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建伟 《现代家电》2005,(19):20-20
经过准备不足的2004年之后,2005年IGBT的供货形势依然可以用紧张二字形容。2004年,电磁炉行业产量迅猛增长,到春节前,几乎没有IGBT可用,IGBT单价更是一涨再涨,各品牌、型号的IGBT不论是库存货还是不十分适合市场的IGBT都被市场消化的一干二净,主要原因在于IGBT代理商及生产厂家对电磁炉市场产量准备不足。  相似文献   

2.
受电磁炉专用厨具的局限,商家为推动市场的发展,采用专业的锅具作为赠品的办法来弥补市场中相关产品的不足,很好地推动了电磁炉市场的发展。赠品似乎成了经销至关重要的条件。例如.苏泊尔.因其在锅具行业内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因此.消费者普便都认为它的赠品好,这对于厂家来讲.也就成为一个区别于其他品牌的特有卖点。可见,赠品锅具的选用对于电磁炉产品来讲是非常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家电》2004,(23):9-10
目前国内还没有企业能够生产IGBT,只能依靠进口。作为半导体产品IGBT是一个复杂的电子产品,从采购原材料到安排生产线,从产品检测和老化试验,再到运输,从产地到中国大约需要5个月的周期,因此厂家的生产是必然会受到IGBT的制约,订贷要提前5个月。IGBT的健康发展,决定了电磁炉行业也将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李楠 《现代家电》2006,(4):46-48
近年来,随着研发和相关技术的提高,电磁炉质量有了很大提升,知名企业介入电磁炉市场更加速了行业发展进程,业界的激烈竞争催熟了整个行业。纵观整个电磁炉行业,目前全国各级市场的电磁炉品牌大约有350个左右,一级市场的电磁炉品牌约在40个左右,资本的介入和强势品牌的掠夺策略,  相似文献   

5.
赖正福 《现代家电》2006,(23):41-42
从科技含金量宣传、工业设计战、价格战到促销战,电磁炉行业的战役越演越烈,行业也随之快速发展着,也吸引着众多营销人才加入到电磁炉行业当中。相对于行业内的前辈来讲,我只能算是一个新手,虽然在小家电行业内已经从事了十几年的营销工作,但真正进入到电磁炉行业内是在2005年初,是在电磁炉行业最为繁荣的时期才进入。从我进入电磁炉行业近两年间,千泽企业从技术的超越到营销实力的增强,千泽牌电磁炉产品快速成为行业认同的品牌,并得到了大江南北各地的用户认可  相似文献   

6.
2009年是电磁炉行业规模全线下滑的第一年。2010年.尽管宏观经济回暖.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和消费指数都处于较高的水平.但是这依然没有阻止电磁炉的规模在低谷徘徊的趋势。因此.2010年.电磁炉市场的整体特征为.市场规模与2009年基本持平.品牌集中度继续提高,二三线品牌出现全线溃退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在经历了几年的市场震荡之后,2012年,电磁炉行业在消费低迷的情况下,同比保持了规模的相对稳定,甚至小幅的增长。作为行业的领军品牌,2012年美的电磁炉仍然是行业内市场占比最高的品牌。作为厨房的辅助产品,电磁炉的市场规模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能源价格的变动,国家相关政策的变更等等。例如,天燃气的价格上涨时,电磁炉的销售增长就会很明显,尤其是那些中低收入的消费者,他们一方面是使用电磁炉比例最高的群体,也是对燃气价格最敏感的群  相似文献   

8.
周继伟 《现代家电》2006,(13):60-61
2005年电磁炉行业的爆发性增长,让很多曾经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进入到这个行业企业无心插柳柳成荫。进入2006年,一、二线品牌如美的、富士宝、尚朋堂、九阳等除在一级市场争雄以外,已经开始大规模进军二三级市场,行业新军格兰仕、奔腾等品牌经过2005年的发展,也基本在全国市场都已布局完成,那么,在这种市场背景下新品牌再进入到电磁炉行业中,还有机会吗?本刊记者近期走访了格尔顿电子(香港)国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广州市爱多影音有限公司,它们都是以生产AV类产品为主的企业,但在2006年却都加大对电磁炉市场的投入,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进入到电磁炉行业,又将采取什么样的市场运作模式呢?  相似文献   

9.
《现代家电》2012,(21):36-37
电磁炉作为厨房电器的成员.一直以来都是厂商大力推广的品类之一。 随着电磁炉各方面性能的持续提升.已经成为很多家庭厨房的必备.甚至成了年轻家庭装修厨房的标配。因此,主流品牌对于电磁炉的研发重点也是由外及内.从面板的变化延伸到了结构的变化。年初.以苏泊尔为代表的主流品牌就推出了超薄的电磁炉.随后.美的、九阳、尚朋堂等品牌也推出了各自的超薄产品。看来,超薄已经不仅仅是手机、电视的专属.厨房电器的超薄风也开始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电磁炉行业的知名品牌以广东品牌居多,虽然以宁波为主的江浙一带也有众多的电磁炉生产企业,但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品牌很少,塑造和提升江浙电磁炉品牌形象也是众多浙江电磁炉企业的目标。日前,宁波索仕达集团国内营销中心成立,全面负责索仕达品牌的整体运作及小家电产品国内市场的销售,希望通过在未来五年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朱东梅 《现代家电》2008,(12):44-45
在很多小家电业内人士看来,富士宝是国内电磁炉市场的开拓者,也是专业的电磁炉制造商。然而,2007年以来,随着国内家电行业变革的进一步深化,富士宝也着力将自己从一个专业的电磁炉品牌转变为一个“全能”的小家电品牌。从产品线的延伸.到品牌的全面提升.从渠道的拓展到代理商的优化.富士宝的动作都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朱东梅 《现代家电》2004,(22):28-29
近两年来,国内最热的小家电产品是电磁炉.80%以上的小家电厂家都经营电磁炉产品.市面上最多时有400多个品牌同时出现在各级市场上。10月23日闭幕的顺德博览会上.记者发现,电磁炉品牌减少了,2003年的顺德家电博览会大约有150个电磁炉品牌机、OEM厂家参展.而今年这个数字几乎下降了一半以上,从中可以看出,电磁炉的市场开始进入大规模的洗牌阶段。方面电磁炉品牌在减少.而另一方面.作为  相似文献   

13.
2006年电磁炉行业正在接受洗牌,明年的电磁炉市场将面临更大程度的洗牌。这个时候,代理商在选择合作品牌时,也应该摒弃之前那种抛开了品牌、产品质量、售后体系这些因素,仅仅关注价格的非正常的心态。这种行为不仅仅造成了电磁炉行业的无序竞争,更会导致代理商无法获得正常的利  相似文献   

14.
唐伟 《现代家电》2005,(6):30-31
全国电磁炉的销量每年都在以30%的速度递增.这从侧面反应了市场前景应十分广阔.市场容量大.收益相对稳定。但整个电磁炉行业仍处于飞速发展的成熟期.而且这种成熟期还将维持一段时间。从电磁炉行业群雄并起的竞争局面.每日见长的品牌观念.消费者非理性的购买方式都反映出这还是一个很不成熟的行业.从各消费阶层反映的积极情况来看.电磁炉的作用暂时无法替代.在短期内应无市场突变的风险.只是在产品系列上将会有比较大的变化.另一个方面就是如何在产品成熟期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  相似文献   

15.
电控板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炉是一个跨电子、五金、塑料和计算机应用等多行业的产品.其多项技术指标都复杂于一般的小家电产品.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小家电产品。所以说.做电磁炉容易.做好电磁炉难!前些年电磁炉不稳定.与零部件的质量和应用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电控板作为电磁炉的中枢神经.其技术的发展和变化.与整个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6.
《现代家电》2010,(12):67-68
与2004、2005年混乱的电磁炉市场相似,近两年中国的电压力锅市场正在走着与之相同的发展路径。其规律就是前期由于品牌格局的不稳定.市场出现竞争混乱的局面;未来,随着市场蛋糕的做大,产品向广度、深度的发展.规模决定成本,随着价格的多次探底,主流品牌的份额进一步增长,并涌现以加工生产为主的代工企业等等。而我们可以想见的是,电磁炉用五六年探索出来的市场规律.电压力锅可能会用更短的时间走完。但是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电压力锅行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7.
叶浓 《现代家电》2004,(15):40-42
电磁炉作为新一代厨具的代表,由内蒙古慧杰商贸有限公司于2000年3月首先引入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慧杰商贸有限公司以内蒙古电磁炉家用市场和商用市场缔造者的身份.一手推动了内蒙古的电磁炉消费热潮.把一个不知电磁炉为何物的地方变成了全国最成熟的电磁炉市场.德昕也当之无愧成为内蒙古电磁炉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18.
石少菊 《现代家电》2005,(20):56-56
电磁炉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从2004年的大跃进式腾飞开始,大品牌都开始纷纷涉足,今年包括海尔,樱花.长虹等大品牌也进入了这个领域,大企业的加入加速了行业的整合速度。在美的占据30%以上的市场份额,尚朋堂、富士宝都已形成了良好的专业品牌形象的今天,如何搭乘上这列奔驰的列车,成为各个新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没有实力的确是需要谨慎而为之的。很多盲目上马的企业不仅使行业的发展受到影响,自身被淘汰出局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那么,作为一些专业的小家电生产企业在此形势下加盟电磁炉行业机会何在?如何创后来居上的销售业绩?近日我们采访了位于华东的一个新介入电磁炉的厂家——上海品牌日威电器,总经理陈炯芳阐述了他的看法。他认为要参与竞争,就需要具备竞争的要素。在此时涉足电磁炉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19.
《现代家电》2004,(3):9-9
2003年是电磁炉行业比较平稳的一年,尽管行业的总产量很大,但是整个电磁炉市场没有达到预期的销售目标。年初,各个品牌都把自己的销售增长目标定在了100%,但是很多品牌没有达成预计目标,个别品牌的销售还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20.
在电磁炉市场快速发展的背后,行业隐忧多多。2006年度全国市场约有3000个品牌电磁炉在销售,这其中包括打擦边球的,无生产许可证的,假冒的和正规的品牌,但真正国内具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