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超临界CO2萃取猕猴桃籽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兰萍  许晖  张斌  赵大庆 《食品科学》2009,30(2):102-106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设计法对影响猕猴桃籽油超临界CO2 萃取的关键因素CO2 流量、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进行了优化探讨及其萃取数学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CO2 流量、压力和温度等因素对猕猴桃籽油萃取率的影响较显著,并且压力和温度对猕猴桃籽油萃取率的交互效应影响显著;超临界CO2 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粒度40目、萃取压力31MPa、萃取温度40℃、CO2 流量27kg/h、萃取时间150min,该工艺条件下猕猴桃籽油萃取率达31.86%;建立了以猕猴桃籽油萃取率为目标值,以各提取工艺参数为因素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经验证,计算值和试验值拟合良好;超临界CO2 萃取的猕猴桃籽油与用己烷提取的油脂在脂肪酸组成上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
软枣猕猴桃籽油的超临界萃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正交实验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软枣猕猴桃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用气相色谱法对软枣猕猴桃籽油中脂肪酸种类和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萃取温度为40℃,萃取压力为35 MPa,萃取时间为2.5 h的条件下,软枣猕猴桃籽油的出油率达到20.8%.软枣猕猴桃籽油中主要含棕榈酸、亚油酸和油酸.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2萃取猕猴桃籽油的工业化生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结合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猕猴桃籽油的生产实践,分析了影响猕猴桃籽出油率的相关因素.根据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籽粒的成熟度、粉碎度、萃取时间、分离压力与萃取效果的关系,同时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速和分离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萃取温度48℃,萃取压力30MPa,CO2流速300kg/h,萃取时间240min,分离温度30℃,分离压力6MPa等工业生产技术条件可得到较理想的萃取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石榴籽为原料,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石榴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石榴籽油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石榴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石榴籽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40 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80 min,分离釜Ⅰ温度60℃,压力10 MPa,分离釜Ⅱ温度35℃,压力6 MPa。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石榴籽油得率为18.6%。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对麻疯树籽油进行萃取,运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萃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麻疯树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20目,萃取压力37 MPa,萃取温度44.5℃,CO2流速30 L/h,萃取时间120 min,夹带剂(95%乙醇)用量为原料质量的40%,在此条件下,麻疯树籽油提取率可达93.13%。将超临界CO2萃取的麻疯树籽油与螺旋压榨法提取的麻疯树籽油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超临界CO2萃取法得到的麻疯树籽油品质优于螺旋压榨法。  相似文献   

6.
以猕猴桃籽为原料,研究超临界CO2 萃取猕猴桃籽油的分离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分离工艺条件对萃取毛油的分离效果,并对二级降压分离工艺的分离Ⅰ、分离Ⅱ的压力和温度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萃取过程中采用二级降压分离,其中分离Ⅰ压力9MPa、温度42℃,分离Ⅱ压力6MPa、温度为室温(20~30℃)时,所制得猕猴桃籽油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0.12%,酸价1.2mg KOH/g,可不需精炼即能达到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萃取琉璃苣籽油,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量对琉璃苣籽油出油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琉璃苣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琉璃苣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5 h,CO2流量45 L/h。在此条件下,出油率为28.08%。气相色谱对琉璃苣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琉璃苣籽油富含油酸、亚油酸和γ-亚麻酸。  相似文献   

8.
不同提取方式茶叶籽油脂肪酸及V_E组成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脱壳茶叶籽为原料,分别采用超临界CO2选择性萃取、压榨法及索氏法从茶叶籽中提取茶叶籽油,采用国标方法分析了不同提取方式得到的茶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VE组成。结果表明:采用三段式超临界CO2选择性萃取,不同萃取阶段得到的茶叶籽油脂肪酸组成存在一定变化规律,随着萃取压力及温度的升高,超临界CO2萃取出部分微量脂肪酸,包括:C14∶0、C16∶1、C20∶0,而这些脂肪酸在采用压榨法及索氏法提取得到的茶叶籽油中未检出。茶叶籽油中VE以α-VE为主,采用三段式超临界CO2选择性萃取茶叶籽油,VE主要在第一阶段被萃取出来,后呈逐段降低趋势,而且第一阶段茶叶籽油中VE含量高于压榨法及索氏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黑莓籽为原料,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黑莓籽油,并测定其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提取黑莓籽油,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提取过程的参数进行优化,确定黑莓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黑莓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黑莓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30MPa、分离压力12MPa、分离温度55℃,此条件下黑莓籽油的得率达16.10%,其脂肪酸组成为软脂酸5.38%、硬脂酸3.53%、油酸13.70%、亚油酸60.48%、亚麻酸11.16%,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5.3 4%。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超临界CO2萃取技术高效萃取牡丹籽油,先利用微波技术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再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牡丹籽油。固定微波功率800 W,采用正交实验得到微波预处理最佳条件为:微波预处理时间40 s,原料粉碎粒度100目,原料水分含量6.2%。采用响应面法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分析,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CO2流量25 kg/h,萃取压力33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100 min。在最佳条件下,牡丹籽油萃取率高达98.55%。与未经微波预处理直接进行超临界CO2萃取所得牡丹籽油相比,水分及挥发物含量降低,酸值和过氧化值升高。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籽油软胶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猕猴桃籽油超临界CO2 萃取的操作条件与保健软胶囊生产工艺 ,并对软胶囊进行了安全性评价试验与保健功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 ,该产品具有辅助降低血脂和延缓衰老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韩小金  张荣  毕继诚 《食品与机械》2007,23(2):23-25,37
以萃取优质红花籽油为目的,以红花籽为原料,考察了各操作参数对红花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压力、CO2流量和原料粒径对红花籽油萃取率产生较大影响,其他因素影响较小。在萃取压力28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3.55k/gh、粒径0.4mm,含水量0.5%,时间120min的条件下,萃取率可达90%。经气相色谱分析红花籽油的组成,亚油酸含量高达85%,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约92%。萃取物分析表明:超临界红花籽油的品质优于传统方法得到的红花籽油。  相似文献   

13.
南瓜子油的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 ,研究了南瓜子油的提取工艺 ,着重探讨了原料预处理、萃取压力、温度、萃取时间、CO2 流量对油脂萃取率的影响 ,优化了工艺条件 :压力 3 0MPa ,温度 45℃ ,时间 2 .5h ,CO2 流量 2 5kg/h。利用GC/MS分析了南瓜子油的成分组成 ,比较了超临界CO2 萃取的油样和乙醚萃取油样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4.
茶籽油的超临界CO2萃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技术在提取茶籽油中的应用,并分析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原料颗粒度、萃取时间对茶籽油的提取率和产物品质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工艺条件,为茶籽油的批量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Tocopherol-enriched oil was extracted by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carbon dioxide (SFE-CO2) from Kalahari melon and roselle seeds. The SFE-CO2 process was optimised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with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CCD). Three SFE-CO2 parameters namely extracting pressure, extracting temperature, and flow rate of carbon dioxide were examined. The optimal SFE-CO2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quadratic response surfaces were drawn from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The optimal SFE-CO2 conditions for the extraction tocopherol-enriched oil from Kalahari melon seeds were: extracting pressure 290 bar, extracting temperature 58 °C, and flow rate of carbon dioxide 20 ml/min.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roselle seeds were extracting pressure 200 bar, extracting temperature 80 °C, and flow rate of carbon dioxide 20 ml/min. These optimum conditions yielded tocopherol concentration of 274.74 and 89.75 mg/100 g oil from Kalahari seed and roselle seed, respectively. No significant (P > 0.05) differences were obtained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predicted values.  相似文献   

16.
四种不同提取方法对猕猴桃籽油得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猕猴桃籽油索氏提取、热回流提取、超声波提取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四种提取方法。从提取效率、油的得率及绿色环保几个因素综合考虑,超声波提取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是比较理想的两种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7.
响应曲面法建立超临界CO2结晶银杏内酯前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文成  谢慧明  潘见 《食品科学》2006,27(12):273-276
选择银杏叶提取物为试验原料,采用溶剂预先浸提处理,降低部分杂质对后续超临界CO2萃取结晶的影响,以提高后续超临界流体结晶银杏内酯的质量与工作效率。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溶剂浸提银杏内酯的三个主要工艺参数液固比、温度和时间进行了试验设计,并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实际值与模型预测值偏差为3.18%。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研究了从菊花秸秆中萃取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在CO2流量为20L/h的条件下,对影响超临界CO2萃取总黄酮的各种因素,包括原料粒径、压力、温度、时间等进行了考察,得到较佳的萃取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径60目、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00min、萃取压力25MPa。  相似文献   

19.
沙蒿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沙蒿是重要的沙生植物,其籽富含营养物质。采用烘箱加速法,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对超临界CO2流体提取的沙蒿籽油进行氧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的沙蒿籽油氧化稳定性强于索氏提取的沙蒿籽油但明显不如市售的其它植物油稳定,将不同组合的抗氧化剂加入沙蒿籽油中进行抗氧化性试验,表明TBHQ与VC的协同抗氧化性最强。  相似文献   

20.
大豆胚芽油的超临界CO2萃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玉卿  于殿宇  张晓红  张智 《食品科学》2007,28(10):293-297
通过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大豆胚芽油的实验,探讨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量对大豆胚芽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的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120min、CO2流量25kg/h,在此条件下萃取率为91.38%;超临界CO2法得到的大豆胚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4.2%,其中亚麻酸和亚油酸占74%,碘值为152gI/10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