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夹层是影响油藏开发动态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重要因素。油田开发实践证实,由于沉积、成岩等地质作用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夹层,因其成因、特点和分布又有较大差异,因此它们对油田的水驱规律的影响亦不同。基于厚油层设计的层内夹层分布理想模型,首先研究了夹层对韵律性储层注水井层内射孔位置的影响,然后以反韵律储层为对象,分别研究了夹层分布位置及范围对注采井网水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厚油层层内夹层发育且存在渗透率级差时,注水井射孔时应尽量射开层内高渗透区域;对于反韵律储层,当夹层处于采油井附近区域时,夹层对水驱影响程度最小,其次是夹层位于注采井间,而夹层位于注水井附近影响程度最大,其水驱效果最差,同时随着夹层范围的扩大,水驱效果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二次射孔对筛管剩余强度影响的变化规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别建立了井下二次射孔时新旧两孔处于两种不同情况下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了二次射孔对筛管剩余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二次射孔时,最佳射孔位置为中线附近区域,此时不仅能保证油气流通面积、提高采油效率,并且可以使筛管的剩余强度提高,达到了二次射孔的目的;在二次射孔时应尽量避免出现新孔与旧孔相交的情况,若不得已出现,要保证相交孔圆心角大于90°,并且随着圆心角的增大,筛管剩余强度也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3.
厚油层内部夹层分布模式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油田开发后期,厚油层内夹层是控制复杂水淹形式的主要地质因素,是合理调整层内注水结构和产液结构的基础,因此研究夹层及其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在充分利用密闭取心、密井网、水淹测井解释、数值模拟和生产动态测试资料的基础上,精细剖析了双河油田厚油层内部夹层分布规律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双河油田厚油层内部夹层发育,夹层岩性主要为深灰色或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钙质砂砾岩、泥粉质砂砾岩;夹层的物性上限是:渗透率为20×10-3μm2,孔隙度是12 5%;各类夹层具有明显的电性特征,可以利用自然电位的异常幅度和微电极幅度差判别夹层,判别成功率达95 6%;夹层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可以划分为三种分布模式:随机型、过渡型、连续型,体现了夹层在厚油层内纵向、横向和平面分布的差异性;夹层阻碍了重力驱替,降低了波及体积系数,严重影响油田开发效果。但可以利用夹层采用选择性射孔、局部细分层系、封堵高含水层等措施挖掘剩余油,在双河油田稳油控水中发挥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4.
夹层的存在影响蒸汽腔的垂向扩展以及泄液,从而影响SAGD的开发效果。根据风城油田重18井区SAGD区J3q3储层夹层的电性、物性特征对其进行了划分,识别出夹层的物质组成,并进一步确定了夹层的分布范围。通过数模研究,分析了不同夹层位置和展布范围对SAGD生产的影响,注汽井上方夹层可导致蒸汽腔垂向发育减缓,注汽井和生产井井间夹层可导致无法形成有效泄液通道。与动态实例结合,证实了井间夹层对生产的影响大于注汽井上方夹层。该研究为SAGD效果分析、井位部署、措施制订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大庆油田中区西部三次加密井注聚试验效果评价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随着大庆油田主力油层注聚面积的扩大,适合聚合物驱的一、二类油层剩余储量逐年减少,而多数地区已均匀部署二次加密井,单靠水驱增加储量较少。提出采用三次加密井水驱后补开一、二类油层以外的所有油层(主要是薄差层)注聚增加可采储量的方法,在中区西部密井网试验区内的一个“9注16采”井区开展注聚试验,通过对试验效果的分析,3类油层(①封堵厚油层后的原密井网调整对象,②原井网未射孔的薄差油层,③200m左右井距控制不住的窄小河迫砂体)注聚后均得到不同程度动用,总的吸水比例达57%,在100m井距条件下注低分子量聚合物,注聚后有效果度大于0.5m的油屋得到了有效控制,是聚合物驱的主要潜力层。中心井聚驱最低点含水86.78%,中心井含水最低点时日产油58t,与见效前相比日增油35t。综合含水下降9.4个百分点,用动态法、静态法、数模法综合评价中心井增加可采储量的结果表明,采用二次加密井注聚的方法预计可使最终采收率提高约4%,图2表2参5。  相似文献   

6.
隔夹层的存在改变了整个地层渗流场的分布,使渗流(油水运动)发生变化.根据陈堡油田Kzt13油藏隔夹层的分类、电性特征及其分布特征,结合生产动态资料,根据隔夹层的岩性、厚度、平面分布的连续性,将其分为稳定夹层、较稳定夹层和不稳定夹层三种类型.分布稳定的隔夹层可将油层上下分成多个独立的流动单元,而不稳定隔夹层越多,油层上下具有水动力联系,其间油水运动也就越复杂,对开发效果的影响越大.应用隔夹层的研究成果指导实施了水平井开发以及部分油井的调补层.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陈堡油田K2t1^3油藏隔夹层分布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隔夹层的存在改变了整个地层渗流场的分布,使渗流(油水运动)发生变化。根据陈堡油田K2t1^3油藏隔夹层的分类、电性特征及其分布特征,结合生产动态资料。根据隔夹层的岩性、厚度、平面分布的连续性。将其分为稳定夹层、较稳定夹层和不稳定夹层三种类型。分布稳定的隔夹层可将油层上下分成多个独立的流动单元,而不稳定隔夹层越多,油层上下具有水动力联系,其间油水运动也就越复杂,对开发效果的影响越大。应用隔夹层的研究成果指导实施了水平井开发以及部分油井的调补层。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层内夹层对海上聚合物驱油田剩余油分布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晰层内夹层分布模式对海上聚合物驱油田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以渤海Y油田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储层特征参数,分别开展典型夹层分布模式下的水驱和聚合物驱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当注水井钻遇夹层时,受重力分异和夹层遮挡作用影响,剩余油主要富集在生产井附近和夹层延伸方向区域,而聚合物驱能改善重力分异作用,与夹层形成协同作用,改善驱油效果,夹层分布范围越长,含水上升速度越慢,模型采收率越高,但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幅度越小;当采油井钻遇夹层时,夹层对注入水的遮挡能力变弱,剩余油富集在生产井附近流动单元上部区域,夹层长度对水驱采收率影响较小,聚合物驱能有效扩大模型纵向波及程度,夹层分布范围越长,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幅度越大。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矿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挖潜效果。该项研究对海上油田后续开发调整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认识下二门油田二次聚合物驱见效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注聚阶段提高注入浓度、追加段塞、部署完善井及合理动态调配等系列调整工作,实现了二次聚驱大幅提高采收率的目标。在下二门油田潜力区部署的3口油井投产初期日产油10.5~22t,含水20%~70%;单元二次注聚见效高峰期增油倍比达3.04,含水降低7.5%,阶段提高采收率4.96%。  相似文献   

10.
隔夹层发育对水平井压裂开发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外围薄层油藏属于三角洲外前缘席状砂沉积体系,主要为砂泥互层沉积,区块隔夹层发育差异大,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加之局部发育油水同层,造成水平井压裂投产后的开发效果差别较大。以目标区域隔夹层发育特征分析为基础,研究隔夹层发育对水平井压裂造缝的影响,建立相应的地质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隔夹层对压裂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一方面隔夹层严重制约了储层垂向渗透性,压裂增产的实质是沟通层间垂向渗透能力,实现油层由‘薄’变‘厚’;另一方面对于存在油水同层或水层的区块,采用压裂控制缝高后,天然隔夹层对水层的阻挡作用有利于压裂水平井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王庆勇  马国新  张凤喜 《海洋石油》2011,31(4):73-76,92
平湖油气田花港组油藏经过13年的开发,采出程度41%,油田综合含水96%,处于特高含水阶段.针对平湖油藏在高采出程度、特高含水条件下,剩余油分布复杂且无后备资源接替的情况,结合该油田的实际,提出了以精细分析隔夹层类型及地层对比,建立地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剩余油分布;进行了层系重组、油田卡堵水、老井复查、开发油...  相似文献   

12.
以胜坨油田二区东三段2^4小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岩性、物性、电性和非均质性及水淹等特征,将河流相储集层流动单元分为4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流动单元的特点,建立了本区的流动单元模式,探讨了流动单元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Ⅰ型流动单元储集性能最好,但分布范围小,剩余油少;Ⅱ、Ⅲ型流动单元为最佳储层和产层,注水效果好,剩余油富集;Ⅳ型流动单元储集性能最差,或是干层,易形成剩余油,但剩余油总量不大且难开发,经济价值不大。把流动单元研究与剩余油形成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预测剩余油分布,从而对油藏油水井部署及注采井网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蒙古林砾岩油藏储集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二连盆地蒙古林油藏的储集层为块状砂砾岩,发育于辫状河三角洲推进式的沉积环境,总体为正复合韵律,非均质性严重。统计该油藏3个小层的沉积特征和储集层参数,砂砾岩体的分布和渗透性受沉积微相和泥质含量控制,辫状河道微相最好的有效储集层居多,水下河道微相以较好的储集层为主,水下河道侧翼微相以较差的储集层为主,水下漫堤微相为非储集层。致密砂砾岩夹层和泥岩隔夹层的发育程度和稳定程度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强,辫状河道微相和水下河道微相夹层少,稳定程度和连通程度低;水下漫堤微相夹层厚度较大,稳定程度较高;河道间微相和水下河道侧翼微相夹层发育程度和稳定程度居中。表3参7  相似文献   

14.
对油井水淹动态进行分析,准确确定油井出水原因,是提高堵水工艺措施效果的关键。常规的油井出水原因分析方法,因本身的局限性,或是费用高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所提出的含水特征曲线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机械采油井、自喷井及停产井的含水动态,并能够简捷地确定油井的出水原因。  相似文献   

15.
井间示踪技术在油水井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井间示踪技术是目前成熟和先进的油藏开发动态测试技术之一。对其工作原理、施工工艺的介绍和资料应用表明,该技术对于解决油田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油水井的连通性、推进方向和推进速度等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用特征曲线法确定油井水侵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井水淹动态进行分析,准确确定油井出水原因,是提高堵水工艺措施效果的关键。常规的油井出水原因分析方法,因本身的局限性,或是费用高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所提出的含水特征曲线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机械采油井、自喷井及停产井的含水动态,并能够简捷地确定油井的出水原因。  相似文献   

17.
气举找水全套测井技术在大港南部油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举找水全套测井是一种多参数测井方法,主要测量井温、压力、持水率、流体密度、流量、磁定位等。该项测井技术在大港南部高含水油田油井动态监测和找水中的应用表明,测井成功率较高,测量参数多,测量资料较好地反映了油井在气举状态下的产出情况,可进行定量解释,提供井下各层的产油量、产水量,为油井卡水增油提供可靠的措施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低流量井电容含水率计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低产液井电容含水率计测量原理;系统分析了在不同流型下.集流型流体电容含水率计的响应特点;在模拟井中,通过不同型号仪器的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统一的归一化刻度图版。经过实际应用结果检验,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选择特征波长为520nm的染料作为示踪剂来寻找油水井间的窜流通道。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计算出岩石的染料示踪剂吸附量,进而计算出注水井所需的示踪剂用量。现场试验采用200m^3浓度为25mg/L的染料示踪剂,从L41-437注水井注入后7d内在对应生产井L13-29井口取水样检测,结果表明这2口井间存在窜流通道。调剖后,注水压力由8.6MPa上升到15MPa,对应生产井平均日降水22.2m^3。  相似文献   

20.
Production of associated water from the oil wells is a common but undesirable occurrence when the reservoir is underlain by a water layer. If the drawdown exerted on the reservoir exceeds a limiting value, the water cone can become unstable and water can start replacing the oil in the production stream. During past decades, several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in the form of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in determining the time to water cone breakthrough in horizontal wells. In the present work, simple-to-use predictive tool, which is easier than existing approaches, less complicated with fewer calculations, is formulated to arrive at an appropriate estimation of the sweep efficiency to investigate the water cone breakthrough in horizontal oil wells. The results can be used in follow-up calculations for calculating time to breakthrough in a bottom-water-drive reservoir.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predictive tool has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ported data wherein the average absolute deviation percent found to be less than 2.6%. The proposed simple-to-use approach can be of immense practical value for engineers to have a quick check on the time to water breakthrough in a bottom-water-drive reservoir for wide range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without the necessity of any field test trials. In particular, petroleum engineers would find the proposed approach to be user friendly involving transparent calculations with no complex expressions for their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