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一种先进理念。新时代,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水利现代化建设关系分析基础上,阐述了水利现代化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重要意义,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利现代化建设框架,包括一条建设主线、两大战略目标、三个重点对象、四条基本原则和五项关键内容;介绍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利现代化建设思路以及需要把控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2.
水利现代化规划编制是水利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基础保障。文章对江苏省水利现代化试点地区已编制规划进行了总结,提出并分析了存在的若干问题,对规划定位、评判标准、体系建设、彰显特色、资金测算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常虹 《中国水利》2013,(9):33-35
水利现代化规划编制是水利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基础保障。2011年,江苏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水利现代化试点省份。对江苏省水利现代化试点地区已编制的规划进行总结,提出并分析了规划编制存在的若干问题,对规划定位、评判标准、体系建设、彰显特色、资金测算、规划衔接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喻君杰 《中国水利》2012,(23):47-49
水利现代化规划是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讨论了规划定位、规划期、规划任务、规划目标等问题.提出水利现代化规划可定位为战略性的发展规划,规划期一般采用5~10年;规划内容和深度应满足水利发展规划要求,体现国家水利改革发展方针和地域特点,突出水利发展模式和总体目标、布局的确定;规划目标可采取目标内涵、指标体系、进程标准和形象愿景四结合进行表述.  相似文献   

5.
一、水利现代化试点工作开局良好自我省被水利部列为全国唯一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省份以来,全省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会议精神和部省关于合作推进江苏水利现代化建设备忘录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水利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优化水利发展思路,深化水利改革,强化水利创新,努力探索具有江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水利现代化建设道路,水利现代化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开局  相似文献   

6.
各有关单位和专家: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及专家学者对水利现代化的认识和观点,研究探索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安排部署水利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水利部拟以"探索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为主题举办水利现代化高层研讨会。为开好此次会议,现面向  相似文献   

7.
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水利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必要条件,随着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这一新的治水思路和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新形势,逐步建立与完善水利工程档案现代化管理模式,对保障水利工程档案准确、系统、完整和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讨和解决水利工程档案标准化问题,必须在制度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而灌溉是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研究灌溉的现代化问题显得十分必要。文章在借鉴和总结国内外灌溉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灌溉现代化的框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现代化和管理的现代化,以及灌溉现代化的目标——为用水户提供优质服务,并从政策、技术、经济、农民协会等多个角度就如何推进灌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六合区认真贯彻省市推进水利现代化工作部署,积极抢抓水利改革发展战略性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治水理念,全面加强水利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保护、水文化建设和服务民生等能力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六合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通过不懈努力,水利现代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0.
水利现代化研究评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利现代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流域和区域水利现代化、信息化和水利现代化等四个方面,对水利现代化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根据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依据《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发展目标,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提出“基于协同学的流域水利现代化”、“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实现‘两化’融合”、“服务管理视角下的水利现代化管理创新”等水利现代化研究重点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水利现代化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厘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利现代化建设体系和实施路线,是目前亟须解决的课题。在深入剖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利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利现代化建设体系框架,从理论、技术、工程、投资、制度、监控、管理、服务等8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其主要建设内容;将水利现代化建设分为准备工作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不断完善阶段3个阶段,并绘制了水利现代化建设路线图。  相似文献   

12.
《水利发展研究》2013,(5):23-23
——水利现代化建设扎实推进。根据部省合作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备忘录精神,对水利现代化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扎实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开创了良好局面。一是建立水利现代化工作推进机制。二足建立水利现代化规划体系。三是建立水利现代化政策支撑体系。四是水利现代化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3.
随着建设现代化新温州战略部署的提出与逐步实施,温州水利现代化提到了议事日程,在分析了建国50年来温州水利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基础上,论述了温州水利现代化的目标定位、内涵要求和实现温州水利现代化应该调整治水思路、转变工作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表对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和安排部署,分别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水利高质量发展、法治现代化角度,分析了水利法治建设面临的现代化要求,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水利法治建设需要坚持的政治原则、自然法则、价值目标、思想方法、基本理念,从水利立法、执法、法治监督、法治宣传教育、数字赋能等方面分析了任务要求,提出了工作举措,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水利法治篇章提供思路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5.
《水利天地》2014,(4):1-1
<正>一、2013年水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准确把握中央对水利工作新要求,切实增强治水兴水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第一,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对水利提出的新要求。第二,准确把握经济转型升级对水利提出的新要求。第三,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对水利提出的新要求。第四,准确把握农业现代化对水利提出的新要求。第五,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对水利提出的新要求。第六,准确把握创新社会治理对水利提出的新要求。三、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发展,不断提升水利支撑保障水平第一,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洪涝干旱台风灾害防御能力。第二,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巩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基础。第三,抓好重大供水工程建设,提高支撑长远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治水过程中,淮安市加大水利科技的工作力度,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水利基础产业地位的提高,对科技兴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中,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更好地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农村水利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水利改革的深入,农村水利科技应紧紧围绕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水利现代化建设等重点战略决策,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有利于水利科技和水利行业发展,有利于水利科研单位发  相似文献   

17.
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努力实现浙江水利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的水利工作如何紧跟时代潮流,适应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这是一项急需解决的课题,根据全省经济社会现代化对水利现代化的要求,分析了浙江省实现水利现代化的有利条件,并对水利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及战略步骤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奋斗目标及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8.
对水利现代化基本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水利现代化发展既是一个理论课题,更是一个社会实践。这几年,江苏水利人坚持在理论上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在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深化了对水利现代化基本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耿国平 《江苏水利》2006,(10):40-42
近年来,无锡水利不断转变治水理念,更新治水思路,加大资金投入,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治水,科学治水,全面加快水利现代化步伐,为把无锡建成最适宜投资创业的工商名城、最适宜创新创造的设计名城、最适宜生活居住的山水名城、最适宜旅游度假的休闲名城、最富有人文特质的文化名城提供服务和支撑.在努力实现水利现代化的进程中,牢固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技兴水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水利科技体制机制,大力加强水利科技创新,加大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度,以水利科技引领无锡水利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水利发展研究》2012,(9):103-103
各有关单位和专家: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及专家学者对水利现代化的认识和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