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龚崟  董宁  苏森 《中国新通信》2004,6(12):99-103
目前3G和下一代网络已经成为通信领域的两大研究热点,二者都在不断的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并且二者有不断融合的趋势。本文以短消息在软交换中的实现为例,初步探讨了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对3G中采用WCDMA无线技术的UMTS网络的支持,给出了一种通过软交换实现与3G的无线网络进行互通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龚崟  董宁  苏森 《中国数据通信》2004,6(12):99-103
目前3G和下一代网络已经成为通信领域的两大研究热点,二者都在不断的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并且二者有不断融合的趋势。本文以短消息在软交换中的实现为例,初步探讨了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对3G中采用WCDMA无线技术的UMTS网络的支持,给出了一种通过软交换实现与3G的无线网络进行互通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3G网络大规模的部署,3G可视终端用户快速增长,如何促进3G和固网两网的共同快速发展、解决固网和移动用户多媒体可视业务互通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固网与移动视频互通的基本原理,然后从视频互通的关键技术入手,提出3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以实际案例对固移用户视频互通的组网方案及路由组织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4.
随着3G的日益临近,如何改造目前的2G移动核心网,使其既能支持现有的2G网络,又能适应未来3G网络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移动核心网络规划、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为了突破现有移动核心网设备的性能瓶颈,支持移动核心网向下一代移动网络(面向IMS)的演进,业界提出了基于IP的、兼容2G/3G、面向IMS的移动软交换核心网建设思路:即建设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将业务承载与信令控制分开,基于IP承载的面向3G、IMS的软交换核心网。这种核心网既支持现有2G网络,又支持未来的3G网络,还支持TDM/IP混合组网。本文以陕西移动为例就移动核心网如何转型以适应未来3G、IMS格局,作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5.
陶志强 《通信世界》2007,(36B):17-18
软交换技术是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核心技术。在移动核心网中引入软交换技术,可以实现核心网内资源的共享和集中控制。从而提高整个网络的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当前软交换技术已经成熟,提供业务的能力也得到了验证,因此目前在移动运营商的2G核心网络中都大量使用移动软交换设备,目前的应用模式多为软交换设备、分离架构、TDM承载语音的软交换组网方式。随着IP骨干网的建设初具规模。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骨干传输网的利用率和网络投资的效益,进一步发挥软交换技术的优势,在现有条件下的GSM核心网络中实现VoIP(语言IP化)和信令IP化、宽窄带信令互通是目前2G移动核心网的发展方向。本文将主要讨论基于IP的移动软交换在2G网络中的应用方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罗毅 《电子科技》2010,(Z1):13-16
智能网是一个用于产生和提供电信业务的体系结构,目标是为所有的网络服务。由于3G移动智能网采用的是全IP方式进行承载,从而保证了其全IP核心网能够与下一代网络核心网实现有效的融合和互通。3G移动智能网做为下一代网络(NGN)的重要部分,其体系结构的发展演进也受到软交换技术的影响。因此作为NGN主流解决方案的软交换在3G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顺理成章的,可以有效地促进未来基于软交换的单一通信网络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在3G牌照正式发放之前,我们仍然需要为新一轮大规模网络建设继续做准备。3G网络和现有2G网络如何互连互通,数据用户如何在3G网络和2G网络之间进行无缝连接,如何使系统网络方便地演进到IMS构架,这些问题都需要大家思考。一个经济有效且易于演进的网络结构,将对运营商顺利开展新一代移动业务,快速抢占发展的制高点,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萍 《中国新通信》2007,9(2):84-85
目前,3G网络建设的准备工作已经逐步地进入各大运营商的议事日程,同时3G的传送网络如何建设也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因此,3G传输网的建设在整个3G网络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在3G传输网优化和建设中,如何定位传统的移动业务与新兴数据业务之间的关系,现有网络现状与即将上规模的宽带3G传输网的关系,综合技术成本和用户需求,选择何种技术和建网方案,都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下一代网络NGN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一代网络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在研讨下一代网络体系及技术时,应从业务需求的分析入手,考虑网络装备的情况,研究新一代网络体系架构NGN具有广泛的内涵,其研究范围相当广泛,主要研究的内容如下:新业务和应用的研究;网络传送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架构的研究;IP网络技术的研究(IP(v4 and v6)),Quality of service(SLA,measurement and monitoring);网络融合技术的研究;互通和互操作的研究;新型的控制、管理和运维机制;各网络单元的研究(Home,access,edge,core);新的网络协议的研究;网络安全体系和技术的研究;测试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下一代网络是当前的研究热点,H.323和SIP是VoIP网络的两大主流技术,基于它们的网络间互联互通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协议角度提供一个从SIP网络到H.323网络的互通单元(IWF),重点介绍互通单元的结构和功能模型。通过对H.323与SIP协议的分析比较,指出互通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主要问题,实现网络寻址、地址转换和消息映射的基本方法,最后给出实现互通最典型的通信流程,为实现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5GLAN技术同样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该技术通过5G接入,可以提供LAN,VPN等类型的功能服务。自该技术诞生以来,就受到了各领域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工业、交通等领域中,基于5GLAN等场景的应用,可以有效实现灵活组网、内外网融合、安全管理等目标,为LAN内5G终端互通、终端隔离等提供灵活的通信服务。基于此,文中阐述了5GLAN的特点及优势,并分析了其在5G专网中的优化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12.
5G Advanced演进愿景中实时宽带交互(Real Time Broadband Communication,RTBC)、通信感知一体(Harmo?nized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HCS)、上行超宽带(Uplink Centric Broadband Communication,UC...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电信网尤其是固网整个行业发生根本性变化,固网运营商面对内部和外部的挑战。转型是必然的选择。但是由于各个运营商的网络情况不同、转型的驱动因素不同,在演进策略和演进路线上很难做到统一。在分析全球及亚太地区行业趋势的基础上,指出了网改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网络演进的方案,最后对C4,C5,VoBB等软交换建设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3G代表了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走向,是移动用户发展、移动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3G网络建设中应立足现有网络情况,充分考虑3G网络特点,建设满足3G业务需求的传输网络.本文首先对3G网络传输需求进行分析,并结合现有3G设备分析了可能采用的传输技术方案,最后从实际的运营商现状出发,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的丰富化和人们对无线网络资源需求的急需增长,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hird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3G)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普及。WCDMA作为3G技术的其中之一,是由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国际标准制修订组织提出,目标是实现由2G网络到3G网络的平滑过渡,保证未来技术的后向兼容性,支持系统间的漫游和兼容性。通过对WCDMA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技术的解读,分析采用的编码方式和峰值计算方法,消除人们对网络峰值21Mbps和42Mbps的错误理解。着重对3GPP TS 34.121-1中的9.2.1H测试用例进行分析,同时对其理论测试数据和现实网络测试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两者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NSA架构下,UE终端需要通过LTE基站作为锚点才能实现5G业务。所以,提升5G驻留比指标,关键是要让支持5G的终端优先并稳定驻留在锚点小区。用户要能在5G网络下“占得上、驻留稳、体验优”,仅仅只是能够优先驻留5G小区是不够的,小区负荷情况也是用户能否“体验优”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5G终端和非5G终端分别在锚点小区和非锚点小区下的特点进行分析,指出在各种情况下该如何设置参数方能确保5G终端能更快更稳定地驻留5G小区。同时本文对在未来5G终端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该如何从锚点小区进行终端精准分流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和深入的剖析,最终提出了一套既能保证5G终端稳定驻留5G小区,同时也能确保在锚点小区负荷升高时能自动精确分流的参数设置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无线宽带技术发展的关键一年,无线频谱规划、网络演进、应用推广都将进入一个重要阶段。本文在介绍Wi-Fi的IEEE802.11技术特点和标准的基础上,给出了湖南网通Wi-Fi业务解决方案,并探讨了Wi-Fi与WiMAX、3G融合等技术推广方案。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现有GSM核心网在网络结构、运维、安全、业务提供能力等方面的现状和劣势,提出了利用软交换来优化现有的GSM核心网的方案,通过该优化使得现有GSM核心网在上述各方面的问题都得到解决的同时为向3G网络电路域的平滑演进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光突发交换(Optcal Burst Switching.OBS)被认为是在下一代光网络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一种交换技术。边缘节点处突发包的组装作为业务接入OBS网络的第一步,是OBS研究的关键课题之一。 该文重点阐述了几种常用的突发组装方案:基于突发长度组装方案、基于组装时间组装方案、混合组装方案及自适应组装方案,并分析了它们的性能和优缺点。最后指出综合考虑网络业务流量、边缘节点的处理速度和信道带宽等因素的更加有效的突发组装算法是重点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樊灿  汪小燕 《通信技术》2002,(10):67-69
首先简要介绍第三代通信技术(3G)发展过程,及第三代通信核心网网络结构,然后详细地描述了第三代通信核心网中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组成和关键技术,同时对引入新的网络单元和接口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