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海污水治理二期工程南线A^#泵站浑水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泵站普遍存在淤积问题,给泵站运行、管理带来不便。结合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二期工程南线A^#泵站水力模型试验研究,通过浑水试验,对原设计前池、市位井淤积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降低前池淤积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合流污水泵站泵前截流井进行了水力模型试验研究 ,并提出了设计改进措施 ,比较分析两种截流井方案在各种截流量、开启度等工况时的水头损失、流态特征 ,研究雨水泵启用对截流量的影响 ,以及截流井对上游排水设施的影响。根据研究成果 ,对设计及日后运行管理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上海污水治理二期工程中线M2泵站出水高位井模型试验研究,对不同几何尺寸下的高位井流态、水头损失、涌浪及淤积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探求几何尺寸的大小对上述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第二期工程M2泵站水力模型试验,针对城市污水泵站普遍存在的前地进水流态较差,水泵效率偏低,泥沙淤积严重的问题,提出改善前池流态及降低泥沙沉积的工程措施。试验研究表明,改进后的前池水流流态明显改善,水泵运行效率得到提高,并有效减少了前池的泥沙淤积。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上海污水治理二期工程中线2号泵站的浑水模型试验,对泵站前池泥砂淤积与冲淤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原设计方案中的问题,对相应的改正措施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6.
对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泵后截流井进行水力模型试验研究,根据研究成果,对原设计及日后运行管理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上海彭越浦泵站是世界上大型污水泵站之一,其流量40m~3/s,扬程23m。 试验采用相似原理,正态模型,模型比为10,着重研究污水泵站特点、水量均匀性和水锤、泡砂及其扩散角等水力特性。通过二年试验,取得了大量数据,优化了设计。 相似文献
8.
结合二期工程需要,通过喷头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流量,喷口射流角度和喷口孔数等因素对喷头局部阻力系统影响。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是继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后又一项世界银行贷款的大型市政工程。工程主要解决黄浦江上游吴泾、闵行、徐汇、卢湾地区以及浦东新区的部分污水。徐汇、卢湾的合流污水截流后过黄浦江,经泵站提升后与吴泾、闵行及浦东新区的污水一并输送至长江口白龙港附近,然后与原南干线接纳的污水合并,经预处理(去除有碍观瞻的漂浮物及砂粒)后深水扩散排放,近期科学地利用长江大水体的稀释能力,达到自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型污水泵站自动化管理功能及设备运行工艺状况的分析,提出泵站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1.
12.
上海市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的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其出口泵站位于浦东外高桥地区,与中高路、草高路为邻,距上游预处理厂约3km,出口泵站将污水送至下游2条延伸至长江中1420m的排放隧道,并由扩散管段将污水排出长江口,最大排放流量为45m~3/s。 相似文献
13.
王梦月 《建设科技(建设部)》2022,(8):83-86
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位置选取以及扬程、有效容积、水位计算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施工难度及安全性。本文以浦东新区某村为例,对一体化提升泵站的全过程设计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污水纳管工程中泵站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上海合流污水治理二期工程SSI/4.1B标φ2400 mm钢筋混凝土污水管道采用多刀盘土压平衡顶管掘进机施工。重点介绍了在曲线半径较小的曲线段施工时所采取的纠偏技术,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大型污水泵站虹吸出水断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虹吸是在重力和大气压力下的一种水力现象 ,虹吸出水断流形式的优点是可以用体积及功率都很小的真空破坏阀来实现断流。通过对各种虹吸启动方式的试验 ,揭示了流态演变的机理 ,对虹吸出水系统的设计、建造和运行均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