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子江 《山西建筑》2003,29(7):107-108
混凝土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 ,但节约能源、实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回顾了混凝土的历史 ,阐述了混凝土引起的生态问题 ,并从节能的角度展望了我国混凝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绿色建材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建筑材料工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性 ,讨论了建筑材料和混凝土对人类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提出研究和发展绿色建材和绿色混凝土是实现建材工业可持续化发展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3.
绿色建材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建筑材料工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性,讨论了建筑材料和混凝土对人类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损坏。提出研究和发展绿色建材和绿色混凝土是实现建材工业可持续化发展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4.
2月26日,中国国际混凝土技术及装备展览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徐永模在开幕式上就当前我国混凝土及混凝土装备发展情况发表了讲话。他表示,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和消费水泥混凝土最多的国家。我国混凝土年产量已占世界混凝土年产量的50%以上。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混凝土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无论是混凝土工程规模,还是混凝土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和研发人员,我国都远远超出世界其他国家。而且一大批混凝土材料、工程技术和混凝土制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1 高强化与高性能化是当代混凝土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混凝土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人造建筑材料,推广应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人类建设事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混凝土具有可塑性,大部分原材料可就地取材。消耗能源较少,今后仍将是一种主要的建筑材料。近年来混凝土技术还将继续发展,高强度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是其主要发展方向,它将成为跨世纪的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6.
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及其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智能混凝土是现代建筑材料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是传统混凝土材料发展的高级阶段。回顾了智能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展望了智能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阐述了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吴浩 《中国建材》2014,(6):106-109
正作为一种应用最成功、范围最广、体量最大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材料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已成为人类社会文明的缩影与诠注。混凝土的耐久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服役寿命和安全。国内外由于混凝土耐久性破坏而造成的结构损毁屡见不鲜。据统计,美国混凝土基础工程的总价约为6万亿美元,但每年用于维修和重建的费用高达3000亿美元。在我国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混凝土路面受冻融  相似文献   

8.
谈高强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建筑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之一的混凝土材料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应运而生了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而高性能混凝土更是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之为21世纪混凝土,受到了学术和工程界的极大关注。而在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应用过程中,国内尚存在将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等同认识的现象。本文以高强度和耐久性为出发点就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关系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9.
商品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的原材料,是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必备的建筑材料之一。本文针对商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其施工质量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陶粒轻集料混凝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建筑材料,具有轻质、保温、隔热等诸多优点。本文介绍了陶粒轻集料混凝土主要性能及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了陶粒轻集料混凝土存在问题,并对陶粒轻集料混凝土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材料的特性与选用对于建筑节能至关重要,通过对5种新型混凝土技术(材料)从定义界定、制备方法、特性优势和潜在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阐释了这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对于促进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京广中心是北京最高的一幢多功能综合性钢结构建筑,它由塔楼、附楼和地下建筑三部分组成.塔楼为地下3层、地面以上52+2层.这是一幢超高层的钢结构楼房,地面以上高度是208m.这幢建筑的基础是桩式筏形基础;地下结构采用了SRC结构;主要结构体系是由钢框架与预制RC剪力墙核心结构体系组成.结构分析是采用了三雏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地区砖混结构较普遍。大量砖混结构的民宅及公共建筑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风险。对有潜在安全风险的房屋进行安全性鉴定,可为后期房屋的加固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田晓蓉  郑小林 《山西建筑》2005,31(24):127-128
介绍了建筑物的常见裂缝形态,从外部荷载作用、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和施工操作等方面,就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处治方法,对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郑文泉 《城市建筑》2014,(21):64-64
随着高层在我国建设越来越广泛,相关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化,其中抗震设计是高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的重点。本文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对现代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的抗震结构设计进行了具体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谢永刚 《城市建筑》2014,(18):151-15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建筑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很多建筑已经应用到了混凝土浇筑技术,尤其是工业厂房的建设。但是现阶段,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这就需要在施工中加强管理,才可以使其发展的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某工程 1 5.6m跨预应力框架梁的实例 ,从设计、施工及经济性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大跨度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田若宇 《城市建筑》2014,(20):95-95
随着我国对建筑工程施工要求的日益严苛,部分混凝土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图纸的变更或施工材料质量问题等原因,导致混凝土建筑物出现使用功能变化或质量安全等问题。本文主要对混凝土建筑物实施加固技术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层在我国建设越来越广泛,相关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化,其中抗震设计是高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的重点。本文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对现代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的抗震结构设计进行了具体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对建筑工程施工要求的日益严苛,部分混凝土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图纸的变更或施工材料质量问题等原因,导致混凝土建筑物出现使用功能变化或质量安全等问题。本文主要对混凝土建筑物实施加固技术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