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流化床中高水分煤的燃烧与排放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一小型流化床中进行高水分煤的燃烧与排放的试验研究,表明水分含量和空气-燃料比对于高水分煤的燃烧与排放有较大影响。随着水分增加,流化床床温下降,NOx、SOx排放量也下降。空气-燃料比存在一最佳值,这时床温最高,而偏离此值,床温下降,随着空气量的增加,NOx、SOx排放量也增加。当空气-燃料比变化时,燃烧干煤与燃烧高水分煤有着类似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无烟煤与贫煤混煤燃烧和NO_x排放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热天平和小型煤粉燃烧实验台对无烟煤、贫煤及其三种配比混煤的燃烧特性、不同配风下NOx的生成规律和燃尽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认为无烟煤与贫煤在燃烧性能上略有差异,混煤的燃烧特性介于两者之间,合适的选取过量空气系数可实现不同掺烧比无烟煤与贫煤混煤高效低NO燃烧。并针对三种掺烧比的混煤提出了其高效低污染燃烧的过量空气系数范围,为燃用上述混煤的电厂经济清洁运行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复合燃烧模式下的负荷动态变化特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以2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低热值煤—高热值煤粉动态复合燃烧试验,在锅炉给煤口处和二次风口处设置煤粉给入点,分析不同的给煤粉位置、煤粉热值和煤粉与原煤阶跃热量比值对于CO、NO_x和SO_2排放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二次风口处给入煤粉时CO排放浓度较低,NO_x、SO_2排放浓度较高;煤粉热值增加时,两种煤粉送入方式下,CO排放浓度降低,NO_x和SO_2排放浓度有所升高;煤粉与原煤阶跃热量比例增加时,CO排放浓度降低,NO_x、SO_2排放浓度也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4.
流化床燃烧技术在煤燃烧领域的地位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的,符合实际的回答将有利于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健康发展。本文以近年来流化床技术运用情况的总结为基础,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5.
6.
循环流化床煤燃烧过程中N_2O_NOx的排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循环流化床热态试验台上,研究了煤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NOx和N2O)的生成过程,测试了其沿床层高度方向的浓度变化。试验发现,沿炉膛向上,N2O浓度不断增加而NOx迅速减少,在炉膛出口处N2O达到最大值,且排放量远大于BFB。作者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运行参数对N2O及NOx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高温低氧燃烧过程中NO_x排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高温低氧燃烧过程中NOx的排放规律进行了实验研宄,得到了在不同预热空气温度和不同预热空气含氧量条件下,NOx的排放规律。同时利用CFD通用软件对高温低氧燃烧过程NOx的排放浓度进行了数值计算,获得了一些规律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颗粒燃烧和脱硫反应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炉膛下部为高颗粒浓度的密相区和上部为低颗粒浓度稀相区的特征,模拟计算给出了烟气温度,热流密度和各气体成分(O2,C2O,CO,H2O和S2O)的轴向分布,模拟计算结果的趋势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段翠九  赵科  谭力  吕清刚 《锅炉技术》2011,42(6):24-27,36
在燃烧室直径100 mm、高3 000 mm的循环流化床热态实验系统上,进行了高氧浓度的O2/N2气氛下的煤燃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氧气浓度32.2%~33.1%、二次风氧气浓度52%的情况下,循环流化床可稳定运行;实验中一次风比例和一次风氧气浓度在51.1%~83.5%和28.0%~36.0%范围内变化时,循环流化...  相似文献   

11.
粉煤流化床(PC-FB)是一项燃烧效率高,同时实现炉内脱硫、低NOx和N2O排放的新型高效、清洁煤燃烧技术。在1座0.3MW的试验台上研究了其NO生成与排放控制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各层二次风份额(R2i%)及悬浮空间燃烧区(FCZ)的温度分布与炉内NO浓度分布的关系;床层温度Tb、流化速度Uo、二次风率R2、PC-FB流化床燃烧区(FBCZ)出口氧浓度O’2、钙硫化(Ca/s)等对PBCZ出口NO浓度NO’、PCFB炉膛出口NO浓度NO”的影响。图12参10  相似文献   

12.
煤种对循环流化床焦炭燃烧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和床料的宽筛分特性,特别在燃烧模型中引入了煤种通用理论,数值分析了煤种对焦炭燃烧反应速率的影响.数值分析得到温度和煤种热态实验的温度吻合良好,改进后的模型能够准确反应不同煤种在不同粒径下的焦炭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3.
Combustion Model For Staged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Numericalsimulationofcirculatingfluidizedbedcombustion(CFBC)isoneoftheimportantmeth-odsforthe0ptimizationofdesignandoperationandtheperformancepredictionofcirculatingfluidizedbedboiler.Researcheffortshavemademuchpr0gressinmodellingCFBfluiddynamics,heattransferandcom-bustioninthepastdecades.Duet0thecomplexity0fgassolidsfiowbehavi0rsinCFBcombustor,mostofthemodelsaresteadyone-dimensi0nal.Weissetal.(1987)[']devel0pedaCFBCcellmodel.ItdividestheCFBsystemintoaseriesofblockseach…  相似文献   

14.
对平顶山洗煤泥的燃料特性以及结渣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在小型电加热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了结团燃烧试验,探讨了煤泥的结团强度随粒径、床温、停留时间等参数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粒块状煤泥具有良好的结团特性,在整个燃烧过程中都有较高的结团强度,采用异重结团流化床燃烧煤泥切实可行,从而为组织大型燃烧试验和锅炉设计提供了可靠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e combustion performance of the boiler largely depends on the coal type. Lots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shows that different fuels have different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It is obvious that fuel will change the whol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CFBC). We know even in a pilot-scale running boiler, the measurement of some parameters is difficult and costly. Therefore, we developed the way of simulation to evaluate the combustion performance of Chinese coals in CFB.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coals will result in different coal particle diameter and comminution depending on their mineral component and the change will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ash in CFBC system. In a word,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are in accordance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qualitatively bu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quantitatively.  相似文献   

16.
高水分褐煤燃烧发电的集成干燥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熊友辉 《锅炉技术》2006,37(Z1):46-49
高水分褐煤直接燃烧发电效率低,褐煤的集成干燥发电技术是提高其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介绍了国外几种先进的集成干燥技术,如:管式干燥技术,流化床蒸汽干燥、蒸汽空气联合干燥,床混式干燥(BMD)、热机械脱水(MTE)等,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最后,探讨了我国可以借鉴的褐煤燃烧发电预干燥技术.  相似文献   

17.
煤泥流化床燃烧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石灰石为脱硫剂,通过大型流化床试验台研究了钙硫比,脱硫剂粒度、床层温度等参数对煤泥流化床燃烧脱硫效率的影响,为实现煤泥流化床洁净燃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小型流化床燃烧器上,对煤矸石着火过程进行试验研究,采用沸腾着火指数和数学模型描述不同颗粒度煤矸石的着火特性,寻找了不同颗粒度煤矸石着火的最低温度.根据煤矸石的特性和作者开发的新型高温气固分离器——百叶迷宫分离器,设计了一台结构简单紧凑而又动力消耗低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南方煤炭资源相对贫乏,而石煤的资源相当丰富,为了综合利用石煤资源,利用1MW循环流化床试验台进行了石煤和烟煤的混燃试验,对底渣、烟气和飞灰中的Hg的含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了石煤和烟煤混燃的底渣、烟气和飞灰中汞的分布特性,为石煤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