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陵春色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其涵纳的造园思想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该景点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为蓝本营建,在圆明园的西北部展现出一片农桑兴旺的田园风光.圆明园历经沧桑,虽然已遭毁坏,但武陵春色基本保存了其山水格局和景观特点.通过对武陵春色的历史渊源和景观意匠的分析,解读其在立意、布局等方面的创造藻思及隐含的人文思想,从而为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工作提供历史依据,并希望对当代景观设计和园林创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解释学传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释就是再创造"是中国古人的普遍思维规律和创作原则,对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这一视野,梳理了历代凸显解释学精神的哲学、美学命题,关注与园林相关的文学语言元素,如楹联题对、诗文笔记等的发展沿革,述评其在园林创作中的重要意义,指出点景题名、象征隐喻作为重要的园林创作方法,就是在解释古代文化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文学语言元素与园林相结合,形成一种开放结构,能在理解与解释当中接纳新的意义,深化和传播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3.
谢青松  王欣  张蕊 《风景园林》2019,26(10):119-123
清末浙江嘉兴文人宅园小灵鹫山馆胜甲一时,今已不存,其现存图咏史料多以游观的视角再现园林景致。将“入境”这一概念作为诠释性的工具,对山馆图咏进行解读,以反推山馆的空间格局并再现游者当时的游园情景。阐述了山馆园林空间在游观的叙述视角下呈现出片段的独立性特征与对偶的差异性组合方式,并结合题咏中的知觉体验及心理感受描写重点讨论了游者当时的游园情景。  相似文献   

4.
荷花诗画     
以书画为契机,对荷花的花、叶、藕和莲等不同器官的形态及其生长过程中的流动变化特征,与其他物体的组合产生更为精彩生动的形态美,以及因荷花而生发的同心、不染和佛光等意境美,进行层层剖析、图文印证,发掘荟萃荷花丰富的美学含量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由此来表明中华民族对大自然的热爱所具的敏锐细腻的感觉程度与对精神世界的向往所产生的博大精深的创造水平.  相似文献   

5.
徽州古村落与水口园林的文化景观成因探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徽州古村落及其水口园林为研究目标,通过对宗氏族谱、方志等记载的历史上相关风水选址活动的探究,结合大量的实例参照与图例的比对,对其村落格局、水系、人文景观等文化积淀的成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特别是针对村落水流出口且被视为村落门户和灵魂的“水口”,对其景观建构、功能特性、文化属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势头,试图从中发现可供我国当前乡村景观格局借鉴的传统“天人合融”的精神本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人写意园中绘画与园林两种艺术形式的密切联系之叙述,揭示出古典文人写意园所具有的“以画入园“这一美学规律,进而说明古典文人山水园与绘画是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的共生关系,中国古代的山水园强调与绘画的互渗与交融,将绘画原则转借到园林的建造上,使园林艺术与山水画艺术有机地统一起来,二者互为依存,携手并进,形成一种有机互动之结构,从而创造出独特的中国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7.
古代文人宅园诗意景观对当今住居审美价值取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纵  赵军  梁南南 《中国园林》2007,23(2):77-81
从中国古代宅园的称谓、起源、功能等阐释入手,引征了著名南朝文豪沈约、晚明文士陆绍珩以及清代画论家笪重光的文论,通过古代文人对于宅居环境的风致特征、景观意象,特别是有关村野乡居环境形成的独有的景维、景域的状情般表述,析出诗意化自然氛围的情综意绪,以古代典籍中记载的宅园景观物态形式的描述,结合构景形式的实例佐证,试图揭示诗意“山林景观”与其涵括、涉及的中国传统生态的哲理性,具有对当代住居审美价值取向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城市的蓄水囊--滞留池和储水池在美国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宗净 《中国园林》2005,21(3):51-55
滞留池和储水池作为雨水控制结构,几乎用于美国的每一个新建项目中.阐述了滞留池、扩展型滞留池和储水池的特点、用途和设计结构.并通过实例说明滞留池尺寸的基本计算方法.在实践中,风景园林师通过湿地植物配置,可以将这种雨水控制结构与园林设计相结合,创造出雨水湿地.介绍了雨水湿地的种类、特点和植物选择.  相似文献   

9.
以顺延山峦与河流脉络调查分析古都遗址为研究思路,探讨以地理景观分析并规划形成的南京古都风貌保护的地理格局网络。研究表明:南京应以连绵丘岗山系、河流城濠为骨干,保持山体轮廓的连续性,河流水网的完整性;以自然山水地形为纽带贯通各自相对独立的历史遗迹;以明朝城垣、历史街区为网络,以及分散在各地的重点建筑保护范围,构成完整的古都风貌保护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在新西兰达尼丁市,兴建一座名为"中国花园"的园林,以弘扬中国文化,寄托乡思.中国花园以江南私园为蓝本,透彻理解和灵活运用中国传统造园的理论与方法,以设计主题为主线贯穿始终,精心规划布局设计,运用大小、虚实、旷奥、曲直、动静的对比手法,创造有节奏韵律的园林空间.  相似文献   

11.
况平 《中国园林》2006,22(11):33-36
由于文化和自然特点,重庆园林在历史上有其独特之处。在广泛调查重庆传统园林及相关要素的基础上,从园林类型、选址、建筑及装饰、理水、植物、山石与盆景等方面分析了重庆传统园林的特点,得出“重庆传统园林具有历史纪念性园林的特征,在造园上体现了园林与自然山地的结合,与自然山水的协调,因此,自然山水是重庆园林未来创作需要把握的总体特征,自然山水园是重庆园林发展的方向”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2.
贾珺 《中国园林》2005,21(8):69-72
意园是北京一座清代小型私家宅园,历史悠久,格局紧凑,在狭小的空间中营造出小巧精致的亭榭、形态独特的假山、蜿蜒曲折的水池,与古树花草相映衬,形成和谐而丰富的景致效果.在文献和调研的基础上,对这座具有相当典型性的园林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