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河3支平1井TAML5级分支井钻完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满足分支井眼可以合采也可以分采的要求,验证TAML5级完井分支井技术对胜利油田复杂地质环境的适应性,胜利油田在河3区块部署了1口TAML5级完井分支水平井——河3-支平1井。该井施工工艺复杂,操作难度大,对井径扩大率要求高,对井眼轨迹要求严格,复杂尾管串下入难度大,对井眼连接器总成和上分支井眼回接的密封性能要求高。该井在钻完井过程中综合应用了地质导向钻井、井眼轨道优选、套管开窗侧钻、陀螺定向、防碰绕障、井径扩大率控制与井壁稳定技术,确保了该井的顺利完成,为TAML 5级完井分支井技术的推广应用积累了经验。分析了该井钻完井的主要技术难点,介绍了该井的工程设计、钻完井技术措施,重点介绍了该井的完井过程。   相似文献   

2.
渤海曹妃甸11-1油田综合含水率高、原油采出程度低、平台槽口少,该油田剩余油挖潜亟需采用四级分支井钻完井技术。结合曹妃甸11-1油田地质油藏特征及开发要求,深入分析井眼重入难度大、侧钻窗口质量和钻井液性能要求高、下尾管“盲找”困难、水平段固井质量难以保障、井眼清洗质量要求高、完井工具下入难度大等分支井钻完井技术实施难点,形成了主井眼/分支井眼重入技术、套管侧钻开窗技术、聚合物钻井液技术、下尾管固井技术、配套完井防砂管柱优化设计等四级分支井钻完井技术。该技术已在曹妃甸11-1油田3口分支井取得成功应用,日增产油200 m^3,控水增产效果良好,可有效解决老井低产、剩余油挖潜难题,为渤海油田中后期调整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鱼骨状水平分支井建35-支平1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提高建南气田的采气量和改善开发效果,在建南区块部署了鱼骨状水平分支井——建35-支平1井。在介绍建35-支平1井储层地质情况、井身结构和井身轨迹剖面的基础上,对定向钻进阶段的技术难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钻具组合、螺杆钻具、钻井参数和钻进方式优选,及套管防磨、分支井眼扭方位、裸眼悬空侧钻和预防再进入分支井眼方面,对该井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和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该井的成功,证明采用鱼骨状水平分支井开采海相碳酸盐岩低渗低压裂缝性气藏是可行的,也为今后该技术在海相碳酸盐岩低渗低压裂缝性气藏的推广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胜利油田分支井钻井技术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介绍了胜利油田近年来在分支水平井领域的进展情况,结合分支水平井的试验应用情况,着重介绍了胜利油田分支井工程设计技术、分支井系统、钻井液技术及塑性水泥固井等情况,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MTC固井技术在保山浅层气井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MTC固井技术优点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浅层气井固井难点,并针对其固井难的原因,指出了采用MTC固井技术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埕北326A-支平1井利用水平井控制泄油面积较大的优势,高效开发东营组埕北326块含油砂体.为减少油层污染、探明油藏储量,地质部门对本井的固井完井方案提出了一些特殊要求.主井眼采用筛管配合盲板,上部加管外封隔器串接分级箍、自封式悬挂器配套的筛管顶部注水泥固井工艺,分支井眼采用裸眼完井.施工工艺上需先坐挂悬挂器,然后涨开封隔器,再憋开分级箍建立循环,然后悬挂器倒扣丢手甩掉尾管再进行固井作业,固井结束后需先关闭分级箍,然后再胀封悬挂器自带的封隔器,然后起出悬挂器中心管循环出多余水泥浆.该井管串复杂,入井工具、附件多,各工具之间的工作压力梯度匹配较难,给固井施工带来极大挑战.埕北326A-支平1井顺利完成固井作业为类似井的完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遇油\遇水自膨胀封隔器在水平井完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遇油\遇水自膨胀封隔器是一种新型的完井工具。利用自膨胀封隔器代替常规封隔器进行水平井完井,可以提高完井效率,降低完井风险,减少完井费用。介绍了自膨胀封隔器在水平井裸眼分段、固井辅助密封、多分支井完井3个方面的应用,并说明了该完井技术的工艺特点和技术优势。经多次现场试验,遇油\遇水自膨胀封隔器完井技术是成功的,对我国复杂油气藏的有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内完井技术现状及研究方向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完井是油气井建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油气勘探开发的效果和经济效益。国外对完井技术十分重视,通过多年的发展,在完井方面形成了许多成熟配套的技术。国内在完井技术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不同储层合适的完井方式选择、水平井完井、欠平衡井完井、小井眼完井、分支井完井、高含硫气田完井等,从而影响了油气井的产量及经济效益。文中介绍了国内外的完井技术现状,分析了国内与国外的差距,并探讨了以后完井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详细介绍了吐哈油田低压低渗固井技术、高压及高低压并存防窜固井技术、盐水层和盐膏层固井技术等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吐哈油田固井、完井配套技术对提高油田的勘探开发水平和促进整体效益发挥了极其明显的作用 ,为玉门油田和吐哈油田的勘探开发和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油价持续低迷的今天,任何一项钻井新技术的应用都应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单井价值为目的,分支井便 是这样一项技术。最近一两年,分支井钻井完井作业活动很活跃,钻井完井技术发展迅速。文中着重介绍分支井开发方案的筛选,分支井的设计、分支井钻井技术和分支井完井技术。  相似文献   

11.
针对常规双级注水泥器现场应用时可能会出现打开困难、关闭不严或关闭困难、钻除附件后密封失效等问题,开发了系列新型双级注水泥器。该注水泥器采用内关闭式结构,减少了运动部件,打开和关闭均由相同材质的零件相对运动实现,从而避免了因温度、压力等因素造成的配合间隙变小而不能正常打开/关闭的问题;在关闭套和本体间设置了防转机构,以便在附件钻除过程中,有效防止关闭套与钻头一起转动而引起的密封失效。介绍了系列新型双级注水泥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地面试验和现场应用证明,系列新型双级注水泥器达到了设计要求,解决了常规双级注水泥器现场应用时常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河坝1井是川东北部通南巴构造带上的一口重点探井。全井预计产层9个,地层压力相差较大。而且海相地层裂缝、溶洞发育,很容易出现“喷漏同存”的复杂情况,不利于井控。加上碳酸盐岩地层压力预测不准。天然气中舍有硫化氢以及井场自然条件的限制。该井井控难度极大。为此,该井不但应用了高压抗硫井控装备、配备了气体监测仪器、做好了各种应急预案,而且在钻井过程中也采取了地层承压堵漏、简化下部钻具组合、近平衡压力打开产层等预防井喷、井涌的工程技术措施。该井共发生井涌2次。但均压井成功。顺利钻至设计井深。  相似文献   

13.
川深1井是一口超深风险探井,完钻井深高达8420 m,井底温度178℃,为保证固井质量,水泥浆高温沉降稳定性至关重要。论文结合水泥浆在井底的顶替和静止自由沉降过程,利用高温高压稠化停机实验结合浆杯底部沉降颗粒层的厚度,建立了水泥浆高温沉降稳定性测试评价方法。基于水泥浆高温沉降失稳机理分析,从液相和固相角度出发,基于红外光谱检测分析提出了有机聚合物液相外加剂耐温能力评价技术,结合环境扫描电镜微观结构观察探明了硅砂粗细搭配以及超细材料微硅、液硅、纳米SiO2以及胶乳对水泥浆高温沉降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论文研究满足了1.90~2.30g/cm3水泥浆高温150~180℃沉降稳定性的要求,研究措施应用于川深1井五开油层尾管水泥浆体系设计中,水泥浆高温沉降稳定性良好,固井质量优良率88.1%。   相似文献   

14.
塔河油田超深井库1井固井评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塔河油田勘探开发力度的增加,下奥陶、山前高陡构造勘探井不断增多,这些井都是6000m以上的超深井,目前在钻的就有10余口。为提高超深探井的固井质量,扩大勘探成果,对已完钻的最具代表性的库1井的固井作业进行了总结与评析,通过介绍每层套管固井作业前的井况难点、施工过程,分析了固井施工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指明了塔河油田超深井各种固井工艺的特点和难点,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水平可满足塔河油田超深井固井的需要,并提出改进的内容、方法与措施,对今后的超深井固井作业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B-1井高压含气溢流压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B-1井在采用高密度钻井液钻进过程中发生了含气溢流,由于未及时压井,使井下情况复杂化,最后因卡铅而被迫侧钻。简单介绍了该井发生溢流的经过及压井过程,详细分析了压井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并提出了高压含气溢流压井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郑科平1井疏松砂岩超稠油储层防砂工艺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科平1井沙3段高孔、高渗超稠油藏属于胶结极为疏松的地层,在试油过程中极易出砂,不宜采用裸眼完井防砂方式,因而选择套管射孔滤砂管防砂完井。该井水平段采用Ф244.5mm套管完井,射孔后,下入整体式金属毡滤砂管、扶正器、封隔器构成的防砂管柱进行防砂,采用高真空隔热管注汽。为保证Ф114.3mm高真空隔热管下入水平段B靶点,考虑最大内通径以及强度要求,滤砂管以Ф168.3mm套管为基管进行设计,根据该井的实际情况,滤砂管长度设计为4.7m,防砂管柱每5m左右设计一组扶正器。为保证隔热管顺利下入以及封隔器成功坐封,将封隔器下至稳斜段。该井投产后日产油36.2t,井口合砂低于0.3%,满足了超稠油油藏的防砂要求。  相似文献   

17.
官深1井超高密度水泥浆固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异常高压气层和高压盐水层固井的实际困难,采用新型超高密度加重材料、超细加重稳定剂与其他填充剂进行颗粒级配,形成了密度为2.60~2.85 kg/L的超高密度水泥浆体系。该体系具有流动性好、强度高、抗高温、防窜能力强、对温度及密度变化自适应、施工安全性高、顶部无超缓凝的优点。针对超高密度水泥浆现场施工工艺,进行了超高密度材料灰样混配方案设计、高密度灰样模拟运输测试等研究,并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形成了超高密度水泥浆配套固井工艺技术。该技术在官深1井三开固井中成功应用,入井隔离液平均密度为2.75 kg/L,水泥浆平均密度2.78 kg/L,创造了国内入井水泥浆密度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8.
胜科1井φ339.7mm套管双级固井技术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胜科1井是中国石化的一口重点科学探索井,为保证后续钻进的安全,要求φ339.7mm套管下至井深2932m,且全井封固。针对该井井眼不规则、封固段长、存在多套压力层系、井下情况复杂等技术难点,选择采用双级固井工艺,应用漂珠低密度水泥浆、低失水微膨胀水泥浆、粉煤灰低密度水泥浆、低失水高分散早强水泥浆,成功解决了漏失与封固段长等技术难题,保证了水泥浆返至地面,为后续钻进和处理井下复杂情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胜利油田CB26B-ZP1鱼骨状水平分支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胜利油田成功设计施工的一口鱼骨状水平4分支井——CB26B-ZP1井为例,从井眼轨迹优化、井身结构设计、钻具组合设计、油气层保护和完井技术等关键要素出发,综合阐述了施工一口鱼骨状水平分支井的技术要点、成功经验以及技术措施。实践表明,胜利油田完全可以依靠自身技术力量设计实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鱼骨状水平分支井,该井的成功,标志着胜利油田在水平分支井钻井研究和应用施工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今后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水平分支井钻井、完井技术,提高油井产能提供了重要依据,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