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水胶比,超细粉煤灰(ultra fine fly ash,简称UFA)掺量以及胶凝材料总用量对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并通过优选的配合比,考虑粉灯灰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抗剪强度之间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对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28d抗剪强度影响显著;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剪强度7d时较不掺UFA的基准混凝土低,在28d时可赶上甚至超基准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超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超强耐久性、超高强度的特殊混凝土。文章研究了不同钢纤维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会导致细骨料UHPC流动性降低,并且流动性均随着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更多,同时钢纤维可以提高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并均随着掺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超高性能混凝土抗高温爆裂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不同含湿量(质量分数,下同)试件在从常温加热至800℃过程中的抗高温爆裂性能.结果表明: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高温爆裂性能优于活性粉末混凝土.粗骨料的存在不仅降低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内部应力,而且增大了钢纤维在砂浆基体中的分布密度,因此起到减轻混凝土爆裂的作用.试验中大量粗骨料从砂浆基体中剥离,这证实蒸汽压力是导致超高性能混凝土发生高温爆裂的重要因素.2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的0%含湿量试件均未发生爆裂,而含湿量在25%及以上的试件均发生了爆裂,且含湿量越大,试件爆裂越严重.可以用爆裂发生的温度范围和爆裂声响次数来判断超高性能混凝土高温爆裂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高贝利特水泥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HBC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抗折、臂拉强度,结果表明,和OPC混凝土相比,HBC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后期强度增长率和优异的抗折、抗拉性能。同时也探讨了HBC混凝土水胶比与28d抗压强度的关系以及C50~C80强度范围内HBC混凝土7d强度与28d强度的关系。此外,对配制高强高性能HBC混凝土时粉煤灰的适宜掺量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配制高强高性能HBC混凝土时粉煤灰最大掺量不宜超过25%。  相似文献   

5.
通过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坍落度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纤维种类和掺量对其工作性和弯拉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钢纤维与聚乙烯醇纤维的混杂效应对其抗压强度、折压比和拉压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明显降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钢纤维的掺量提高变化不大,随聚乙烯醇纤维的掺量增大而显著降低;钢纤维和聚乙烯醇纤维均能改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弯拉性能;超高性能钢-聚乙烯醇混杂纤维混凝土对超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的折压比和拉压比的增益比随着钢纤维掺量的提高而增加,钢纤维与聚乙烯醇纤维在改善超高性能混凝土弯拉性能上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受“高性能混凝土”概念的影响或对其理解上存在的差异,实现混凝土的高性能化几乎都采用高强的技术途径,而忽视了量大面广的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高性能化。中低强等级混凝土实现高性能化最根本的技术途径就是要摒弃传统的以强度为主的配合比设计,采用以耐久性和抗裂性为主,同时考虑、工作性和强度的中低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方法。同时,针对南京地铁所处环境和设计要求,配制出了满足南京地铁100年抗碳化和抗冻要求的C30强度等级的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7.
绿色环保型活性粉末混凝土制备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天然细集料、外掺料分别代替国内外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石英粉和硅灰,在热水或蒸压养护条件下成功制备出抗压强度大于200MPa,抗折强度大于50MPa,拉压比大于0.27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对不同养护制度下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纳米微珠是从燃煤电站排放的烟雾中收集的超细微粒,平均粒径≦1.0μm,表面为玻璃体,呈球状。纳米微珠代替部分水泥掺入混凝土中,可降低用水量,增大流动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是混凝土低碳技术的新组分。同时介绍了纳米微珠在高性能混凝土及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梨温高速公路界牌桥应用超早强剂研制的适应在冬期施工条件下,自然养生2天强度超过47.5MPa的梁体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工程实践表明,在混凝土中掺用超早强剂,在冬期施工自然养生条件下能够实现3天强度超过47.5MPa的高性能泵送混凝土。此技术的研制成功可以实现在不太寒冷的华东,中南等地区冬季施工季节不采用蓄热法,蒸气养护法浇柱梁体高强混凝土,大大简化了施工工艺,相应地加快了工程进度,张拉周期平均缩短2~4天。  相似文献   

10.
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研究不同强度等级C30、C45、C60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分别研究不同粉煤灰品质(包括II、I级粉煤灰及10%、20%、30%、40%掺量)情况下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并研究了I级粉煤灰掺量为15%不同强度等级引气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分析了粉煤灰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强度及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并与未掺粉煤灰的普通混凝土进行对比。最后根据试验数据回归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氯离子扩散系数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C100~C150超高强混凝土的各种强度性能及变形性能,包括超高强混凝土的劈拉强度、抗折强度、与钢筋的粘接强度、棱柱体强度、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变形模量、泊桑比等。研究表明:随着超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高,其劈拉强度、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的比值,较高强混凝土的低,较普通混凝土的更低。超高强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呈直线,受压破坏时呈突然爆炸式破坏,证明了超高强混凝土脆性破坏的比普通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进一步增大。经过研究,得出了各种强度指标、变形模量及峰值应变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回归关系式,加深了对超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理解和认识。为今后超高强混凝土的应用也奠定了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C100~C150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及变形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C100~C150超高强混凝土的各种强度性能及变形性能,包括超高强混凝土的劈拉强度,抗折强度、与钢筋的粘接强度,轴压强度,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变形模量、峰值应变及治桑比等,得出了各种强度指标、变形模量及峰值应变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回归关系式,加深了对超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认识,为今后超高强混凝土的应用奠定了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冯跃  焦玉锁  孙保军 《建筑技术》2007,38(4):248-252
国家会议中心总建筑面积27万m2,是奥运工程中单体面积最大的场馆工程。地下两层,地上8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结构施工中,针对不同部位和施工难点,在基坑支护、降水、基础桩、地下防水、钢筋、模板、混凝土、钢结构等方面分别采取多项施工技术措施,保证了奥运工程的顺利施工,提高了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为同类工程提供了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矿物减水理论与C100超高性能混凝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欧阳东 《建筑技术》2001,32(1):24-26
某些矿物微粉具有强烈的减水作用,且可在化学减水剂无能为力的超低水灰比条件 下发挥出来,利用这些矿物微粉以及广州地区容易获得的其他材料,可稳定地制备坍落度大于170mm、28d 强度达100-128MPa 的超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15.
150~200MPa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活性粉末混凝土特点的基础上 ,研究了利用常规材料和普通工艺制备 15 0~ 2 0 0MPa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 ,在不剔除粗集料的情况下 ,采用极低水胶比 ,配制出最高抗压强度达到 170 3MPa的超高性能混凝土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可以达到 2 4 5mm ,扩展度达到 5 6 3mm。研究认为 ,为充分发挥混凝土成本低廉的优势 ,配制超高性能混凝土最佳的技术路径并不是剔除粗集料 ,而是如何去解决混凝土中由于粗集料所带来的缺陷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强度等级超过100 M Pa的超高强混凝土已经研制成功并在工程中应用。介绍了活性粉末混凝土、无纤维增强混凝土及纤维增强混凝土等三类超高强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及其研究现状,并且讨论了今后超高强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采用比表面积为14000cm2/g的超细磨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配制出坍落度243mm,28d抗压强度108.55MPa,180d抗压强度140.4MPa的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对用原状粉煤灰、硅灰、超细磨粉煤灰分别作混凝土的掺合料进行了性能对比,指出超细磨粉煤灰既有粉煤灰本身的“滚珠轴承”润滑作用和火山灰反应增强作用,又有硅灰的填隙挤水和密实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石屑-特细砂复掺为细集料配制高流态高强度混凝土,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水灰比、砂率及水泥用量对混凝土流动性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外加剂掺量固定的情况下,水灰比对配制混凝土的性能影响最大,当水泥用量超过550kg/m3时,混凝土的强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钢筋混凝土超高层建筑层间位移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 11层框架 剪力墙平面截断模型的静力加载试验 ,研究了原型为 5 2层的钢筋混凝土超高层建筑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受力和变形 ,重点考察了层间位移与构件裂缝的关系 ,同时研究了竖向荷载及加强层对层间位移限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正常使用状态下将钢筋混凝土超高层建筑的层间位移角控制在 1/ 5 0 0以内时 ,其竖向构件不会开裂 ,框架梁、连梁与填充墙的裂缝均可以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现行《高规》的层间位移限值可以放松  相似文献   

20.
超高清水型钢混凝土柱的施工工艺主要体现在模板工艺上,选择合理的模板体系进行模板设计、施工是超高清水型钢混凝土柱施工的关键环节。详细介绍了国家体育馆工程超高清水型钢混凝土柱木制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