在反应的前期过程受控于化学反应,随反应的进行该过程逐渐转变为内扩散控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得出了实验范围内过程的宏观动力学方程.该研究为Li2CO3碳化工艺条件的优化和反应器的放大设计等提供了基础效据.  相似文献   

9.
UOP和Chiyoda两公司开发了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用鼓泡塔式反应器谈基化制醋酸的新工艺。该工艺采用多相催化剂,其甲醇转化醋酸的收率为93%。 这一新工艺于1990年由Chiyoda首次进行研究。目前该公司与UOP公司合作有一套  相似文献   

10.
乙炔二聚反应制备乙烯基乙炔是氯丁橡胶生产等工艺中的重要操作单元,通常在全混式鼓泡塔反应器中进行。但塔内流体混合模式单一、流场对称性强、液相轴向返混较高,乙烯基乙炔容易滞留在催化剂中,并与乙炔进一步反应生成二乙烯基乙炔和高聚物。强化乙炔二聚鼓泡塔内的反应,提高乙炔单程转化率和选择性,有助于氯丁橡胶生产实现节能减排。应用FLUENT软件模拟,计算了鼓泡塔内流场结构及变化规律,发现斜插穿流式挡板可有效地调控乙炔二聚鼓泡塔内流场结构,减小漩涡尺寸,降低液相湍流流速,减小液相返混区域,强化鼓泡塔内乙炔二聚反应。  相似文献   

11.
在鼓泡塔反应器中采用半连续操作,对亚硝酸甲酯(MN)再生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甲醇溶液进科浓度、NO/O2比和表观气速等工艺条件对MN收率等的影响.实验认为,在填料湍流鼓泡塔反应器内NO/O2比和表观气速是影响MN收率的主要因素,确定了在常压条件下适宜的操作参数:反应温度为293~308 K,甲醇溶液浓度为4...  相似文献   

12.
BHT是一种通用型抗氧剂,在工业生产装置中有连续和间歇两种反应工艺流程,小规模装置多采用间歇搅拌釜式反应器,但存在着单位反应器容积生产能力低,异丙烯单耗高的缺陷。作者在新装置设计中,通过反应工艺和动力学特性分析,对反应工艺和设备进行改进。生产实践验证,这一改进有效地克服了原间歇反应工艺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莫天明  李平  马晓鸥  姜少华 《广东化工》2010,37(1):68-69,77
文章综述了浆态床鼓泡反应器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浆态床鼓泡反应器中流型、相含率、气泡动力学等流体力学特性以及操作条件对流体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对浆态床鼓泡反应器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柴油的燃烧性能以及减少尾气污染,要求柴油向低硫、低芳烃、低密度方向发展。开发优良的加氢脱芳烃催化剂对于油品质量升级和清洁燃料生产有着重要意义。芳烃加氢反应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应用就是指导工艺优化、通过动力学参数的内在联系反映出催化剂的性能,为催化剂的研制提供依据,以及与反应器相结合,为反应器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合 PA/MA 的比例以及原料氮含量对指前因子的关联修正,建立了柴油加氢脱芳烃的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参数和检验模型的合理性。建立的模型可以为不同操作条件下芳烃加氢反应的预测及工艺条件优化提供准确的理论计算数据,同时也可为指导新催化剂的研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反应器型式对有机废水光催化氧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浆态光催化反应器对苯甲酰胺模拟废水光催化氧化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催化剂的用量、污染物的初始浓度、反应时间、空气流量等操作参数对鼓泡式、循环式等形式的浆态光催化反应器内苯甲酰胺模拟废水光催化氧化特性和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浆态光催化降解过程中污染物的浓度越低效果越好,催化剂的用量存在适当值;不同操作条件对不同形式浆态光催化反应器内苯甲酰胺模拟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不近相同。在所考察的污染物初始浓度、催化剂量和空气流量范围内,反应器中苯甲酰胺光催化氧化速率均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方程。与鼓泡式浆态光催化反应器相比,所开发的循环式浆态光催化反应器在空气作用下能更好地改善催化剂与气体和废水的混合效果,进而提高了光催化剂的利用效率,能更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而且空气利用量小,能够大大降低浆态床光催化氧化处理废水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6.
射流鼓泡反应器通过耦合射流与鼓泡两种作用机制实现了气液理想混合,避免了甲醇羰基化制醋酸工艺中搅拌内构件的腐蚀。射流、鼓泡的耦合加剧了混合过程的复杂性,阻碍了对该反应器气液流动、传质、混合的认识。文章分别综述了均相体系射流混合、鼓泡反应器流动规律及喷射式气液反应器流动规律。结果表明,混合时间、气泡直径及气含率分别用于表征射流和鼓泡混合效果,气液顺流喷射反应器性能需同时考虑液相体积传质系数。因此,射流鼓泡反应器的研究需以上述所有参数作为特征参数,通过实验和模拟剖析反应器内部气液传质及射流与鼓泡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行设计的三相鼓泡浆态实验反应器 ,在半连续操作条件下 ,通过改变催化剂粒度 ,消除了内扩散的影响 ;测定了不同催化剂浓度、通氯量以及苯回流量条件下的苯氯化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数据。建立了宏观动力学模型 ,并由实验数据估计出模型参数 ,模型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迷宫式错流鼓泡光催化反应器苯酚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新型迷宫式错流鼓泡反应器(LBPR),以苯酚废水为降解对象,进行光催化氧化降解性能研究.用活性炭颗粒负载TiO2膜作为光催化剂,考察了气体流量、液体流量、固体光催化剂投加量对反应器降解特性的影响,优化了反应器的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光强8 mW·cm-2,气速为8 L·min-1,液体流量为400 mL·min-1,反应2 h后苯酚降解率接近100%;在优化光催化反应器的操作条件下,固体光催化剂用量为6 g(TiO2用量约为待处理液用量的0.2%)时降解效果最好.同时考察分析了反应物初始浓度和光强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以及该反应器中催化剂连续批次使用对降解性能的影响.新型迷宫式错流鼓泡光催化反应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光能利用率高,易于实现工业放大.  相似文献   

19.
在间歇过程的碳纳米管制备实验基础上结合经验公式,开发设计了制备碳纳米管的半连续中试流化床反应器,结果表明:催化剂100 g、反应温度650℃时,甲烷平均转化率23.2%,碳纳米管产率为177.5 g/h,操作周期为间歇反应器的1/3,反应器可较好地实现碳纳米管制备功能。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此反应器内的气固两相流化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在工况条件下,最佳的催化剂用量为100 g、操作气速为0.15 m/s等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0.
为了采用内过滤器实现炔化反应的连续化,在完善冷模研究后,首先对多种过滤介质在热模条件下进行筛选,以获得一种符合炔化反应工艺要求,并且过滤性能稳定持久的过滤介质。实验证明采用管式内过滤器可以解决在反应工艺条件下淤交床连续化的气液固分离问题。通过对比淤浆反应器在连续及间歇操作下的反应工艺及反应速率的一致性,从而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模型,为进一步开发放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