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1.前言高炉风口使用寿命是直接影响炼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对高炉风口的研究都非常重视,为提高高炉风口寿命,一般常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研究和改进: 1.1 改进风口结构,提高冷却水的速度、以改善风口的冷却效率(如:贯流式风口、螺旋风口、整铸多环式风口等)。 1.2 改革风口材质,采用高纯度钢材压制成结构件等、以提高风口导热效率(如液锻风口等)  相似文献   

2.
包钢三座大型高炉(#~1,#~2高炉为1513米’,#~3高炉为1800米~3),冶炼世界上罕见的富集稀土,铌、钾、纳和氟等多金属共生铁矿石,由于矿石的冶金特性,风口大量破损。多年来高炉生产使用空腔结构铸铜风口(包括紫铜扳帽风口)冶炼,经不住炉缸内铁水热负荷的瞬时冲击频繁熔损,因而在风口的结构,材质和冷却方面都不能适应  相似文献   

3.
靳巍  邵德军 《山东冶金》1996,18(6):58-62
通过对高炉风口冷却水腔结构的优化设计,合理布置冷却水流,提高水流速度,增加换热面积,使风口的换热冷却能力较空腔风口提高10倍多。选用含Cu99.7%以上的材质,避免了Sn、P、Fe的不利影响,提高了风口的热传导能力和抗烧损能力。在不改变高炉现有常压供水设备的条件下,比空腔风口提高寿命6~8倍,寿命超过700d。  相似文献   

4.
刘田军 《江苏冶金》1999,27(2):44-44,49
1 概述 风口是高炉关键设备之一。严酷的工作条件对风口的使用寿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减少高炉休风和更换风口的次数,提高高炉的生产率。从1850年的第一个水冷“苏格兰风口”诞生至今,炼铁工作研究者们对风口的损坏机理进行了多方面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提出了风口损坏的原因有烧损、磨损和裂损;指出了制造风口的最佳材料:纯铜;最佳风口结构:贯流、螺旋风口以及最佳冷却方法:高压高速冷却等。尽管如此,风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炉风口中缸结构、材质和制作工艺的改进,解决了中缸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问题,保证了风口角度的稳定,延长了中缸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提高高炉风口寿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娜  李晨希  曹亮  李荣德 《铁合金》2007,38(5):24-27
风口是高炉冶炼送风的关键部件,恶劣的工作环境导致其经常破损。本文从改进风口材质及其表面强化处理两方面阐述国内外提高风口使用寿命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提高风口寿命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汤清华  史志苗 《炼铁》2022,(1):23-27
重点就高炉设计、改造、生产操作及维护中,经常遇到一些有关高炉冷却工艺和结构上的问题,如冷却壁冷却比表面积、冷却结构、冷却水质、热负荷、水速等进行了讨论.认为:应改善冷却壁结构,提高冷却比表面积达1.2以上;炉缸宜采用卧式弧形光面冷却壁;新设计高炉时应适当缩小炉腹角,己投产高炉则应适当调整风口小套的长度,以达到缩小操作炉...  相似文献   

8.
沈猛  铁金艳 《冶金设备》2012,(Z2):115-118
着重介绍高炉铸铁、铸钢冷却壁的材质选择和制造要点。通过对冷却壁使用工况的分析,阐述了冷却壁材质选择和结构设计的原则。通过冷却壁材质、制造工艺、时效处理等环节的控制,稳定并提高了铸铁、铸钢冷却壁的使用寿命,实现了冷却壁综合质量指标,从而为实现高炉长寿的最终目的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陈超 《炼铁》1998,17(5):53-53
中小高炉多采用空腔式风口,其损坏形式以熔损为主,“熔损区”集中在风口外壁距前端一定高度内,以及端部和风口孔道内壁前端较小的范围内,而且风口外壁熔损区高度(H_1)大于风口孔道内壁熔损区高度(H_2)。 传统双腔式风口两腔问的隔板与风口内壁垂直,是平的,风口前端水腔冷却的高度在外壁和孔道内壁部位相同(即H_1=H_2),这不符合风口“熔损区”外壁高度大于孔道内壁高度的规律,这种结构不能在保证风口前端水腔有效冷却风口外壁“熔损区”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0.
申金涛 《冶金动力》2014,(11):62-64
风口小套是高炉的关键设备,是热交换极为强烈的冷却元件,其在高温状态下不间断地受到液态渣铁和煤粉的冲刷,是高炉易损的设备。风口小套的破损与更换已成为高炉无计划休风增多的主要原因,针对如何优化风口小套供水条件来提高风口小套使用寿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