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江华 《广东化工》2009,36(7):105-106,118
针对煤源市场和高炉生产对焦炭质量要求的变化,通过对煤场、煤槽工艺布局的改进,实现了配合煤、焦炭质量指标稳定率的提高,为炼铁高炉生产提供了符合要求的优质燃料。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捣固炼焦工艺对配煤方案和焦炭质量的影响。捣固炼焦可在配煤方案中增加弱黏煤比例,增大煤饼堆密度,改善焦炭结构,增加气孔壁厚度,改善焦炭质量,提高焦炭的冷热态强度。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安钢4000级高炉投产前,为保证7米焦炉生产焦炭满足炼铁生产使用,焦化厂展开了7米焦炉配煤结构科学制定和焦炭质量的技术攻关。通过采取矿点配煤、完善技防手段,提高配煤比准确率和干熄焦工艺改进等措施解决了焦炭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焦炭灰分、硫分和强度波动较大的问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同类焦炉焦炭质量控制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煤化工》2016,(5)
为开发较高比例无烟煤参与配煤炼焦的技术,研究了无烟煤配比为12%时,无烟煤合适的粒度控制范围及结焦机理,通过不同粒度无烟煤参与配煤炼焦试验,得出无烟煤的粒度对其参与配煤炼焦所得焦炭的冷热态强度均有明显影响。随着无烟煤粒度增大,焦炭光学组织中大于300μm的惰性组分增多,焦炭冷热态强度呈下降趋势,这些大尺寸惰性组分周围基本无其他组分包裹,形成明显裂纹;用12%的无烟煤替代瘦煤,无烟煤粒度小于0.3 mm时,焦炭冷热态强度保持稳定。试验得出:无烟煤较高比例参与配煤炼焦的最佳粒度为小于0.3 mm。  相似文献   

5.
配加贫煤的炼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天天 《燃料与化工》2000,31(6):291-291
配煤是改善焦炭质量、合理利用煤炭资源的重要途径,1999年我厂根据当地煤炭资源的特点,经过理论分析、铁箱试验和工业试验,选择了最佳配煤方案,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效果。1配加贫煤的原因我厂地处煤炭之乡,周边地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长期以来一直配用乡宁矿区的焦煤和克城矿区的1/3焦煤。随着炼铁生产的日益发展和高炉容积的增大,对焦炭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降低焦炭的生产成本,提高焦炭质量,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我们对原配煤方案进行了综合研究,经分析认为,原配煤方案中煤的活性成分偏多,应适当配人些瘦化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4.3m焦炉顶装改造为捣固生产后工艺和焦炭质量的变化,由顶装改造为捣固生产后,产量基本保持不变,焦炭的冷热态强度提高,焦炭筛分改善,冶金焦率可以提高2.5%,焦丁产率降低1.5%,焦末产率降低0.5%。  相似文献   

7.
为了扩大炼焦煤资源,优化配煤结构,结合烟煤配煤炼焦理论,通过高炉喷吹用烟煤的工业铁桶试验研究,分析了配加烟煤后配合煤的性能变化和所炼焦炭的质量。结果表明:适当增加1/3焦煤、减少气煤配比,烟煤配加质量分数控制在2%~3%,可以有效优化配煤结构,使配合煤的灰分、硫分及挥发分保持在稳定状态,改善焦炭的机械强度、热强度,提高焦炭的块度,同时还可以降低配煤成本,当烟煤配加质量分数为2%时,配煤成本可降低15.60元/t。  相似文献   

8.
对高灰低硫(新元矿)、中灰中硫(平舒矿)贫煤进行煤质分析和炼焦特性研究,并结合配合煤种进行炼焦和生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新元矿和平舒矿贫煤适用于捣固工艺,在炼焦中起到瘦化剂的作用,同时能够降低配合煤及焦炭的硫分,改善焦炭的反应后强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入炉煤水分对焦炭冷热强度、粒度等的影响。比较了同高度装煤及同干煤量不同高度装煤条件下焦饼中心温度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当入炉煤水分减少时,干基成焦率提高,但焦饼收缩率降低,焦炭冷热强度改善,尤其是焦炭反应后强度提升明显,焦炭粒度呈减小趋势,焦炭均匀性改善;在保持相同干煤量的情况下,水分越少,升温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配合煤细度对配合煤堆密度、焦炭机械强度、热强度及焦炭产量的影响,用来指导实际生产;在一定条件下,按照实际使用的配比,进行不同细度下配合煤40kg小焦炉结焦性试验,寻找配合煤细度与焦炭质量、产量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不同炼焦用煤对捣固焦炉炼焦配煤进行研究.探讨了根据冶金焦炭要求选择合理的配煤方案,得到符合灰分、硫分、抗碎强度、耐磨强度、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要求的焦炭.研究表明,可以利用修正公式预测焦炭灰分;根据原料及配合煤硫分的经验值预测焦炭硫分;根据对焦炭灰分、硫分以及冷、热态的要求选择合理的配合煤挥发分进行配煤,用配合煤胶质层厚度预测捣固焦炉焦炭强度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太钢(集团)公司为配套4 350m3高炉生产高强度的焦炭,从德国引进了目前国内炭化室最高的7.63m焦炉。为了保证焦炉投产后生产的焦炭强度能满足高炉的生产要求,进行了大焦炉配煤技术研究。首先选择了11个单种煤试样在实验室进行配煤研究,并将研究结果的配煤方案在4.3m焦炉上进行工业性试验,根据工业性试验结果,对7.63m焦炉焦炭强度进行预测。实践证明,7.63m焦炉投产后,焦炭强度与预测值基本相符,可满足高炉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王建明 《燃料与化工》2014,(5):26-29,31
通过开展各单种煤煤质分析、结焦性能及配合煤细度研究,结合40kg试验焦炉数据和1750m3钒钛高炉对焦炭质量的要求,进行了6.25m捣固焦炉工业论证试验,提出了适用于钒钛高炉冶炼用焦炭经济性配煤结构,充分发挥了捣固炼焦优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钢铁和焦化行业对捣固焦在大容积高炉上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实践。分析了焦炭在高炉中的作用、焦炭质量变化对炼铁的影响、不同炉容级别高炉对焦炭质量的要求,介绍了不同钢企大容积高炉用捣固焦的配煤情况及国内2200 m3、3200 m3高炉应用捣固焦的实例。在考察了钢企使用的捣固焦配煤方案的基础上,临沂恒昌焦化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捣固焦配煤方案的模拟试验,得出5.5 m捣固焦炉在配煤比例合适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生产出符合大容积高炉要求指标的焦炭。建议炼铁行业和焦化行业加强合作,完善捣固焦的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配煤炼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志伟 《洁净煤技术》2009,16(2):107-109
通过3个单种煤和9个配合煤,放入40kg试验焦炉中,进行常规炼焦、捣固炼焦试验后,对焦炭的质量进行了试验和分析,得到了生产优质焦炭的最佳配煤方案。  相似文献   

16.
焦炭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配合煤性质和工艺条件。配合煤的性质主要是结焦性、煤的粘结性对焦炭强度的影响较大;炼焦煤的性质影响焦炭的灰分、硫分等化学组成,影响焦炭强度。炼焦的工艺条件是水分、灰分、细度、堆密度等;结焦时间影响焦炭冷态、热态性能和显微特性。  相似文献   

17.
齐婳 《煤化工》2007,35(5):34-37
针对济钢焦化厂6#、7#焦炉焦炭M40下降约2%,相关部门对槽内煤质、配煤准确度、焦炉热工操作及配煤指标等系统进行了排查,确认了配用的瘦煤G值低导致配合煤黏结性不足是本次波动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配煤结构、提高配合煤黏结性、延长结焦时间等措施,使焦炭质量恢复到M40 84.0%的正常水平。并提出要建立焦炭质量波动预警机制,提高焦炭质量过程控制能力,加强操作、管理水平,以确保高炉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刘军 《煤化工》2010,38(3):45-47
为优化焦炭质量,扩大炼焦煤资源,对加拿大煤进行了单种煤炼焦试验和配煤炼焦试验,通过不同级别的试验,优选出最佳配煤方案并运用于生产中。研究发现:该加拿大煤稳定性好,配加10%可在保持焦炭强度不变的前提下,部分替代优质主焦煤,并有效降低焦炭灰分、硫分。  相似文献   

19.
蒋胜  舒文东 《煤化工》2007,35(3):54-56
为了改善原配合煤黏结性较差的实际情况,在配煤中配加一定量云南一平浪煤取代部分矿务局主焦煤和瘦煤。试验结果表明:配加10%的一平浪煤后,配合煤黏结性增强,焦炭反应性降低6.5%,反应后强度升高7.9%;冷态强度参数M40提高1.95%,M10下降了0.95%。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预处理不黏煤对配煤炼焦特性的影响,利用小焦炉进行配煤炼焦试验,研究了预处理不黏煤与未处理不黏煤配煤对配煤变质程度、黏结性能、小焦炉炼焦焦炭冷热强度及光学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后不黏煤的镜质组最大反射率由0.46%上升到1.20%,其根本原因是处理后含氧官能团含量降低;预处理后不黏煤仍没有黏结性,但配煤黏结性的下降幅度减小。小焦炉炼焦试验表明,添加不黏煤的焦炭冷热强度降低,在相同配比下添加预处理煤的焦炭强度降低幅度更小,在配比3%时,预处理不黏煤的焦炭转鼓强度上升了0.5%,反应后强度降低1%;而未处理不黏煤的转鼓强度和反应后强度分别降低了1%和4%,其主要原因是焦炭光学组织中中粒镶嵌结构增加,焦炭各项异性指数提高7.7%~1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