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后沉降控制是无碴轨道铁路路基施工的难点问题。文章较全面地介绍了无碴轨道铁路路基工后沉降关键控制技术,即基底软基处理和工后沉降预测技术,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既有线铁路桥梁不均匀沉降病害整治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芳民 《城市建筑》2014,(2):286-287
既有铁路线在运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后沉降及运营过程中各种荷载影响,路基、桥梁出现不均匀沉降,影响轨道线路的平顺性,对行车安全造成隐患。本文针对京津城际铁路桥梁不均匀沉降整治施工技术进行研究,确定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3.
京沪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变形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翔 《山西建筑》2010,36(26):279-280
结合京沪高铁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对路基沉降变形进行了分析,从沉降观测、数据分析、沉降评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变形观测测量方法,为无碴轨道铺板前评估奠定了基础,达到了沉降观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武广高速铁路无碴轨道红黏土路堑基床换填厚度的确定问题,基于室内动力试验与现场动力响应测试成果,分别采用临界动应力法、动剪应变法初步评价红黏土路堑基床的长期动力稳定性,给出同时满足动强度和动变形条件的基床最小换填厚度理论值。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铁路路基构造要求、实测路基动响应影响深度、红黏土的特殊工程性质、安全储备等因素,给出便于工程应用的红黏土路堑基床最小换填厚度建议值。含水比、围压对基床换填厚度的影响表现为:换填厚度随含水比的增大而增大,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对比分析表明:如果高铁无碴轨道路基满足动变形条件,则动强度条件就自动满足;动变形是高铁无碴轨道路基长期动力稳定的控制因素;动剪应变法是一种优于临界动应力法的高铁无碴轨道路基长期动力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成果为高速铁路无碴轨道路堑基床换填厚度的确定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哈齐客运专线是我国在严寒地区建造的铁路客运专线,全线为无碴轨道,对轨道的平顺性要求更高,路基冻害对无碴轨道的稳定和沉降影响更大,季节性冻土是哈齐客运专线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高寒地区路基土体季节性冻胀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路基土体冻胀的成因以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结合土质路基上修建的无碴轨道工程实例,从荷载组合、加筋垫层设计及沉降计算等方面,探讨了桩—网结构路基设计理论,并考虑在列车荷载作用下桩、网、土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对桩—网结构进行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车运营3年时间路基面最终累积沉降为12.5 mm。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铁下穿高铁路基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其下穿施工对高铁路基沉降的影响往往是该类工程的关键点,需要确保下穿地铁的安全施工与上行列车的正常运营.本文利用GM(1,1)算法的优点,用于发现高铁路基已有沉降数据之间的规律,进而预测高铁路基后续沉降.同时,提出了地铁下穿高铁路基施工的安全控制等级,用于指导地铁下穿高铁路基的...  相似文献   

8.
张国全 《山西建筑》2016,(6):139-141
针对大西高铁综合试验段无砟轨道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沉降整治方案,并从抬升原理、施工机具配备、施工方法及其技术特点等方面,对高聚物注浆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对已下沉的无砟轨道实现精确抬升,恢复沉降地段线路的平顺性。  相似文献   

9.
京沪线为国铁Ⅰ级铁路,线间距4.4 m的有砟轨道、双线电气化普速铁路,运营时速160 km/h。本项目热力管道采用顶管的方式先后穿越老京沪线与新京沪线,顶管外径1.8 m,顶管长度108 m,穿越处地层主要为素填土、粉质黏土、粉质黏土夹粉土,顶管距老京沪线的轨道结构的距离为6.31 m,距新京沪线轨道结构的距离为9.03 m。本文建立包括沉井、顶管、京沪线路基、轨道结构及土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来分析顶管施工对铁路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顶管穿越京沪线可以有效地控制沉降,满足铁路运营的安全要求;沉井的变形从上至下逐渐增大,与其受力机理相同;顶管的顶部向下沉降,底部向上回弹,与周边土层变形相协调;铁路路基沉降槽的宽度随覆土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并根据沉降值与基准沉降量的比值分为强烈影响区、显著影响区、一般影响区及无影响区,不同影响区的扩散角与土层等效内摩擦角存在联系;轨道结构的变形为盆式形状,是铁路路基的衍射变形;顶管顶进施工对沉降的影响最大,其他施工步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浅谈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测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磊  谢欣 《山西建筑》2007,33(34):297-298
结合高速客运专线对路基沉降的严格要求,提出了沉降测量的重要性,详述了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测量的控制步骤,以确保无碴轨道结构的安全,可为今后的路基沉降测量观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周鸿彬 《四川建材》2020,(3):102-103,105
未来高铁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无碴轨道。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无碴轨道施工技术也日渐成熟,但无碴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深入研究并介绍了无碴轨道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2.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施工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郝又猛 《山西建筑》2010,36(9):262-263
结合现场实际,对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相关路基质量控制标准提出了见解,以期指导施工,保证路基平顺性和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CRSTⅡ型无碴轨道板铺设是高速铁路结构施工中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京沪高铁五标七工区轨道板铺设中CRSTⅡ型无碴轨道板铺设及灌浆等工序中设备的使用情况及关键设备的性能特点,为高速铁路结构的顺利施工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4.
郑西客运专线是世界上第一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高速铁路,其道床结构为现场浇注混凝土双块式无碴轨道,设计为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该型式的无砟轨道无缝线路具有高、平、顺、稳、少维护的特点。本文重点阐述了郑西客运专线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和技术创新措施。研究表明,该施工工艺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无碴轨道。  相似文献   

15.
下穿高铁施工容易造成周边土体扰动,对邻近结构物影响较大,为确保施工及行车安全,须有效地预测并控制施工时引起的一系列变形。本文依托郑东新区北三环东延下穿石武高铁工程,对既有线桥墩进行沉降观测及数据分析,得出高铁桥梁下方施工各桥墩沉降均满足规范要求。通过综合检测列车轨道的几何尺寸,对线路动态不平顺变化进行分析,得出桥墩沉降对桥梁上方线路几何尺寸无明显影响,表明下穿高铁施工期间列车安全平稳,对以后类似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线路运营速度的提高以及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铁路线路的几何尺寸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岔群区,对线路的沉降控制要求更高.因此岔群区域施工进行桥涵顶进施工时,如何控制路基的沉降、确保线路运营安全是施工中难点.文章以成都北新大道高架桥底层道路工程排水干管穿越成渝线K1+430铁路加固工程施工为例总结于此.  相似文献   

17.
路基作为轨道的基础,由于受复杂的地质、地势、气候、温度等条件影响,使其成为线路结构中最薄弱、最不稳定的环节。为确保高铁线路的质量、列车的安全及正常运行,必须严格控制路基的沉降变形。  相似文献   

18.
戴林 《山西建筑》2009,35(25):301-304
介绍了无碴轨道的优点和基本构成,针对无碴轨道铁路对路基工后沉降的要求和影响工后沉降的因素,分别阐述了现场测定,实验室制模测定,简化试验三种检测渗透系数的方法,并进行比较,得出了渗透系数的影响因素及标准。  相似文献   

19.
沙海俊 《山西建筑》2010,36(29):261-262
以武广客运专线新广州站试验段及秦沈客运专线试铺段为例,主要比较了无碴轨道与传统有碴轨道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优劣,从结构整体性能、制造与施工、线路维修等方面对无碴轨道应用情况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以指导高速铁路无碴轨道的选型与设计。  相似文献   

20.
无碴轨道桩板结构路基设计构造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遂渝(铁路)线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首次采用的用于控制地基沉降的路基工程措施——(DK132+486 ̄+611)桩板结构的设计构造与施工控制作了简要介绍,重点阐述了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并对检测、监测的情况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