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加快产业承接步伐,将安徽打造成长三角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的优选地,保障安徽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十分重要。本研究依据安徽省2010—2020年的相关数据指标,结合安徽省实际发展状况,基于DPSIR-TOPSIS模型选取22个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通过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及障碍度。采用空间自相关法分析安徽省各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关联程度,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指数从0.326 9上升至0.728 6,呈向好趋势;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子系统为压力系统和影响系统,影响因子主要是自然保护区面积、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SO2排放量,障碍度分别占比14.80%、10.61%、8.68%;安徽省耦合协调度较为稳定,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安徽省各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整体向好,但内部空间差异较明显。加强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未来水资源配置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鉴江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优化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鉴江流域供水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大系统分解协调的原理,建立具有仿真性好、信息量大、灵活通用等特点的多层次长系列模拟模型。研究成果表明,整个模型系统简明合理,很好地解决了鉴江流域复杂水资源系统的供需平衡优化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承载力状态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参考,基于吉林省水资源公报、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选取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等18个指标,构建水资源等4个评价子系统,采用博弈论组合赋权的TOPSIS模型对吉林省9个行政区进行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及耦合协调分析。结果表明,评价年份内除长春市、白城市和四平市多年水资源承载力为Ⅲ级,处于濒临超载状态,其余6个市州均为Ⅱ级,承载状态良好。各市州综合评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通化市、延边州、吉林市、松原市、白山市、辽源市、四平市、白城市和长春市,总体来看,吉林省水资源承载力状态良好。随着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耦合协调度逐步提高,抗压能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4.
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4个国家及尼泊尔1961—2014年的水土资源和经济发展耦合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域1961—2000年水土资源承载水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2001—2014年则相反,水土资源承载变化与经济发展缺乏同步性;1961—2014年各国水土资源与经济耦合协调度介于0.312~0.739,处于濒临失调和基本协调型,耦合协调最好的是尼泊尔,最差的是孟加拉国;耦合协调度提升幅度最大的是中国,达到0.368,幅度变化最小的是孟加拉国;各国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系统对比关系由经济滞后型转变为水土资源支撑滞后型。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位于我国的南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总量1860亿m3(不含过境水量),境内河流众多,除珠江流域的河系:西江、北江、东江、珠江三角洲诸河外,尚有粤东沿海河流:韩江、榕江、练江;粤西沿海河流:漠阳江、鉴江、九洲江。总的来讲广东省水资源较丰富,这是广东省社会经济得以长期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城市面临着水质性缺水的严重局面。  相似文献   

6.
依据朝阳市水资源社会适应能力特征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计算评价分析朝阳市2013-2020年社会适应能力与水资源脆弱性的耦合关系。结果显示:2013-2020年朝阳市水资源脆弱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协调度基本处于初级、中级、良好、优质4个耦合状态,耦合协调度达到濒临失调、勉强、初级、中级、良好、优质等六种协调发展类型。  相似文献   

7.
《人民珠江》2008,(1):73-73
广东省北江流域管理局是广东省水利厅直属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正处级。现行编制120人。该局于2007年6月28日在省北江大堤管理局基础上组建。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北江大堤的管护工作;协助水行政主管部门制订北江流域综合规划、专业规划并实施有效监督;协助制订省内北江流域防洪预案、水资源配置方案,并监督实施;协调北江流域区域和行业之间的水事关系,保障水资源的有效调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合理评价和提升江西省水资源承载能力,耦合风险矩阵评价和政策情景模拟方法,从水资源数量和水资源质量双重角度,对江西省2015~2019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从用水效率和用水结构两个方面进行情景模拟,探讨了江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路径。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江西省水资源承载压力较大,11个地市中有7个地市的水资源承载状况为临界状态或者超载状态,并呈现西北部最高、南部次之、东北部最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江西省用水效率在长江经济带中较低,若提高至长江经济带低用水效率水平,则可将水资源承载力处于临界状态或者超载状态的地市降为2个;江西省农业用水占比处于长江经济带第二高位,若提高用水结构均衡度,降低农业用水量占比,水资源承载力处于临界状态或者超载状态的地市也可降为2个。研究成果可为提高江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供一种实现路径,对促进江西省水资源空间均衡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缓解我国水、能源和粮食资源紧张问题,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构建水-能源-粮食系统,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测算,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3—2017年,我国能源、粮食评价[JP]指数高于水资源评价指数,系统综合评价指数逐年递增;大部分省份耦合协调度处于初级协调水平且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个别省份耦合协调度濒临失调;耦合协调度空间自相关性较强,虽有明显波动,但是呈现逐年加强的态势;影响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有从业人口数、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生产总值、人口总数、[JP]文盲人口占比、工业污染排放、城镇化。  相似文献   

10.
钱塘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研究流域水资源总量的重要手段。系统地论述了建立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方法,并根据钱塘江流域水资源特性构建了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提出了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判指标,包括流域水资源承载指标、压力指标及承载度指标的计算方法,对于评判流域水资源承载状态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水资源承载力是表征水资源短缺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构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准则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模型对该区2007—2021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运用耦合协调模型评价研究期内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河西走廊水资源承载力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评价等级整体偏低,均为濒临超载状态。各地级市间差异并不显著,嘉峪关的水资源承载力最高,武威市水资源承载力最低。整体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正在逐渐提升。研究成果能够真实反映区域水资源的情况,为河西地区水资源的合理、科学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赣州作为赣江、东江、北江(“三江”)的发源地,其水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对下游的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寻求赣州水资源能够承载的最佳可持续发展模式,确保水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利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分析赣州市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和系统反馈回路基础上,将赣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细分为社会经济、水资源和水环境3个子系统,构建赣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设计正常发展型、经济优先型、环境优先型、综合协调型4种情景,模拟2020—2035年赣州市水资源承载力,并对各情景下的水资源承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动态评估与仿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4种情景下,无论是单纯追求社会经济发展延续现状的正常发展型和经济优先型,还是牺牲经济社会发展而保护水资源的环境优先型,都无法保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在综合协调型发展模式下,至2035年,COD排放量保持较低水平,为13.29万t;而经济发展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其中GDP达到11 971.3亿元,既保证了经济发展又兼顾了生态环境。因此,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多因素的综合协调型,是水...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综合量-质-域-流四要素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出了基于量-质-域-流四要素和风险矩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QQSS-RM)。首先,构建量-质-域-流四要素子系统下48个初步评价指标,用专家咨询信息和遗传层次分析法(AGA-AHP)计算四要素子系统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筛选和分析采用8个综合评价指标构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参考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得到8个综合评价指标的4个评价等级标准;最后,构建基于量-质-域-流四要素和风险矩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将QQSS-RM用于西辽河流域3个水资源三级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乌力吉木伦河和西辽河下游区间3个水资源三级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分别为超载、临界超载和超载,评价结果显示西辽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较差。该评价结果与西辽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状况基本保持一致,表明QQSS-RM应用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保护耦合协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流域7个城市群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其发展质量及其辐射作用深刻影响着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为了给黄河流域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提供参考,以黄河流域7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建立体现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城镇化与生态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基于58个样本城市2000—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和系统评估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保护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黄河流域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保护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城市群耦合协调等级由2000年濒临失调或轻度失调提升到2019年勉强协调或初级协调,在耦合协调状态演变过程中虽然不存在严重失调的情况,但耦合协调等级整体上仍然较低;(2)从空间上看,城市群间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耦合协调度相对较高,兰西城市群耦合协调度较低且波动剧烈,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下游(东部)城市群>中游(中部)城市群>上游(西部)城市群;(3)从各城市群的样本城市看,城市群中的省会城市和核心城市耦合协调等级较高,而边缘城市耦合协调等级相对较低,尽管有些城市耦合协调度排名比较靠前但其周...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沈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状况,对2010-2017年期间的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利用WF水足迹理论进行计算分析,从而揭示了水资源被人类社会利用的实际情况;然后对比分析了承载系统对维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及其面临的压力,根据容量耦合模型和耦合协调度评价体系揭示了沈阳市经济、社会与水资源利用的协调状态。研究表明:沈阳市2010-2017年的年均水足迹为35. 66×108m3,水足迹总体表现为波动下降趋势;城镇与农村居民的人口规模、饮食习惯差异为导致虚拟水消费量不同的关键因素,历年社会承载力指标均低于经济承载力,显著影响水资源系统的因素为经济社会发展,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弱;水资源系统处于拮抗状态,沈阳市经济、社会与水资源复合系统除个别年份外一直保持轻度失调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定量分析岷沱江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的盈亏及其可持续利用状况,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法,计算岷沱江流域主要城市2010~2020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及承载力,并通过4个指标(水资源生态赤字/盈余、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水资源生态经济协调度)综合评估岷沱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状况。结果表明:(1)除泸州市以外,流域内其余地区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呈下降趋势;(2)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表现为雅安市>乐山市>眉山市>宜宾市>泸州市>德阳市>成都市>资阳市>内江市=自贡市;(3) 2010~2020年,岷沱江流域水资源量的供需经历了“盈余-亏损-盈余”的转变;(4)流域内各市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升,水资源生态经济协调性变化平稳且均在可持续范围内,但2014~2017年水资源生态压力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岷沱江流域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科学研判山西省 7 条河的流域水生态承载现状和存在问题,有效提升河流水生态承载力,构建 7 条河的 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定级评估 7 条河的流域水生态承载力,使用差分自回归移 动平均(autoregressive?integrated?moving?average,?ARIMA)模型和长短期记忆(long?short-term?memory,?LSTM)模型对 比预测水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1—2021 年,7 条河的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总体为一般超载等级。其 中,汾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呈基本承载,其他流域为一般超载,水环境指数和水资源指数对 7 条河的流域水生态 承载力影响较大。ARIMA-LSTM 模型预测表明:2022—2031 年汾河水生态承载力变化呈上升趋势,涑水河、沁 (丹)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未来趋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其他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呈不同幅度波动趋势;2031 年左右, 各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将得到提升。建议通过提升流域水资源利用率以及加强 7 条河的流域绿色生态走廊建设来 推进流域水生态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共存长期以来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探究的热点之一,为更好的推动广西钦江流域沿岸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文章从钦江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出发,从生态补偿机制创建的意义、主客体的确定、补偿方式多个方面对钦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创建展开探究,并结合自身经验对如何合理构建钦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从协调体系、监管体系、立法、市场化建设等多方面提出见解,为钦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创建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湘江流域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机制,本文利用流域内8个市州2000~2014年的统计数据,在建立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系统综合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造耦合协调模型、灰色关联模型,揭示两系统的交互耦合机制,并运用ArcGIS的Jenks分类法分析流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态势。结果表明:1)湘江流域15年来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的协调关系总体趋向良性发展,耦合协调度从0.65波动上升至0.92。2)流域内各市州城市化与水资源耦合协调度表现出复杂的空间分异特征,随着各市州经济状况、自然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3)水资源本底条件是影响水资源环境的决定因素,人口规模、结构和科技水平则是水资源环境的主要胁迫因素;经济要素在城市化进程中起关键作用,供水设施和环境压力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约束因素。流域内城市化与水资源系统间驱动机制错综复杂,与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存在较大关联。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的发展使得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传统水资源单一数量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需求。本文从水质水量耦合角度构建了量质平衡方程和针对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人口数量与GDP规模为表征指标的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该模型利用人口空间展布的方法将社会经济指标拆分到水资源分区,用承载水平下的生活用水量与Ⅰ—Ⅲ类水资源可利用量平衡关系对结果进行试算检验,考虑了水质水量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双重约束,也反映了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动态变化特性。模型在沂河流域进行了应用,选用CODcr为污染物控制指标,分析计算了沂河流域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承载力,验证了模型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计算结果可以评估和预测流域未来时期的水资源承载程度,为流域/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