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仕成 《电子测试》2020,(2):106-107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国内愈加地重视绿色能源,在各种绿色能源中,最为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就是风能。风力发电机组的使用,使得风能能够向着电能方向转换,从而实现对此种绿色能源的广泛应用。为确保风电机组能够正常、平稳地运行,需要采用科学的风电机组振动监测系统,对机组状态进行及时的监控,实现对各种故障的有效诊断。本项目主要对风电机组振动监测及故障诊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从而促进对风能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兆瓦级海上风电发电机组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背景、目的和设计过程。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状态监测系统开发的意义;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对于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需要进行状态监测的部件和使用的手段;第四部分,重点介绍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过程;第五部分,主要介绍数据分析方法,还提出了几种新型的适用于海上环境和大型机组的数据分析方法;最后,还介绍了开发报告管理平台和智能分析系统的意义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在风电机组上的应用,首先分析了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基本结构,接着探讨了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支撑技术,在风电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中,主要研究了其在振动监测、油液分析、温度记录和应变测量中的价值及效果,这一研究对于改进风电机组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无线数据传输及远程功能的风电机组监测诊断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风电机组分布广泛而发散的特点,以及未来开发海上风电场的趋势,致使在线监测系统的通讯距离远,通讯结点众多,通讯网络难以实现等问题的出现。为此,提出以无线数据传输为基础的在线监测诊断系统。介绍了整个系统的整体结构,支持监测和诊断的数据采集功能,二级网络组态的无线传输方案,并且介绍了该系统以数据库和虚拟仪器库为基础的远程诊断功能的工作模式与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5.
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发射源特征识别的风电机组碰摩故障检测方法。同时为了对风电机组实时远程监控并实现分布式网络化管理,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风电机组振动监测系统。系统有24通道的模拟信号采集电路,并借助于FPGA对周围电路进行逻辑控制和数据的实时采样;FPGA与ARM通信应用EDMA技术,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可满足高速率采样的数据传输要求;此外,上位机与目标板之间的数据通信采用TCP/IP协议。通过实验观察上位机输出结果,验证了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达到了对风电机运行的状态信息监测和故障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3G无线网络来实现风电机组远程数据采集的方法。结合风力发电机组环境特点和运行要求,利用Visual Studio 2010软件,设计开发适用于该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实现机组各项参数的远距离实时采集,顺利实现了风电机组长距离跨地区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7.
系统搭建了风力发电机传动链的振动测试平台.以MSP430F149、MAX197、MAX291、无线通讯模块SRWF-1021等器件设计的数据采集无线传输系统,配合PC机和虚拟仪器软件,就可以在线观测振动波形、存储振动数据.利用MATLAB软件进行频谱分析,最终实现了风力发电机工作状态的诊断.系统设计具有耗电量低、传输距离远、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田勇 《移动信息》2023,45(6):354-356
风电机组一旦因组件故障而停机,将耗费较长时间排故,给风电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加强机组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科学评估机组状态,以指导日常检修、维护等工作,有效降低机组发生故障的概率。在明确机组运行状态监测评估需求的基础上,引入大数据技术实现机组运行调度、故障处理等操作,需做好数据收集、分析和推理。把握大数据应用的技术思路,利用存储模块、收集模块、分析系统等加强技术实践应用,有效实现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的监测评估,为解决风电机组运行管理问题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前现有的风电机组监控系统主要是采集风电机组的实时参数,却不能直观全面地监视设备运行状态。为了解决风电机组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风电机组状态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嵌入式S3C6410作为核心处理器,控制USB摄像头进行视频数据实时采集并由TFT彩屏液晶显示视频信息,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nrf2401将采集到的数据传到PC机,最后经过GPRS网络传输到更远的监控中心。该视频监控系统具有质量良好,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风电机组常年在复杂工况下连续运行,机组对设备的可靠性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对机组塔架振动信号的建模和分析可以实现对机组重要部件如叶片、传动链、塔架等的状态监测及故障预警工作。文章采用非线性状态估计技术(Nonlinear State Estimate Technology,NSET)作为建模方法,在对风电机组塔架振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平台采集的机组塔架相关数据建立了塔架振动模型。该模型反应了机组正常工况下塔架振动情况。利用残差统计方法对机组塔架振动估计值和实际值的残差进行分析,残差均值能显示出塔架振动的异常状态,为后续开展的风电机组叶片开裂等早期故障诊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风电机组振动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水果品质无损检测中应用的研究与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付兴虎付广伟  毕卫红 《红外》2006,27(2):33-37,48
简单概述了我国水果产业的发展现状,着重阐述了国内外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水果品质无损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当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水果检测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星载差分吸收光谱仪转动部件控制需求,设计了星载光谱仪转动部件的测试系统。采用微动开关复位加定步的电机运动方式实现电机的精确定位。采用脉冲调制(PWM)的方式实现驱动电流的精细调节。并搭建平台对系统进行重复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测试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光谱仪的精确定位要求,使电机在工作寿命内按计划完成定标工作。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对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目的和基本特征进行了归纳,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对设计性实验的体系进行了初步设计,并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的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线学习掀起了一场席卷全球的教育革命,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对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地位特殊,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文章从其教学特点出发,提出了“线上教学+自主实验+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还阐述了与此密切相关的集约化线上教学资源平台、智能化翻转教学环境以及多元化过程性考核评价机制三个重要环节。经研究发现,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创造力得到全面提升。教学环境支持课堂互动和全周期教学行为数据采集,体现了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教学实施的精准化和教学评价的客观化,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5.
刘启能 《激光技术》2008,32(3):327-327
为了研究杂质的吸收对光子晶体滤波器设计的影响,引入复折射率并利用特征矩阵法,计算了滤波透射峰的峰值和半峰全宽。滤波透射峰的峰值随杂质的消光系数增加而迅速减小,滤波通道透射峰的半峰全宽随消光系数增加而增大,滤波透射峰的峰值和半峰全宽都随吸收杂质的光学厚度的增加而减小。结果表明,设计光子晶体滤波器时,必须考虑杂质吸收这一重要因素,应选择消光系数小于0.002的掺杂材料,并且杂质的光学厚度应设计在2(λ0/4)左右。  相似文献   

16.
Sn-Zn-Ag系无铅钎料焊接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讨论了电子软钎料的钎焊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并采用铺张面积法对Sn-Zn-Ag系钎料钎焊性能进行评估。钎料的钎焊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钎料对基板的润湿性能,而润湿性能与液态钎料在基板上的液、固、气三相界面的界面张力有关。对润湿角(θ)与铺展面积(S)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磁脉冲的口径瞬态辐射场计算公式,针对圆形口径的线性相移、平方律相移等非同相口径场情况,计算了辐射高斯脉冲时的能量方向图、半能量波瓣宽度、面积利用系数等参数.计算表明,对于圆形口径非同相口径场,最大辐射场的方向为口径面法线方向,同时能量方向图关于口径面法线方向对称;随着口径的增大,波瓣变窄,无副瓣;随着平方律相移的滞后参数的增加,波瓣变宽,主瓣不分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讨论机载雷达地面杂波回波的基础上,分析了AMTI和ADPCA系统的性能。对这两个系统从原理上,并利用计算机模拟结果及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将有助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严佳婷 《电子测试》2013,(20):119-120
上市公司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追求规模经济,但是由于我国较低生产力水平、政府干预、体制等原因,上市公司的规模经济效果并不明显。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改变了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得规模经济的实现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信息化时代下,规模经济理论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拓展,企业按照新形势来选择合适的经济规模。  相似文献   

20.
凋亡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形态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分析人大脑皮层凋亡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形态计量学变化.方法:取21例脑外科手术患者的额叶大脑皮质超薄切片中的正常神经元和凋亡神经元的电镜照片各80张,分为对照组与凋亡组.采用形态计量学方法对两组神经元的细胞体、细胞核、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灰度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神经元相比,凋亡神经元线粒体的体密度、面密度、数密度、比膜面明显增大(P<0.01),比表面无明显改变(P>0.05),线粒体基质与细胞质基质灰度之差明显增大(P<0.01).结论:凋亡神经元线粒体未发生明显肿胀或增生,但其内膜和嵴的面积明显增加,基质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