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热采井套管损坏力学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力法采油是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最重要方法.实践表明,稠油热采对井套管损坏十分严重.根据弹性力学厚壁圆筒理论,建立了套管应力计算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了不同注蒸汽温度下生产过程中套管的有效应力强度.计算表明,注蒸汽热采井套管损坏的主要机理是注汽过程中较高的温度在套管柱内产生过大的热应力,导致套管内应力超过了套管屈服极限强度....  相似文献   

2.
3.
稠油油井经过多轮次的注汽呑吐,套管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在工艺上这主要是由于油井的防砂管柱与热采的注汽管柱之间有5m~20m的未连接空间,导致高压热蒸汽在这里与套管接触,对油层套管产生很大的损坏,并损失一定的热量。为此,防止套管损坏的热采工艺管柱---悬挂式注汽管采油一体化管柱、注汽管柱插管对接密封技术和环空充氮技术就有效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该工艺管柱与井下防砂管柱及注汽管柱配合,可提高油井的注汽质量,有效保护油层套管,延长套管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注蒸汽吞吐热采技术已经成为开发稠油油藏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是蒸汽波及范围外的油层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因而油藏流体物性可以分为两个区.针对双孔介质中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热采井蒸汽波及区和未波及区流体的流动性质的差别,提出了试井问题所必须采用的径向流体复合模型,模型中考虑了蒸汽在上下盖层的热损失问题.建立了内区考虑热损失的径向流体复合模型,求得了无限大地层情况下的拉氏空间解,并通过数值反演方法作出了相应的样板曲线,并且对样板曲线作了相应的敏感性分析,为稠油开发油藏压力动态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针对蒸汽未波及区的油层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这一问题,通过采用内区考虑热损失,外区考虑为非牛顿幂律流体复合模型分析,求得了无限地层情况下的拉氏空间解.通过数值反演方法作出了相应的样版曲线,并且对样版曲线作了相应的敏感性分析.新的样版曲线在非牛顿流的影响下有别于常规复合油藏,外区径向流段不再呈现一般的水平直线段,在交界处由于冷凝系数的影响,压力导数出现明显的下掉现象,冷凝系数越大,下掉越严重.为稠油开发油藏压力动态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型.  相似文献   

6.
单一的防砂技术在稠油热采井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为解决热采井防细粉砂,从改善纤维复合防砂技术体系中的基体(树脂涂敷砂)性能入手,以期使纤维复合防砂技术能够用于热采井防砂.通过考察水溶性酚醛树脂、ER树脂粉末、偶联剂、增强剂加量对砂体抗压强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分析了体系中各组分的作用机理.通过室内实验优化了纤维防砂体的配方,研究表明,偶联剂、改性剂、增强剂、ER树脂粉末、水溶性酚醛树脂SR-1、石英砂之间的质量比为(0.15~0.20):3.1:1.5:(2-4):10:100时体系具有较高的防砂强度,并且在350℃下仍能保持在3 MPa左右,较不加入纤维时高30%,渗透率可增加10%左右.  相似文献   

7.
新型耐高温水泥用于热采井固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稠油热采井间封隔失效问题,探索了高铝水泥替代普通如砂水泥用于热采井固井的可行性、实验表明:体系中掺入所上加剂和适量微硅,能有效抑制其初期水化过快引起的闪凝,有助于提高浆体稳定性、降低渗透率并改善低温下水泥石早期强度,但微硅加量对高温下强度稳定性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高铝水泥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强度衰退及优良的综合工程性能,能满足稠油热采井固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疆油田稠油油藏开采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以前单一直井开发,现在发展为直井、常规水平井、鱼骨型分支水平井、SAGD平行水平井多种井型开发。本文主要从固井完井工艺方面对新疆油田稠油油藏开发技术进行介绍,并针对鱼骨型分支水平井完井方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几种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9.
注蒸汽热采是目前开采稠油的主要方法。注汽过程中,蒸汽沿井筒方向的压力、温度、干度以及热损失之间相互影响,通过给出的井筒综合传热数学模型,能够较准确的模拟井筒内蒸汽参数的变化。模型中考虑了蒸汽物性参数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其中,井筒汽液两相垂直管流压力降计算采用经典的Beggs-Brill方法;计算井筒总传热系数时考虑了接箍热损失的影响,并对井筒总传热系数进行了修正。通过油田实例的计算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八面河油田稠油Ⅱ类油藏粘度高,蒸汽吞吐开采属于主要开采方式之一。随着蒸汽吞吐规模以及轮次的增加,常规的防砂工艺难以确保热采井的正常生产,导致热采后出砂的根本原因:一是热采注汽加剧地层出砂,二是建立的挡砂屏障在多次蒸汽吞吐过程中遭到破坏。复合防砂技术通过在炮眼附近形成耐高温、高压的防砂屏障,同时井筒内采取机械防砂,确保了多轮热采后井筒及地层的防砂强度,降低了防砂屏障在注汽中遭受的破坏程度,达到一轮防砂,多轮次热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安塞油田套损井长效防治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水井套损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油田稳产和高效开发的不利因素。近年来,安塞油田通过大量室内和现场研究,不断探索套管损坏机理和有效治理对策,逐步形成了针对不同套损类型的“以防为主、舫治结合”的套损井长效治理工艺,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和效益,对安塞油田后期开发中有效解决油水井套损问题提供了积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稠油油藏试井技术理论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稠油油藏非牛顿幂律流体渗流理论,建立了均质,均质复合介质储层数学模型,并编制了一套稠油试井分析软件,并对典型曲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通过现场实例应用,取得了稠油开发的重要参数,认为理论方法符合油生产实际情况,对稠油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优质筛管在海上疏松砂岩稠油开采中发挥着防止出砂的重要作用,但是井下恶劣的腐蚀环境与复杂的受力状态会造成筛管损坏,影响油井生产。通过归纳总结,分析了井下筛管破坏的影响因素,重点对井下筛管的热应力受力情况进行研究,提出了筛管热应力损坏的三种作用机理及破坏形式,并就如何延长热采筛管寿命给出了优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海上不同组合外边界下多层稠油油藏定向采油井热采渗流方面缺乏研究的问题,基于渗流力学、数学物理等方法,建立考虑不同组合外边界影响的多层稠油油藏定向采油井热采双区复合试井模型,运用有限差分算法得到各层井底压力的瞬时解,并绘制井底压力双对数曲线。研究表明:双对数曲线呈现6个典型渗流阶段。其中,内区拟径向流段是内区流体加热后流体性质改善的反映,该段结束时刻对应波及距离为加热前缘。外区稠油黏度越大,内外区过渡段“抬升”幅度越大,外区拟径向流阶段在纵坐标上对应的值越大。内外区拟径向流段体现了内区加热流体与外区稠油流体的复合特征。导数曲线后期是多层合采井不同组合边界的特征反映。研究成果为海上多层稠油油藏定向采油井热采的试井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根据稠油热采井注蒸汽工艺流程,建立套管-水泥环-地层三维耦合模型;应用传热学理论中的导热理论与对流换热理论,推导出热采井封隔器以上水泥环温度分布关系式;利用三层圆筒壁稳态导热理论推导出封隔器以下水泥环温度分布关系式。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水泥环所受最高温度位置在封隔器以下,封隔器以下应选取导热系数较低的套管才能保证套管和水...  相似文献   

16.
提高稠油热采率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稠油油藏受边底水的束缚和制约,开发过程中暴露出直井常规开采出砂严重、含水上升快、储量动用程度低、油藏采收率低等突出问题。针对边底水稠油油藏存在问题,开展边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开发技术研究,进一步改善油藏开发效果。通过深化油藏地质研究,剖析制约油藏开发的主要因素,应用先进的油藏数值模拟手段,研究并优化设计了热采水平井的...  相似文献   

18.
稠油热采井防砂筛管热稳定性优化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稠油油田通常采用热采方式进行开采,而高温热采会对井下防砂筛管造成损坏。为了分析稠油热采时不同材质的防砂基孔筛管在高温情况下的热稳定性,在已有现场数据的基础上运用 Ansys Workbench14.0软件对井下不同材质筛管的热应力以及变形情况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现场数据吻和较好。由数值模拟结果得出:在高温工况下不同材质筛管所受到的最大热应力均超过了各自的屈服强度,造成破坏,筛管的变形主要集中在基孔处,长久下去基孔筛管会出现防砂失败、基孔堵塞稠油的渗入,甚至油田停产报废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热应力补偿器的配备可以明显地提高防砂筛管的热稳定性,延长筛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稠油热采添加剂现场蒸汽吞吐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经室内研究筛选出的一种稠油热采添加剂进行了工业化试生产,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目标,经井楼,古城油田10口井现场蒸汽吞吐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成功率达100%,不考虑吞吐周期自然递减,共核实增产稠油2038.9t,平均单井试验周期增产203.9t,增产率达80.3%;吞吐油汽比提高了0.24;回采水率达到101%,提高58.1%,投入产出比为1比12.7。试验表明,该添加剂对地层无损害,  相似文献   

20.
针对吐哈油田套损井修复难度大以及修复后改造难的问题,提出了措施改造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思路,开展了套损井压裂技术攻关,完成了压裂管柱及配套工具研制,解决了工具的锚定问题,通过现场试验,满足了通径大于105mm套损井压裂改造技术要求,并见到良好增液、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